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压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患者压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文探讨了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认为护理人员、患者及护理管理方法均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应对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进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指导及强化护理管理干预是防止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重要前提,应给予充分重视。

标签:压疮管理;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1]。

压疮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其效果是衡量护理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

林菊英[2]在医院管理年中提出,压疮的标准为0%时,尚有附加说明:不能翻身的特殊患者除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院者不得扩大。

骨科患者由于其专科特点,发生压疮的风险较大。

因此,探寻压疮的影响因素、制订积极的预防措施对规避护理风险有重要意义。

1 压疮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护士方面
1.1.1 临床护士对压疮风险的评估不足科室采取了入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机制,对大部分患者进行了切实可行的压疮风险评估,并纳入压疮预防管理,但对以下几种人群的压疮评估存在缺陷:①对疼痛非常敏感的年轻骨折患者,因疼痛而不愿意翻身;②护士对下肢牵引患者的足跟及内、外踝部位压疮风险评估不足,压疮发生部位排序为骶尾部、足跟部、髂嵴[3];③手术时间>2 h的患者,往往容易被忽视,容易发生一期压疮。

有研究表明,压疮在外科预防的重点人群为手术后卧床患者[3]。

1.1.2 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预防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结束后的几小时至3 d内发生的压疮。

据报道[4],综合性医院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3%~14%,其中23%与手术有关。

压疮分为急性压疮和慢性压疮,手术患者是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5]。

骨科中大部分患者的手术时间都较长,高龄患者较多,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易发生压疮,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调查显示,90%的护士术中压疮预防的意识不强,85%的护士认为术中压疮的预防不重要,操作有一定难度。

因认识上的不足及术中无任何压疮预防的措施,导致手术>3 h 的患者一期压疮的发生率较高。

1.1.3 护士相关知识缺乏骨科患者应根据骨折部位、手术部位不同而确定不同的预防压疮的方法,如骨盆骨折患者不能翻身,采取睡气垫床、定时用手按压气垫床让患者骶尾受压部位减压、透气等措施。

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抬臀法,颈椎、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轴线翻身法。

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采取向健侧翻身,双下肢中间垫一个三角软枕,保持患肢的外展位。

年轻护士或新入科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害怕不当的翻身方法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术后关节脱位,危及患者的生命
或影响手术效果,引发医疗纠纷,在压疮预防采取措施方面存有顾虑,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预防压疮的效果。

1.1.4 护士对压疮预防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是导致压疮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因素:8:00~12:00是治疗高峰,护士忙于治疗而容易忽视落实预防措施;2:00~8:00夜班期间,护士处在比较疲倦的状态,工作缺乏督促,再加上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睡眠,预防措施得不到很好落实,很多压疮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有研究表明,8:00~12:00和2:00~8:00是压疮重点预防时段[3]。

1.2 患者方面
患者多为高龄者,自身体质比较虚弱,外伤后担心增加子女的负担,对压疮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比较欠缺。

1.3 护理管理方面
未制订压疮预防管理流程,对护士压疮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够重视,对压疮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无奖惩措施等也是造成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2 对策
2.1 护理人员方面
2.1.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①病房护士的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如压疮概述及分期、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压疮的预防护理新进展及压疮相关制度的学习,学习不同骨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方法、与患者及其照顾者沟通的技巧、压疮发生的危害及后果、水垫的使用方法。

技能操作培训,如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翻身方法、颈髓损伤患者的轴线翻身法。

②手术室护士培训内容:术中压疮的国内外现状、术中压疮的影响因素、骨科各种手术的受压点,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知度。

2.1.2 保证病房有相对充足的护理人员增加易发时间段上班人员,让护士有时间来做好预防压疮的措施,丰富的医疗知识能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但并不能预防压疮的发生,而护理措施的实施程度直接影响压疮预防的成效,如护理人员的配备不到位,护士在治疗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容易在压疮预防护理方面打折扣,甚至于完全或部分依赖于患者家属,各项护理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2.2 患者方面
取得患者与照顾者的支持与配合,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告知陪护者压疮的危害及正确皮肤护理的方法,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提示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如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患者全身皮肤干洁、加强营养。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指导正确抬臀方法;对长期期卧床患者,叮嘱家属做好患者肢
体的功能锻炼,以免肢体僵硬,造成翻身困难,增加患者的痛苦。

2.3 护理管理方面
2.3.1 制订压疮预防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指采用科学合理的步骤来开展工作,处理问题。

①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注意对疼痛耐受力差,手术时间>2 h,牵引患者的足跟及内、外踝部位的评估,纳入压疮发生危险人群,及时填写压疮预报申请,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应在24 h内上报护理部;②根据患者的情况,由责任护士及责任组长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白班由责任护士或代管的责任护士落实,晚班由值班护士落实;③严格执行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的床头交接班。

2.3.2 加强四级监控管理四级监控管理即责任护士自查、责任组长督查、护士长抽查的科室三级管控及护理部的监控管理。

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压疮高危患者按照与责任组长共同制订的措施进行管理,对晚班护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的压疮预防措施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

科室定每周四为压疮预防集中检查日,由两组责任护士对所有的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如病情好转,评分未达到压疮预报分值者,给予停止高危管理,但应继续加强护理,以预防压疮。

2.3.3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奖罚分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对有压疮高危患者隐瞒不报,一旦发生压疮,进行扣罚,对难免压疮不扣奖,对高危患者,未落实切实有效的措施而发生压疮者进行扣罚。

2.3.4 做好术中压疮的预防管理制订骨科常见手术体位摆放的标准流程,合理摆放体位。

取适当的减压装置,使患者身体压力再分布,从而减轻局部持续受压,如使用床垫、体位垫、减压敷料等。

3 小结
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生压疮不但会加重患者的原发病病情,增加医疗保健资源消耗,而且将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提升至4倍以上[6]。

美国每年有近250万患者需要治疗压疮,6万患者死于压疮相关并发症,每年用于压疮的费用约110亿美元[7]。

英国每年用于治疗压疮的总成本为14~21亿英镑,占英国国民医疗服务总支出的4%,其中90%为护理时间成本[8]。

因此,预防压疮被公认为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手段。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节省额外的医疗开支[9]。

建立科学的压疮防治管理制度及良好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是保证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

骨科是临床上压疮多发的科室,压疮预防是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骨科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压疮预防措施执行不到位是造成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有来自护士、患者和护理管理方面的因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加大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

①护士方面:要加强培训,使其知晓不同骨折术中及术后压疮预防的方法,并强化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能力。

②患者及其家属方面:加强宣教与指导,使其了解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措施的落实。

③护理管理方面:保证有一
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加强压疮预防过程管理,制订压疮预防管理流程,使压疮预防措施环环相扣,能有效明确责任,避免因责任不清而造成措施执行打折扣的现象;完善压疮监控制度,建立压疮四级监控管理,使压疮的管理形成制度化、程序化,每一级监控人员对压疮高危患者的情况均要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护士共同参与压疮管理的意识;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骨科患者发生压疮。

压疮预防重点是提高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对压疮的认识和各项护理措施能得到有效落实,此种方法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Black J,Baharestanim,Cuddigan J,et al.2007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staging definition[J]. Urol Nurs,2007,27(2):144-150.
[2]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22.
[3] 蒋琪霞,管晓萍,苏纯音,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6-30.
[4]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5] 何晓珍,樊翌明.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7.
[6] Tannen A,Dassen T,Halfens R.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of pressure ulcers between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y-associations between risk,prevention and occurr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J].J Clin Nurs,2008,17(9):1237-1244.
[7] Duncan KD.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the goal is zero[J].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2007,33(10):605-610.
[8] BennettG,Dealey C,Posnett J.The cost of pressure ulcers in the UK[J].Age Ageing,2004,33(3):230-235.
[9] Comfort EH.Reducing pressure ulcer incidence through Braden Scale risk assessment and support surface use[J].Adv Skin Wound Care,2008,21(7):330-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