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诊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非血红素铁的食物有:奶类、蛋、谷类、硬果 、干果和蔬菜,铁的吸收利用率较低(<10%), 其中蛋黄为3%、小麦为5%。
贫血已经成为病,症状有轻亦有重; 血红蛋白做指标,男女老少各不同; 成人贫血体虚弱,面白心悸难工作; 孩子贫血长不好,严重影响心和脑; 孕妇贫血更糟糕,胎儿发育无法保; 补铁补血为健康,大人孩子都需要。
➢ 女性月经过多、血红蛋白尿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等,均可引起铁丢失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消化道溃疡、肿瘤
慢 性 失 血
月经量过多、痔疮
临床表现
1 缺铁原发病表现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溃疡型结肠炎、功能性子宫出 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和钩虫病等疾病的表现。
2 贫血的一般表现
疲乏、困倦无力,皮肤粘膜苍白及头晕、头痛、心悸、 活动后气短、耳鸣等;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易发生 感染
血红蛋白在50~60g/L以上的患者,若一般情况良 好且无严重合并症者,不必输血。
对于极重度的贫血患者,如合并感染或手术前, 可输浓缩红细胞,按每千克体重每次2~3mL,可 提高血红蛋白10g/L。
一般保健措施
治疗原发病。 适当休息。 补充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营
养丰富食物。 避免劳累、避免感染等。
极重度
<30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贫血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球女性的贫血发病率高 达64.4%。
中国卫生部针对育龄女性贫血状况统计:近一半的 育龄女性贫血 !其中:64.5%怀孕女性贫血, 61.3%的哺乳女性贫血。
贫血是否一直困扰你的生活呢?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表 现为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所引 起的贫血。是全球最常见的贫血。 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诊断标准
Hb(g/L)
RBC
HCT
成年男性
<120 <4.5×1012/L
<0.42
成年女性
<110 <4.0×1012/L
<0.37
妊娠女性
<100 <3.5×1012/L
<0.30
按贫血严重程度分类
贫血程度 HB(g/L)
临床表现
轻度
>90
症状轻微
中度
60-90 活动后气促、心悸
重度
30-59 休息时仍气促、心悸
缺铁的预防
婴幼儿及早添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类 、肝等。
月经期妇女应防治月经过多。 教育青少年,纠正偏食等不良生活习惯。 多次妊娠、哺乳期妇女多进食含铁丰富食
物。 胃大部切除术者、慢性失血、慢性腹泻、
等,应注意及时补充铁剂。Fra bibliotek饮食指导
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有:瘦肉、鱼、禽、 动物血、动物内脏,含血红素铁,铁的吸收率为 10%~20%
临床表现
3 组织粘膜缺铁表现
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无光泽、 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称匙状甲。
舌乳头萎缩,舌苔光红,舌有烧灼感,口腔黏膜变薄, 上皮细胞角化,口腔炎,舌炎,唇炎,口角皲裂等,严 重者可引起吞咽困难或咽下梗阻感。
反 甲 ( 匙 状 甲
临床表现
4 各系统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和诊治
贫血
概念: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 内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 和(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 种病理状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 常以血红蛋白(Hb) 浓度来代替。
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 尤以面色苍白最为常见,临床常以指(趾)甲、口 唇黏膜和睑结膜等处苍白情况作为诊断依据。
查找缺铁的病因是关键!
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 补铁治疗 输血疗法
病因治疗——纠正贫血、防止复发 的关键
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应改变不 合理饮食方式,预防性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如月经过多者 应查明和去除病因。
寄生虫感染者应进行驱虫治疗 恶性肿瘤者应手术或进行放疗、化疗。 消化性溃疡引起者应进行相应治疗等。
食卫生纸
临床表现
5 心理状态
严重贫血时可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出现焦虑 、失望和抑郁、孤独心理,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精 神压力。
诊断
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代谢检查:血清铁↓ (<8.95μmol/L )、血清
总铁结合力↑(>64.44 μmol/L ),转铁蛋白饱 和度↓,血清铁蛋白↓<12 μg/L (反应贮存铁的 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准确清高、敏感性 强) 骨髓铁染色阴性。
缺铁性贫血病因
任何原因使体内铁缺乏,
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
需铁量增 加而铁摄入
不足
失血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 是成人缺铁贫最多见、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最重要的病因
铁吸收障碍
胃大部切除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 进入空肠,绕过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
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 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等 均可引起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
擒贼先擒王
补铁治疗
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在补充血液及组织 中铁的基础上,必须补足贮存铁,不能中途停药。 口服铁剂 首选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常用多糖铁复合物、琥珀酸 亚铁、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注射铁剂 副作用较多且严重,应严格掌握用药 指征,不常规推荐。
补铁注意事项
(1)神经系统
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 ,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某些缺铁 患者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煤球、冰 块、粉笔等。
(2)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腹胀、嗳气、便秘,少数
有轻度脾肿大。
异食癖
(3)心血管系统
严重贫血时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发生 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发 育 迟 缓
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婴幼儿需铁量较大,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较 高辅食,易造成缺铁。
青少年偏食易缺铁。 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
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
妊 娠 妇 女
失血
➢ 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贫最多见、最重要的病因。
➢ 消化道出血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钩虫病、痔 出血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
铁剂忌与茶同服;钙盐及镁盐亦可抑制铁吸收, 应避免同时使用
鱼类、肉类、酸性食物(水果:维生素c)增加铁吸收 口服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如腹痛、恶心、
便秘等
口服铁剂时,大便为黑色,牙齿有变黑倾向,停 药后好转。
血红蛋白正常后不能马上停药,至少再服3个月
输血疗法
输血用于抢救极危重的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在 30g/L以下者应紧急输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