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心组合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倾听理智的声音
胡锦涛主席3月30日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时谈到了利比亚局势:“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
”话不长,但很有分量,代表了理智的声音。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是一种极端手段。
随着和平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弱。
新世纪发生的两场主要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证明了这一点。
阿富汗战争大规模打的时间并不长,塔利班政权很快被赶出权力中心,美英联军好像在战场上赢得了胜利,但塔利班现又卷土重来,清剿塔利班势力的难度远远超出联军预期。
美国人自己都承认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打得最长的战争,已经超过越南战争的时间。
这场战争到底何时结束,现在还看不到尽头。
伊拉克战争打了不到两个月,美国就宣称胜利了,萨达姆最终也被送上绞刑架。
但伊拉克政局依然不稳,恐怖事件不断,甚至连发动战争的理由最后也被证明是一个“误解”。
利比亚的例子也很典型。
利比亚对外国劳工的依赖度很大,战争迫使外国劳工撤走,经济瘫痪,基础设施又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
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已变得更加困难,其出路只能由有关各方通过对话、磋商、合作才能找到。
仔细观察,西方大国在利比亚军事打击中的表现,呈现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是大国的立场虽不同,但并不存在冷战时期两大国互相角逐、挖对方墙脚、削弱对方势力的情况。
二是参与军事行动的西方国家内部辩论激烈,美国尤甚。
如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没完事儿,尽管奥巴马总统表示不向利比亚派出地面部队,但国内争论不休,担心的是美国再背上一个包袱。
法、英等国内部反对的呼声也不少。
三是中东地区对每个大国都很重要。
比如中东局势动荡,致使国际油价波动,大家都希望这个地区恢复和平与稳定。
上述这些特点,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不少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呼吁利比亚有关各方面立即停火。
在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呼声也在上升。
就连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表示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
越是面对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越应该倾听理智的声音、智慧的声音。
这是中东形势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4月3日第三版,有删减)
1.下列对“理智的声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
”这代表了理智的声音。
B.奥巴马总统表示不向利比亚派出地面部队,而国内争论不休。
这表明民众是很难真正去倾听理智的声音的。
C.不少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呼吁利比亚有关各方面立即停火,这正体现了“倾听理智的声音”是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D.倾听理智的声音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世界复杂的问题。
2.下列不属于西方大国在利比亚军事打击中呈现的特点的一项是()
A.大国的立场虽不同,但并不存在互相角逐、挖对方墙脚、削弱对方势力的情况。
B.参与军事行动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内部辩论激烈。
C.中东地区对每个大国都很重要,中东局势发展直接关系到国际形势的发展。
D.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表示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和平发展观念深入人心,战争这种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弱,因此,在未来国际争端上将会摒弃战争这种手段。
B.塔利班在被英美联军打败后又卷土重来,清剿塔利班势力的难度远远超出联军预期,因此,未来解决塔利班问题最佳的方式将是和平与对话。
C.西方各国都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因此,利比亚危机有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D.倾听理智的声音、智慧的声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问题,这是中东形势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
(每题3分)
章永州家传归有光
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
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
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
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门讲道,学者云集。
君两游其门。
屡上春官①,不第。
选调单县知县。
单濒河,而地洼下。
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堤防,民患苦之。
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卒以无虞。
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规为不法。
或以为言,君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
”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
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
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尽获之。
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②百数,君一日条具申报,上官以为能。
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
齐鲁间皆推用其法。
有胡兵自宁武关趋太原,声言欲向山东。
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令辕门。
会虏信不至而罢。
升安吉州知州。
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
其民好讼,君恒以理解之。
有匿税者,为案籍人人阅之,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
所治孝丰,迄君去,一无所扰。
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迁永州府同知。
永州在楚、越间,号无事。
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君。
君亦优游而已。
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
归子曰:永州君,恂恂然君子人也。
往予试南宫③,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欢饮,上马去。
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而致然耶,抑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
悲夫!仕虽不遂,论其行事,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注:①上春官:指进京殿试。
②无虑;大约。
③试南宫:指进士考试。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濒河,而地洼下濒:靠近
B.昼夜捍御,卒以无虞虞:欺骗
C.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逋负:拖欠的赋税
D.仕虽不遂遂:顺利
8.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单濒河,而地洼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会虏信不至而罢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C.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
9.下列各句中,全部表现章君"行事不愧于先人"的一组是( )
①屡上春官,不第②率丁天伐木增桩,昼夜捍御③齐鲁间皆推用兵法④岁旱民饥,殚力赋救,多所全活⑤太守日闭门高卧⑥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 ④⑤⑥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河南人夜过河,盗决隄防,民患苦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6分)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释】耒阳,即今湖南省耒阳县。
张处父生平不详,为词人好友。
推官,是州郡的属官。
据考,淳熙六年(1179)或七年,作者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时写了这首词。
8“山前灯火欲黄昏”中的“欲”有怎样的效果?(2分)
答:
9.词的下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4分)
答:
四、默写,任选两句(10分)
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1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
12.,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禅山记》)
13.,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
1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选自《归园田居》
15、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选自《古诗十九首》
五、文学作品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狗事
陈忠实
幼时爱狗成癖,书包中常装着狗崽,课堂上老师提问:“孔融为什么让梨?”狗崽就抢先回答:“汪汪汪,呜!”
那时候庄稼人吃饭艰难,不养狗;那时的狗性情极温顺,瘦骨嶙峋,走起路也是顺墙溜,轻手轻脚,不曾有过朗叫;撒尿也懒得抬腿;谦恭友好,谁叫跟谁走,不分贵贱,不看身份,走了就把你当主人。
怯怯地移近你,躬身依你伏卧,尾巴也夹得紧,眼睛偷偷给你送媚色!很会拍马屁,伸出温吞吞的舌舔你手,像小媳妇一样温存。
后来长大成人知道了狗事原是与人事相通,且中国文化关于狗故事极多:狗尾续貂、狗彘不如、鸡鸣狗盗、丧家之犬、狗里狗气、落水狗、狗腿子、狗男女……谁粘上狗名就没了人品!如此,谁敢与狗套近乎?称兄道弟拉哥们关系?看来做狗确实很委屈。
沧海桑田,近年养狗却成时尚。
狗事亦有了辉煌巨变。
狗口大有赶超人口增长的势头。
狗族竟也繁衍得名目繁多,叫价令人咋舌!狗医院、狗商店、狗协会、狗东西繁不胜举,有的竟过得如同大款、巨星般阔了。
走近村堡巷里,一头游狗大刺刺地迎头扑来,满脸的骄横,脾气很火爆,开口就咆哮撒泼,没理可讲的,专拣热闹的十字街头撒尿,一条腿高扬着,大有指点江山的雄姿。
屎也绝对不吃了,村里就少了唱歌般的呼狗声。
家家门户紧闭。
敲门询问,人未语,狗却叫得热烈!主人开门,那物儿暴跳如雷,更是凶恶,一条铁链绷得钢棍一般,这已是普遍礼遇。
邻居往来,门外高声呼叫:“有狗么?”这对往昔的“有人吗”简直是讽刺。
人人自是很少往来,墙越垒越高,狗越养越多,晚上睡觉还做噩梦。
夜就成为犬吠的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狗声起,万狗呼应!一时狗吠如潮,夜就失了韵致,月亮也消了清朗,而人却缩得更紧了。
狗事张扬起来了,是人的自我价值的贬值么?是人心隔得太远了么?既是无法沟通,就连心扉也实实地关了!再牵条狗看守着,他人不得入内,各自守着一方青天,春夏秋冬自是冷暖不同,本是溶溶的浩荡天地却让狗族割据成一块块囚牢!连狗自己也囚于牢中了,一条铁链,一盆狗食,一窝起居,也就无法跨出牢门一步了。
前日驱车到八里坪村,却极少见到狗,走近山民家门,山外人高呼:“有狗吗?”主人却在另一山头答道:“没有哟!自己进去喝水!”推门而入,果然无狗。
偶尔也碰到一条狗,但却很礼貌,嗅嗅你便是了。
然后调转头跑向灌木丛逮蝴蝶去了。
山外人心里极妥帖于山野之气,茂林之色,潺潺水声中感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
于是便浪语:情愿死在这里!又说回去将狗全打死,煮了,吃了,自己解放自己。
这自是废话!世事如此无狗怎成?这是需要,却亦是人自身的悲哀了。
16.任何一篇好的散文都不会无感而发。
本文作者之所以对“狗事”感兴趣,专门撰文谈论,这是为什么?(3分)
答:这是因为
17.在作者看来,过去的狗和近年的狗的性情是有区别的,请分别指出过去的狗和近年的狗的性情各有什么特点。
(2分)
过去的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的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第四段写“邻居往来,门外高声呼叫:‘有狗么?’这对往昔的‘有人吗’简直是讽刺”。
(6分)
(1)喊“有人吗”,反映出叫门人怎样的心理?反映了怎样的人际关系? (2分)
(2)喊“有狗么”,又反映出叫门人怎样的心理?反映了怎样的人际关系?(2分)
(3)这种问狗与问人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2分)
答(1)
(2)
(3)
19.阅读文章最后一段:(4分)
(1)结尾所说的“世事如此无狗怎成”一句中,“世事”指的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
(2)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
(2)
20.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写自己幼年时“庄稼人吃饭艰难,不养狗”,而“近年养狗却成时尚”是含蓄地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B.作者引用的一些带“狗”字的成语或习见语,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歧视狗的成分。
C.本文第四段写到“狗族”“有的竟过得如同大款、巨星般阔了”,这是有意把大款、巨星与狗联系起来,是对那些人的奚落。
D.本文第四段还写“一时狗吠如潮,夜就失了韵致,月亮也消了清朗,而人却缩得更紧了”,其中“人却缩得更紧了”是形象的说法,表明人们越发蜷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坦诚地与人交往了。
E.对那些浪语“将狗全打死”的人,作者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从心里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养狗是一种需要。
第Ⅱ卷基础与表达题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
..的一项是()
A.长歌当.(dāng)哭寥.(liáo)落团箕.(qí)噩.(è)梦
B.颓圮.(pí)作揖.(yī)佳肴.(yáo)锭.(dìng)子
C.生杀予(yǔ)夺翌(yì)年皮辊.(kǔn)旌(jīng)旗
D.彘(zhì)肩鲰.(zōu)生变徵.(zhǐ) 阙.(quē)秦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
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
....,一举摧毁了多个制脏窝点。
B 巴金老人待人真诚,对人和善,胸无城府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今年,随着国庆旅游黄金周的临近,我国著名旅游城市杭州市将迎来旅游的高峰,有关人士
说,杭州市各旅游景点严阵以待
....,已经充分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D.只要各级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然就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
....,整个社会的风气必然会好转。
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C.随着4名逃犯1人毙命、3人被抓,呼和浩特市“10·17”袭警越狱案告一段落。
昨日,初审结束,4名越狱逃犯共同预谋越狱已经大约一年左右。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18.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阴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森,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
A.⑤④①②③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⑤
19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和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6分)
示例: 奔腾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驰骋在南国沃土,象征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精神。
巍峨的珠穆朗玛,就像一座挺立的丰碑,屹立在青藏高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辽阔的蒙古草原,恰似一位沉静的长者,安卧在北方大地,显示了中华民族宽广无边的。
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下面这个长句,使之成为两个或几个短句,以加强表意的明晰性。
(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一个最经典的场面,就是安德烈公爵躺在战场上,他受了重伤,万念俱灰,祖国、民族以及他的爱情都已破碎,他觉得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个时候,是什么东西拯救了他?什么东西使他又获得了生存的勇气?既不是什么伟大的思想,也不是什么崇高的精神,而是俄罗斯的天空,俄罗斯的森林、草原以及河流。
这就是美
的力量。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请你以“美的力量”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