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肇.事(zhào)歹.徒(dǎi)荡涤.(dí)鲜.为人道(xiǎn)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è)泰然处.之(chǔ)C.绮.丽(qǐ)贮.藏(zhù)枢.纽(qū)茅塞.顿开(sāi)D.诘.责(jié)破绽.(dìng)迸.流(bènɡ)随声附和.(hé)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有很多能让人大彻大悟
....。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
C.39岁,坐牢30年,这只世界唯一上过大学、通人情世故
....的猩猩,结局却这般悲惨。
D.国际马拉松大赛期间,衡水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 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
B.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C.清国留学生头顶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D.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6、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②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③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④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4)《答谢中书书》中“自康乐以来, ________________。
”一句充分抒发了陶弘景能与谢公比肩的欣喜与自豪。
(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一联,构图点线条简洁明快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质感。
(6)《梁甫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慷慨激愤。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
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
(2)良.多趣味(________)
(3)四时.俱备(___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1)自非亭午夜分
(2)实是欲界之仙都
4.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乙文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C.甲文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
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D.乙文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5.甲文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入“非遗”的二十四节气
袁云才
(1)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老农们了如指掌的二十四节气,如今入了“非遗”,这让人在喜.悦.之余,也带来了某些感慨。
喜的是,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符号,二十四
节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高度重视,其入“非遗”,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意义;令人感慨
..的是,这个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妇孺皆知且被广泛运用的知识体系,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乃至要列入“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
(3)只要稍懂农事的人就知道,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归纳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其对人们掌握气候、适时耕种,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这从一些谚语中就可见一斑。
比如北方谚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就是把节气当成气候的指示标,二十四节气宛如温度计上的刻度;又如湖南谚云,“春分种菜,大暑摘瓜”,则是把具体的农事与节气对应起来,二十四节气恰似指挥、引导春种秋收的鼓点。
(4)如此极具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知识,为何当今却让不少人觉得生疏?原因就在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这一知识体系的依赖度越来越低。
据某权威机构抽样调查,能把二十四节气完整地背下来的青少年学生只占3.9%。
(5)今天的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当然已远非昔日可比了。
然而,我们总发觉自己的生存环境,远不如古人。
一方面,我们离自然界似乎越来越远;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本身也常遭受触目惊心的污染与破坏。
而当遭到大自然报复时,我们往往发现,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弥补,甚至根本无能为力。
据媒体报道,去年在哈萨克斯坦高原,15万头高鼻羚羊在3天内相继死亡,专家相信是传染病所致。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只能是小学生。
(6)正因为如此,我们任何一项改造、利用自然的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基础之上。
二十四节气,更是人类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
它启迪我们,顺自然而为,方能事半功倍,五谷丰登;逆自然而行,则必遭其惩罚。
但愿这成为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带给人类的智慧财富。
(选自《大自然》,有改动)1.第(2)段中加点词语“喜悦”和“感慨”的原因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述。
2.第(3)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能否将这两个层次的内容颠倒?为什么?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字“只”有什么表达效果?
据某权威机构抽样调查,能把二十四节气完整地背下来的青少年学生只.占3.9%。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对于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结合选文内容写出两点。
2、老街小面
⑴老街小面,老街人最喜爱的小吃。
⑵貌不惊人的一道面,里头大有讲究。
巴掌大的面团,要加一遍蛋、两遍水、九九八十一遍揉,直至面团柔润光滑,再将其抻好。
有了年月的师傅手如杆秤,要几两全凭手抓,眯着眼都不差毫厘!面细,入锅不合盖,多用笊篱来煮,八分熟捞出,冷水凉过,长筷挑起,那面条根根细如银丝,条条绵如垂柳。
⑶老街上,平时跑腿抡膀子的苦力,给人缝补洗涮的婆娘,口袋里有了几个不用救急的铜板,就会带着老人孩子过来,给老人孩子弄碗面,一家老小这就算解了馋。
⑷老街首富海爷,也特好这口。
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管家瞧见,不用问,立刻抄起海爷用的正德碗、拎个酒壶,跟着走吧,海爷一准儿想吃小面了!
⑸海爷吃面,总是先喝三口鲜汤开胃,再吃口面、续口酒,面吃完,碗里必留一口鲜汤。
最后碗一抬,头一仰,胡须一捋,呼出一口热辣辣的白气。
此时,再看海爷的脸,笑起来花白胡子都是一抖一抖的。
⑹这天,面馆孙掌柜隔着几桌人瞅见海爷正往外呼白气,立刻从柜台里头出来,到门口候着,海爷的管家正欲结账,孙掌柜弓着腰作揖道:“海爷,您老的账,早有人结了。
”
⑺海爷心想:“必定是刚才哪位东家、掌柜,付账时就手把自己的面钱给付了。
”一碗面不值几个钱,无需吆喝。
平日,海爷他自个儿不吭声地帮人结了多少碗面,也都没个数。
海爷遂转身,抬脚就走。
⑻此后,隔三差五,海爷又来吃了几次小面,回回都被人预先结了账。
海爷忍不住问孙掌柜,“谁啊这是?”孙掌柜说:“我也不认识,这人浓眉阔脸大胡子,来时吃了碗面,狼吞虎咽地拨到嘴里,喊了声好,就是这个味儿!而后就向我打听您,边说边扔了两块银锭给我,说海爷这辈子的面钱,他都包了。
”
⑼海爷纳闷了,多新鲜的事儿!哪有光给人掏银子不留名的?
⑽孙掌柜作揖道:“要我猜,定是海爷您早年积德,暗中报您的恩来了。
”
⑾海爷微微一笑,哪有报恩报到面馆来的?
⑿转脸,海爷扔了块碎银子给孙掌柜,他再来,就说好意我心领了。
我吃面,让别人付钱,这样的面,我吃不香!
⒀几天后,孙掌柜又碰见海爷,赶忙笑脸相迎道:“海爷,那位爷又来了,我把您的话照实告诉他,他那脸沉得像块黑秤砣,愣说您不给面子。
您看这事……”
⒁“这样好了”,海爷说,“今后,我来吃面,面钱我照给。
他的那份心意,你就记下来,贴到墙上,我吃一碗,你就贴一张。
将来,若有老幼病残孤儿寡母的流落到这儿,你就撕一张,替我给人家下碗面。
如何?”
⒂孙掌柜点了点头,弓腰拱手,佩服不已。
这事,很快传遍了老街。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吃小面时也学海爷,吃一碗,付两份钱,那一份贴墙上。
墙上的纸片,不断有人撕,也不断有人贴,天长日久的,纸片不仅没少,反而密密麻麻的,越来越多。
⒃现今,当年的面馆早已消失。
那时的小面传到今天也变了很多味道。
惟有这个吃面的故事,连同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老街百姓的嘴里,津津乐道,代代相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文人物描写生动形象,试赏析下列语句。
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
3.小说中写了一个给海爷付面钱却不留姓留名的人,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海爷的形象特点。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也是一种美……同学
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________”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
A
D
D
B
A
(1)芳草萋萋鹦鹉洲(2)冰霜正惨凄(3)云生结海楼(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二
1.(1)冲上、漫上(2)甚、很(3)季节(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巍峨的山峰直插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3.(1)自非/亭午夜分
(2)实是/欲界之仙都
4. C
5.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三
1.喜悦的原因:二十四节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高度重视;感慨的原因:二十四节气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乃至申遗保护。
2.不能。
第一层写二十四节气对人们掌握气候、适时耕种,有指导价值,第二层通过引用谚语的方法来具体说明,这样按逻辑顺序说明,符合事理。
(意思对即可)
3.说明能够完整背诵二十四节气的青少年非常少。
4.列数字和举例子。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当遭到大自然报复时,我们往往发现,
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弥补,甚至根本无能为力。
5.【示例】①不管产业结构如何变化、现代科技如何发展,人们都要重视极具实用价值的二十四节气;②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让二十四节气带给人类更多的智慧财富。
1.海爷打听每次帮他结账的人,但是“付账人”没留姓名,海爷把“付账人”的那份面钱记在墙上,留给更需要的人用。
2.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叠词的运用(答出其中一点也可),形象地描写出海爷面对一桌子的山珍海味时毫无胃口不感兴趣,与后文写海爷吃面时的惬意享受形成鲜明对比。
3.①侧面突出海爷形象,写出海爷豪爽热心,仗义助人的性格特点。
②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好奇心,推动情节发展。
③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4.(1)海爷平时没少帮助贫弱的人结账,看出他乐善好施、热道古肠。
( 2 )海爷第一次接受别人的付账,“无需吆喝”,之后婉拒每次被人结账,“让别人结账,这样的面,我吃不香!”看出他重义轻利,为人豪爽。
(3)海爷把付账人的那份面钱记在墙上,留给更需要的人用,看出他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处世变通。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