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6分)
1. (4分) (2019高三上·广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在1969年,周恩来总理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卫星”,并于1970年2月亲自下达了研制气象卫星的任务。

经过40多年,砥砺前行,()我们已发射风云卫星16颗,接收和应用风云卫星资料的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覆盖“一带一路”周边37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做出了卓越贡献。

与常规气象观测相比,气象卫星在空间、时间分辨率上都具有很大的气势。

中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约50%提高到目前的90%,风云卫星。

在有气象卫星以前,我们依靠气象观测站来获取资料分析天气,由于观测站点少,地球上很大面积都是盲区,那里的天气情况我们无从知晓:有了气象卫星以后,我们不但能获取全球观测资料,而且观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在不断提高。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卫星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系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灾害中的应用是的,通过对云系发生发展的检测,以及提供的云顶亮温等产品资料,可以识别出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通过检测陆面温度,可以判断出高温的范围以及变化。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世界气象组织将其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卫星资料。

B .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卫星资料。

C .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同类国外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使用了卫星资料。

D .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了卫星资料。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

B . 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

C .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

D . 如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中国是其中之一。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高屋建瓴披星戴月功不可没有口皆碑
B . 高瞻远瞩披星戴月劳苦功高有目共睹
C . 高屋建瓴栉风沐雨劳苦功高有口皆碑
D . 高瞻远瞩栉风沐雨功不可没有目共睹
2. (2分) (2017高一下·贺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红海行动》有着极高的上座率和极好的口碑,成为2018年春节档影片中的一匹黑马,凭借34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二高票房。

B . 西安交大创办少年班,目的是给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一个更好的因材施教的平台,为国家在高端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人的特色道路。

C .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英雄人物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坐标,谁又能否认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发扬英雄的精神呢?
D . 湘江新区由于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引领区,新区内的各产业园都注重以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来创设良好生态环境。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3. (2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羽林,皇家禁卫军。

汉代称“羽林骑”,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B . 量移,多指因罪贬谪边远地方任职的官吏,遇赦时酌情调迁近处任职。

C . 禄俸,古代官吏履行职责的报酬。

一般“俸”指钱币,“禄”指谷物。

D .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学或国子监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 (6分) (2017高一下·辽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

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

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

明朝的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

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

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

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

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

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

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

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

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

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

据《吕氏春秋》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秦律》中也有许多具体的惩罚规定。

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

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

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

以少府为例,工师为手工业作坊的负责人,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还传授技艺,监督工匠操作、产品质量检验等。

检查产品质量,要求“必功致为上。

”(《吕氏春秋·孟冬纪》)。

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

由于有这样的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以瓷器工匠为例,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

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作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需。

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摘自《光明日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

B . 工匠虽然在我国古代的社会地位不高,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C . 中国古代能够涌现出一批批艺术精品,是因为古代的工匠们都是以打造精品为追求。

D . “工匠精神”切中时弊、符合时需,所以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中国工匠制作玉器时的那种“如琢如磨”,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B . 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前,中国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这种制度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C . 秦朝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光有惩罚规定,还有具体的奖励办法。

D . 秦朝能够制造出一大批精湛的艺术品,与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顶是()
A . 中国比西方更早建立起各种具体而严格的工匠制度,也一直具备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

B . 陶瓷界的厂家都坚守“仿品不能当真品卖”的传统。

这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C . 中国历朝历代能不断产出精品,能不断铸就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这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 . 只要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Made in China”必将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际签。

5. (18分) (2019高三上·禅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风水
宋子平
车近边城,窗外的景物葱郁起来,一直跟着山转的小溪也宽阔了许多,有了江河的味道。

溪水清冽,遇有阻碍,滚雪般溅起叠叠浪花,真是个好地方,风水――
杜吉祥心底蓦地升起一股愧疚,人是不能违背良知做事的,只要你背着良心做下了,你心里就会亏欠一辈子。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敢提及甚至不敢听风水两个字,他怕多年前玩笑似的做下的这件事会真的成为一种必然。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回避回这里来发展。

如今,作为成功人士,他被政府邀请回乡发展,几经斟酌之后,才有了这次行程。

人家都说衣锦还乡,在杜吉祥心里是找不到一点儿感觉的。

不知道坏小子丁三现如今怎么样了?还那么没皮没脸没正行儿吗?
想到丁三杜吉祥就又气又恼又恨又悔,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儿简直就是他的克星,无论从学习,还是玩耍,杜吉祥一直不是丁三的对手,他既服气,又羞恼。

在杜吉祥跟丁三近半生的PK中,杜吉祥惟一赢的一次就是自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务员变身为一个家资上亿的老板。

杜吉祥不是个小气的人,但在对待丁三的问题上,始终是很纠结的。

这种纠结就伴生了很多东西,比如那个叫妒忌的情绪。

杜吉祥就是在这种情绪与心理作用下做出那件违背良心的事的。

怕什么来什么!远远地,杜吉祥一直在寻找人群中那颗聪明绝顶的脑袋,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僵硬了。

杜吉祥经见过比这大得多的阵势,还从来没有这样怯过,就像站在悬崖边,一脚踏空,人整个头朝下折了出去。

下车了。

镇领导扒开堵在前面的丁三,热情地几乎是抱着他向前边一幢新起的酒楼走去。

但杜吉祥的心思不在这里,他想着丁三和自己的过去,心里七上八下。

山乡的夜阙寂无声,只有草虫在黑暗中低吟。

闻着久违的家乡的味道,饭后的杜吉祥竟有些唏嘘了,他想到丁三家里去看看。

深一脚浅一脚的,杜吉祥努力辨别着方向,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那一处院落,灰瓦白墙,门楣上手书的“坐看云起”。

门半掩着,透出灯光,水一样铺展了半个院子。

院子里栽着一些植物,在植物的掩映下,院子就有些古朴,有些悠远。

杜吉祥正思考着要不要捅开那层窗户纸,就听到有说话声从里面渐渐清晰,一会儿便扩大到了眼前:“阎王、阎王――”
丁三那颗非常光亮的脑袋从灯光带里走出来,杜吉祥下意识地闪进墙角的阴影里。

“这个活阎王,又跑哪儿去了?”丁三叉腰站在门口,一行骂着一行往四下里张望。

杜吉祥这才听清楚丁三叫的是阎王,而不是他以为的“愿望”,杜吉祥刚还在想丁三这么有文化,怎么给孩子起了这么个名字呢?原来如此!杜吉祥醍醐灌顶般明白了丁三孩子名字的寓意之后,差点儿没失声叫出来。

丁三喊着朝坡下走去,不多会儿,就传来啪哒啪哒的跑步声,一个童声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咱们的野鸡少了两只,你又给他们吃了啊?”
杜吉祥乐了,还是原来的丁三:“你孩子?”
丁三摩挲着孩子的头说:“阎王,快叫叔――”
“你孩子叫什么?”
“阎王――啊,不,丁平。


杜吉祥抓住阎王这个名字不放:“阎王?”
“这小子跟我小时候一样,贼胆大,鬼都不怕!”
杜吉祥彻底服了,悬起多年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胆大好,世上本来没鬼,鬼都是人制造出来的……”
多年以前,丁三决定回乡创业,他在选址盖房时请杜吉祥来给看风水。

杜吉祥闹玩儿似的给他看了个“鬼门”,等事后清醒过来,已经连后悔的缝隙都没有了。

他寄希望于这是一种迷信,当然,他本是不信的,可做过了之后,又半信半疑了。

那个晚上,自从懂事以来就一直暗自较劲的两个人说起话来少有的轻松,这是杜吉祥的感觉,没有包袱真好!
(本文为选段,有删改,原文摘自《风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以主人公杜吉祥回乡的经历为明线,以其心路历程为暗线,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经历时分时汇,最后完美融合。

B . 对杜吉祥“鬼门”的恶作剧,丁三四两拨千斤,用给小儿取名“阎王”的方法轻松化解,这是他暗中对杜吉祥的反制措施。

C . 作者笔下的丁三,着墨不多,却笔笔着力,恰到好处。

门楣上手书“坐看云起”的细节,暗示出他豁达洒脱的处世态度。

D . 小说善于设置悬念,作者不断点出“违背良知做事”“违背良心的事”,结尾才真相大白,情节曲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在刻画杜吉祥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风水”为题,这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

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修身》)材料二: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
(1)用一个成语概括材料一画线句墨子的观点。

(2)孟子关于“言行”的观点和墨子是否矛盾?写出你对孟子理论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7. (1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①(节选)
李白
吴会②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③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④。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注】①征君:期廷征召不赴之人。

赵蕤:字太宾,梓州人,是李白居蜀中时结识的友人。

③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

③良图:良好的打算,即远大的政治抱负。

④寂历:凋落疏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吴会”一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浮云”自比,用“飘”比喻自己客游至淮南的情形。

B . “良图俄弃捐”写作者很快放弃了政治抱负,这是因为作者功业无从成就,而岁月飞逝。

C . “古翠、长剑”句写古琴无人弹奏,长剑无人使用,“藏”“挂”二字,用词传神。

D . 本诗用词准确,比如“淸”写出了秋风的淸凉爽快,“白”突出了草露的圆润明亮。

E . “幽梦”句说因不见故人,故幽幽长梦无人相合,巧妙点题,强调朋友赵蕤与自己关系密切。

(2)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六、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8. (5分)(2019·绍兴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 ________,任重而道远。

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3) ________,________。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七、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9. (5分) (2016高一下·襄阳期中) 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10. (1分)(2017·江南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但娱乐性只是一种催化剂。

任何一部能够让人记得住的经典作品,①________,当然,娱乐性和原创性也不是对立的,②________,就能让观众在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获得观赏的乐趣,从而愉悦心情。

也就是说,③________,只有融入人文关怀的娱乐性才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力。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飞”,指(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等。

许多古诗中都提到了“飞”,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天八月即飞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夜飞度镜湖月”等。

如今,“飞”的含义扩大了,如:飞人、飞吻、飞天……
请根据你对“飞”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立意明确,文体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6分)
1-1、
1-2、
1-3、
2-1、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3-1、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1、
4-2、
4-3、
5-1、
5-2、
5-3、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6-1、
6-2、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7-1、
7-2、
六、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8-1、
8-2、
8-3、
8-4、
8-5、
七、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9-1、
10-1、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