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预分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 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 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 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 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 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 料费。
方法一: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4)÷(560+440) =4.8元/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60×4.8=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40×4.8=2112(元) 合计 4800(元)
(二)人工费用的归集
1.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内含 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 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考勤记录”和 “产量记录”。
(1)考勤记录: 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计算 提供依据。 形式: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勤磁卡 (刷卡) (2)产量记录: 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 质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 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工时依据。如派工单、加工路线 单、产量通知单等。
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 定额消耗量比例、系数比例、产品产量比例、重 量比例、体积比例等
1.重量比例分配法
根据各种产品的实际重量比例为标准分配原材料费用 的一种方法。 待分配材料费用总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的重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的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1、成本项目的设置: 动力费用应视其多少或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 重的大小,分情况处理: 1)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 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2)若外购动力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 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可记入 “制造 费用”成本项目。
2、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 主要的分配方法有: 生产工时分配法、机器工时分配法
1、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 领料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 领料登记表、退料单等。
2、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1)连续记录法(永续盘存制) 材料的收入、结存、发出均逐笔登记入账。 (2)盘存计算法(实地盘存制) 材料出库不入账,当期材料消耗量通过期末 盘点后倒挤算出。 本期材料耗用量 =期初结存量+本期收入量-期末结存量
第一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材料消耗的计量和计价 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分配结转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材料消耗的计量和计价
2、分配费用的基本计算公式:
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费用总额 ÷选择的分配标准的合计 某分配对象应负担的费用 =该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额 ×费用分配率
3、基本核算程序
(1)根据计算出的各项费用的分配金额编 制 各种费用分配表。 (2)根据这些费用分配表所反映出的会计分录 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账和明细账。在编制费 用分配表及登记账簿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各 费用的具体用途明确其应计入的相应会计账 户。
日薪制下: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28×(15+10)+2×28×90% =700+50.4=750.4 (元)
(2)按21天计算日工资标准: 日工资标准=840÷ 21 =40(元) 月薪制下: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840-4×40-2× 40 ×10% =672(元) 日薪制下: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15×40+2×40×90%=672(元)
(2)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一般分批分次购入,其单价并不一 致,材料发出时如何确定其单价? 可采用以下方法: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 个别认定法等。
(二)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分配原则:
(1)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 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 “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 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8640/(1200×3+800×1.5) =8640/4800=1.8 甲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8×1200×3=648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8×800×1.5=2160元 借: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000 ——乙产品 2900 辅助生产成本 1100 制造费用 200 管理费用 200 销售费用 180 贷:原材料 12580
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 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星 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根据该工 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 的90%计算。该工人病假和事假期 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人本月 应得工资。
(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 日工资率=840÷30=28(元〕 月薪制下: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840-4×28-2×28×(1-90%) =840-112-5.6=722.4(元)
计算公式: 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动力费用 ÷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3、账务处理
每月实际支付动力费用时,以支付的金额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月末对当月应付动力费核算、分配完毕后 借:相关的成本费用项目 贷:应付账款
为什么不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 存款”账户? 原因: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 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6月21日支 付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 费,而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月末才 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账 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三)分配结转直接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
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 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2. 账务处理 : 按照材料的用途分别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 产成 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账户;
练习:
A企业2010年8月份共发生原材料费用12580元,其 中,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耗用1520元,乙产品耗用 740元,辅助生产车间耗用11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 般耗用2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200元,专设销售 机构耗用180元,另外,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8640元,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其中,甲产品的 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公斤/件,产量1200件,乙产品的 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5公斤/件,产量800件。
二、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类似于材料的核算,不同之 处在于低值易耗品可以反复使用,价值分次转 移,可以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五五摊 销法 低值易耗品领用后分别计入“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
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四、人工费用的核算
人工费用核算的内容 人工费用的归集 人工费用的计算 人工费用的结算 人工费用的分配
职工薪酬的构成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 辞退福利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 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 间内应得的工资额。 2、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 3、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 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 和因其它 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 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主要指(1)由于职工病假、工伤、产假、婚丧假、 探亲假等应支付的工资。 (2)附加工资和保留工资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与产品重量有密切联系的情 况。
例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共同耗用A材料1800公斤,单价 145元,计261000元,甲产品重量 为60500公斤,乙产品重量为 70000公斤。
材料费用分配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率=261000/(60500+70000) =2元/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60500×2=121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70000×2=140000
练习:
某工厂工人刘某的月工资标准为2100元 5月份病假2天,事假2天,星期休假9天,出 勤18天,病假、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其病 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80%计算。(分别按照 日薪制与月薪制计算,日标准工资分别按21 天和30天计算)
第三章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 的归集与分配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的核算
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
A 公司汇总本月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为 73500元,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按照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其中,甲产品 工人工资90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 120000元。
3、消耗材料的计价 (1)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 账户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 差异”。 消耗材料的实际成本 =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单价 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 =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 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 本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 (加法) ——日薪制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 +病假天数× 日标准工资 ×(1-病假扣款率)
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 按30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30 按20. 83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 20. 83 其中, 20.83=(365-104-11)÷12
(三)人工费用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2.计件工资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计时工资的计算: 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钟点工资 制。
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天数×日标 准工资) -(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
方法二: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40 ×4 ×4 =224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80× 5.5 ×4 =176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 =(1200×4)÷(2240 +1760 ) =1.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2240 ×1.2 =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1760 ×1.2 =2112(元)
1、分配标准的选择
要将各费用在各分配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必须依据一定的分配标准。选择的分配 标准必须与分配对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常采用的分配标准有:
成果类标准 如:产品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 消耗类标准 如:原材料消耗量、原材料费用、 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生产工人工资等 定额类标准 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
2.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计算公式: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材料费用÷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费用分配率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健全,材料消耗定额 比较准确的情况。 优点: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 利于加强成本管理。
直接用于基本生产的要素费用 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要素费用 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一般耗用 计入“制造费用” 用于行政管理部门的要素费用 计入“管理费用” 用于产品销售方面的要素费用 计入“销售费用” 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要素费用 计入“在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