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合院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四合院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
摘要:四合院是北京这座古都的一个最具特色的文化标签,它体现了中国的礼
制传统和观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合院被认为是北京宫殿坛庙等建筑群
的原型,且四合院组成的传统住宅区与宫殿坛庙一起,形成了北京城的传统风貌。

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快,类似于四合院这些传统建筑的传承战略也
愈加紧迫。

我们该如何处置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所以本文从四合院的存在价
值来看,探究如何使得像四合院这类的传统建筑在现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四合院;室内设计;继承与保护
一、四合院的简介
北京四合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丰厚的遗产,它不仅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之魂的重要体现。

诚如郑孝燮先生所言:“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细胞,是中国建筑的根”。

北京城是四合院分布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城市。

四合院的历史遗存大多
数就集中在62.5 平方公里的北京旧城范围之内。

在建国初期,旧城内一共有住宅面积1354
万平方米,其中,传统四合院约1160 万平方米。

而到了20 世纪80 年代至2000 年代,在北
京旧城改造建设规划中,拆除了危险或者陈旧的房屋约600 万平方米,这就占建国初期旧城
住宅总量的51%多,而在剩余的约500 多万平方米旧住宅中,只剩下大约200 多万平方米文
化价值较高、质量较好、格局较完整的四合院建筑。

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城市历史遗产的保
护和城市文化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与损害。

除此之外,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多起源于12 世纪,距今有差不多700多年的历史。

漫长
的时间跨度也使得那些古老元的四合院建筑遗存几无踪迹,例如元代的四合院建筑。

而我们
现在所看到的四合院基本上是清代和民国时期遗存下来的。

然而在这大约300 多年的时间里,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和居住形态还发生了无数次的变迁,所以所剩下来的这些为数不多的四合
院建筑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局势。

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北京城里出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城市
现代化风貌实为壮观。

而且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北京城的变化在这城市化进程中都堪称巨变。

而与此对应的是:因城市发展造成成片的“四合院”建筑不是和现代建筑形成一种尴尬的
对峙,就是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坍塌,永远的消失在飞扬的尘埃中。

以此看来,在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中,究竟把四合院处在哪个合理的位置才能使得这座城市
原本的东西保留下来,以及利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得四合院在现代化的城市建筑群里不那么格
格不入。

就以现在这种高速化的城市节奏,北京城里的这些历史遗迹—四合院的保护刻不容缓。

二、四合院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内涵
建筑的一个最凸显的特征就是他的地域性属性。

这个属性强调了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必须和周围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及日积月累中逐渐融汇的被人所认可并尊崇的
内涵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性质使得建筑的形式成为一个区域内独特的标志,而四合院就是北京
城的标志,是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建筑形式。

四合院是北京城不可忽略的建筑形式,他丰富多彩的建筑构造是留给现代建筑设计的最
基本的设计物质基础。

而他的建筑设计而又凝聚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四合院院落中的门楼、门墩、照壁、花坊、房檐屋脊和门窗等处的装修、雕饰、彩绘无不处
处体现着古建筑的构造技术,以及其中表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吉祥的追求的设计理念是
如此的清晰。

如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 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而嵌于门替、门头上的吉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鹊之志,风雅备至,有如一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最凸显的殿堂。

又拿门墩为例。

门墩主要以抱鼓形和箱型居多,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门墩等等。

除此之外,大多数的四合院是在门框两侧放置一对小石狮子来充当门墩,尽管它们没有
大户人家门前那对石狮那样高大气派,但却重在雕刻得活灵活现,十分精美,或伏或仰,或
蹲或站,犹如一对保护神,看守四合院的宅门。

其实放置它们的意图就是守护一房住宅吉祥
平安,并为其守门看户。

放置这一对石狮子还有另外的说法。

比如有的门墩儿上是一对卧姿
呈现一大一小两只狮子,“狮”谐音“世”,而大狮子小狮子又取“世世同居”之意,且小狮子卧
于大狮子胸前,更有“和谐美满”、“父慈子孝”之意。

再来看当今这种高速化的城市进程里出现的盲目崇拜西方建筑设计的不良风气,使得城
市文化的结构肌理受到极大的损害,以及城市建筑的结构内涵又是如此的敷衍和苍白。

现在
的我们虽然有着足够优秀的设计理念以及高超的设计技艺,但是却当不上老祖宗的丝毫。


是我们现代建筑设计的严重不足,以及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极不自信。

四合院作为一种标志性
的建筑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才是我们国家建筑设计最应
该向世人展现的东西。

三、促进四合院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以优秀的室内设计原理进行改造
室内设计是指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为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视觉感受的要求,对现有的建筑物室内空间进行创意设计,是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再创造。

中国室内设计艺术
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大量涌入和文化思想浸润而逐渐演变的过程。

虽然
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和现状也不能脱离于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之外,但是从现今来看,随着高
科技与日新月异的理念冲突,我国的室内设计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以及国内外存在的各种对于古建筑的改造成功案例,使得现在的我们有着充分的自信为现今
所存的“四合院”进行优秀的室内设计与改造,例如:重庆的大观园就是改造成功的典型案例。

在建筑上就充分运用木雕、斗拱飞檐、窗棂扇等设计要素,墙面装饰还是采用了黑、红、黄
为主的传统装饰色彩,常见的室内分隔形式也保留如罩、碧纱橱、屏风等多为通透或半通透
的传统形式。

所以现今的室内设计发展为四合院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也使得四
合院优秀的设计理念能在当今的设计理念中被吸纳后一直传承保留下去。

四、四合院的在室内设计中改良注意要点
1、不破坏建筑的原滋原味
四合院建筑不仅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还经历过无数次的变更和破坏,存留到到今已是万幸。

所以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改变他的那些基本元素,应该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现代
化的设计与改造。

2、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郑光复先生在《建筑的革命》一书中说:“龟、贝、螺的壳是有生命的, 总是随着年龄与身体而不断长大, 多么妙巧可是, 很多人只见空壳而忘却生命。

建筑不是死龟的空壳, 而是生
命的壳, 生命的皮肤”。

室内设计正是建立壳中的生命场、生活场, 通过生活场的建立满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五、结语
拆毁了四合院,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群也就失去了依托和陪衬,北京城独特的城市建筑
格局也会随之破坏,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也将受到严重损害;没有了这些四合院,北京
这座历史古都就没有原本的规划与格局。

所以我们在通过运用当代的优秀室内设计技艺与理
念对四合院进行室内设计与改造中,使得四合院能够不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并使得这种
独特的建筑形式一直流传下去,并使得他一直保持为我们建筑设计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抢救中国建筑的活细胞保护四合院了解四合院》,新华网http://ent.
,2003.7。

[2]董光器:《古都北京50年演变录》,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6,第
196 页。

[3]李晓莉:《浅论传统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太原山西,030031,2012年12月第20卷第4期,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4]郑光复. 《建筑的革命》[ 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0.
[5]肖宏;吴智慧《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研究》南
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 南京210037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艺术系, 合肥230022;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540(2007)01-014-04
李芳,女,湖南省长沙市,汉族,硕士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室内照明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