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思考
摘要: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世界各国军队纷纷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谋求
率先实现军队转型。

作为保障战争物资供应的部队后勤系统,其信息化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后勤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因此,在新形势下,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保障打赢为牵引,贯
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不断提高平战时供应保
障效益。

关键词: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军队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信息化建设
为主的后勤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美军将“信息视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构成要素,将信息技术作为军事后勤革命的主要技术基础,将信息能力作为后勤力量的‘增能器’,将信息变为后勤管理的主要对象”,一大批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出来。


何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完成新时代的保障任务,这就要求后建设必须要有
跨越式发展。

一、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指的是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后勤管理理论与后勤信息装备,有效解决部队在后勤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协调、保障与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速、高效、精确地完成部队后勤管理活动。

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
使后勤管理体系更加稳定高效,降低部队建设和管理成本,实现后勤保障方式跨
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极大改进保障方法,更新保障
思想,有效提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部队后勤保障效能,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二、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缺乏信息化建设人才。

信息化战争需要大批高技术人才,在建设信息化后
勤中,一个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

从我军后勤现状来看,许多后
勤单位为防止敌火力远程打击,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远离大都市,难以吸引
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许多单位从事信息化设备管理维护的人员,基本上是“半路出家”或自学成才,只掌握了信息化设备一般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
养技能,对系统本身的内容结构缺乏深入了解,造成在使用时不能全面地利用好
系统本身的功能,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维修而放弃使用,久而久之就造成先进
的设备成为了一种装饰、一个摆设。

2.资源可视化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虽然部队后勤普遍加大了信息化建
设的力度,但资源可视化管理的标准规范却滞后于信息化建设的现实,目前尚无
具有整体性指导和规范意义的顶层设计。

形成了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一个个“烟囱”和“孤岛”相互分离,各系统兼容性较差等问题。

3.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

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网络建设不完善。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许多后勤单位的信息网络还没有接入互联网,大部
分单位无法通过军队指挥网或宽带网实现信息数据共享。

有的虽然建立了局域网,但信息化建设大部分还停留在“点”上。

二是业务软件局限性大。

现在业务软件种
类繁多,零散不兼容,通用性差。

有的软件开发没有着眼后勤建设实际,功能不
完善,实用性差。

三、提高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1.着眼后勤实际,制定科学规划。

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实现物流与
信息流的无缝联接,达到以信息流控制和引导物流的流向和流量,实现后勤保障
可视化、精确化。

在发达国家,信息化后勤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网络四通八达。

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上联军队主干信息网络,下联各基层单位,所有信息上
网并提供各主管部门查询。

二是网络功能齐全。

各种信息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处理、传输,如条形码、安防、装备物资等。

三是收、发、管自动化。

机械化与
信息化紧密结合,各主要搬运机械均用计算机控制。

后勤信息化建设要以计算机
网络为基础,以综合集成的软件系统为支撑,综合运用监视、测控、遥感、报警
等技术手段,使信息化体现在保障的全过程上。

2.把好质量关口,确保软硬件建设协调发展。

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
为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

为此,必须搞好部队后勤信息
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硬件设施设备、信息系统软件、人员、业务运行流程、规
章制度等方面相互配套,为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1.是要研发一套软件系统。

目前,部队后勤都应用了不少信息系统。

但存在不
同专业使用不同业务系统、不同工作使用不同系统,各系统之间平台不一样,互
不兼容,无法实现互连互通,形成“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和
水平。

因此,部队后勤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对现有系统的
融合与集成,研发一套适用于各级后勤,涵盖部队后勤建设与管理的软件系统,
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平台。

2.是搭建一个与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是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基础平台。


挥自动化网(用于接入全军指挥自动化网,实现军区机关、联勤分部与仓库之间
网络的互连互通),“两中心”是指网络信息中心和视频监控中心。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两中心合并建设,形成统一的视频监控指挥控制中心。

3.是培训一支能
够熟练操作维护软硬件的人才队伍。

部队后勤的信息系统需要人来使用和维护,
要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必须首先提高使用人员的信息素质。

信息化建设牵涉到
部队后勤的各个方面,人人都要与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打交道,如果某一个环节出
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因此,必须通过学习培训,全面提
高全员的信息化素质,按照岗位不同,实施不同层次的培训,达到会用、会维护、能升级的要求。

其次要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岗位。

当前,可以通过一次性建设,
使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但要保持信息化系统的高效运转和不断发展,必须
从岗位和人员上予以保障,因此,建议在部队后勤设立信息管理干部岗位,确保
信息化建设有人管,形成一种长期、稳定发展的态势。

3.软硬并举,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安全管理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在未来的信
息化战争中,如果没有安全,再先进的信息系统都会成为摆设,在开展信息化建
设的同时,安全管理也要同步进行,防止和纠正“先建设、后防护、重使用、轻安全”的倾向。

做好安全管理需软硬并举,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硬件安全。

如设置电源安全装置、防雷装置、与互联网物理隔离、设置硬件防火墙、安装密码机和
视频干扰器等,同时,在硬件设备的选择上要选择经军队安全部门认可的设备型号,避免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软件安全。

在系统软件上实行分级管理、
设置密码等措施,并安装经国家公安部认证的防病毒软件等;三是制度安全。


定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制度保证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是开发商选择上也要做好安全工作。

选择开发能力强、有国家或军队安全认证资
格的担任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任务,既能保证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符合安全要求,同时,也为日后的信息系统的维护提供保。

结束语:为适应中共中央军委提出的要着眼后勤向信息化转型,用信息化重
塑保障流程,规范保障行动,培育新质保障力的要求,着重从提升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方面,提出了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1]周璞芬. 充分利用信息是美军军事后勤革命的重要特征[J]. 后勤学
术,2018(4):78.
[2]杨成, 王军, 孙建立. 信息化后勤概论[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36-40.
[3]蒋朝惠, 许世青. 我国信息化人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 信息化建
设,2017(2):46-48.
作者简介:栾超(1984.3),男,乌鲁木齐,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军需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