怎样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
怎样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含义是指学校、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如何,不管他们生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是否有残疾,也不管他们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学习成绩如何,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
因此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并施行差异性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的发展,得到自己最需要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一、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每位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爱生是教师必需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地推动作用,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讲的每句话,我深深地感到老师的话对学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太度和言行,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心爱护每位学生。
作为有经验的老师都清楚,班里的学生哪怕是一年级的学生都知道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
有的学生都能知道老师最爱谁,把学生在老师心中的地位排了名次,也许学生是不会把这些告诉老师,但是从家长那里我们是能够知道的。
教师的
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开发潜能,培养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每个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道路,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之才。
分层教学,其实是落实个体教学的极好模式。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并参考教师和家长的意见,自主选择学习层次。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意愿,可以改换学习层次,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之间的流动是开放性的。
实行不同层次进行因材施教,能避免工业化般的批量生产,防止搞一刀切的欠科学做法,让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每个集体中,其实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学生。
而教育的源泉只有一个字爱。
这种爱不仅应是伯乐之爱,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应该是园丁之爱,公正、无私、精心培养每一朵花。
这样我们祖国这个百花园,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新景象。
也只有做到关注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培养出多种类型,多种规格,多种层次的人才。
因此,教师仅仅做到避免对待后进生漠不关心或苛求、训斥等做法是不够的,还应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期望,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最值得依赖的,教师一个充满赞赏的眼神,一个饱含爱意的动作,一句透着期盼的话语,都会燃起学生心中的希望。
后进生脆弱的心灵
是需要真诚和爱来能唤醒学习兴趣,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三、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
俗话说得好,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愿意学习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地学习。
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少批评。
因为,也许有时就是由于教师一句激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从此改变了一个落后的学生;同样,也许就是教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从此一蹶不振。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孩子的心是敏锐的,他可以从老师的声调、表情上感觉出师长的赞美、激励是否真心。
如果孩子觉得来自老师的激励是虚情假意,那么对孩子的伤害将更大。
所以,老师千万不要摆出一副冷漠、道貌岸然的样子,这样的激励评价往往会被孩子误解为是讽刺、挖苦。
同时,激励的话语不能太空、太泛,如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比爱因斯坦还能干等语句就不合适,孩子听多了这样的评价之后就会觉得这是老师在敷衍,可能会打击他的自信心。
如有一位老师,当听到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课堂上说出
自己的看法时,他走到这位孩子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说:今天老师能听到你的发言,真高兴呀!这样的激励语言,加上一定的姿态语言打动着这位孩子的心。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任何回答,我们都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也要积极肯定;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切忌冷嘲热讽、批评挖苦,久而久之学生的发言激情会逐渐丧失。
总之,要让全体学生在你的课上感觉到有希望,有信心、爱上你的课、上好你的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也就自然产生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