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复习备考的阶段性
一轮复习的备考目的:
Ø熟悉课本的基本结构:单元安排、重要篇目、 基本知识 Ø 掌握课本的主干知识:知道是什么 知道为 什么 Ø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基本技能 解题思路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
1.全面、系统复习回顾基本知识,了解知识规律的来龙去脉, 透彻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的过程。
2.课堂教学上 目标清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注重基础,全
面细致,讲解精当;重点强化突出,难点理解透彻, 技能训练到位,方法引领适时;发挥主体作用,调动 积极思维,注重学法指导,逐步培养能力。
多而杂,就意味着不精,意味着混乱,意味着重 点、难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万山磅礴 ,必有主峰;打蛇打在七寸上,牵牛牵住牛鼻子。课 堂教学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捡了 芝麻丢了西瓜。
3.例题习题选用上 精选精用,层次递进,精讲精练,
举一改必评,有评必纠。当堂训 练和反馈是最有时效的训练,课内一道题胜过课外三道题。要尽 量多地增加学生动笔训练时间。课堂上比讲更重要的是练,比练 更重要的是思。光讲不练假把式。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是 练出来的。抬起手,永远比嘴高。复习课更是要少讲,精讲,后 讲。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 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 绝 “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 堂投影”,多使用实物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 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 闹”。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复习习惯和运用科 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扎实的考 试能力,落实学生解题的三重境界:一是“解”,就是 想尽一切办解决当前问题。二是“思”,就是解题后的 回顾和反思,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三是“归”,就是 获得的知识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回归到考试能力 要求上去。解题上强化学生落实三个字:慢(审题), 快(书写),全(要点全面,答题步骤规范)。
4.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指导学生补齐短 板。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 放矢,导致复习不深不透,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雾里看花。怎么办?就是要在“精讲”上下足 功夫。抓住学情,讲难点、重点、易混点、薄弱 点;讲思路、技巧、规范;讲到关键处,讲到点 子上,讲到学生心里去。题是永远讲不完的,学 生也不是讲了就能会的。
要避免简单重复,机械训练,要运用多种策 略和方法,提高重现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防 止开卷了然,闭卷茫然的现象。
2.研究“教”
教什么?(目标、内容) 怎么教?(策略、方法、手段) 怎么教好?怎么教更好?(有效性)
3.研究“题”
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掌握方法、熟练技巧;
总结规律、明确思路、举一反三、升华能力;
选材要精、分析要透、训练要实、发散要够。
4.研究“练”
巩固训练——养成习惯——总结方法—— 灵活应变
讲究复习策略
策略之一:抓好基础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策略之二:埋头苦干与研究思考相结合; 策略之三:系统复习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策略之四:统一教学和差异性辅导相结合。
深入开展“四个研究”
1.研究“课”
梳理基础知识、理清来龙去脉;建构知 识体系、疏通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知识、理 解内涵外延;突破难点疑点、把握要害关键 ;学会一般方法、把握典型问题;适度延伸 拓展、提高变通能力。
要正确理解基础,不是会做几个简单题就叫基础扎实。 对于一轮复习,基础就是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着力做好两件 大事:一是夯实地基,二是打好框架。一轮复习很重要的一 个关键词就是“系统”,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 ,努力使学生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 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 识框架。
2.扎实训练学科基本技能、理解感悟学科基本方法。 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本,全面细致的回顾课
本知识,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 观点,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 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进一步 强化理解。很多学生本身就不重视课本,我们得引 导,不能一上来就抛开课本,埋头做题。
5.教学检测上 当堂训练,错题订正,周周清查,单
元过关。
题是永远做不完的,好题却是有限的。需要我们从 题海里披沙拣金,要“跳出题海、以精取胜”。我们讲 要选好题,用好题——初三后期高效复习的两个支点; 选好了题,就成功了三分之二;以一当三,以一当五。 真正把练习数量降下来,把练习质量提上去。作业过多 ,学生整天疲于奔命,疲于应付,浑浑噩噩,久而久之 没了兴趣,没了思维,没了思想,没了自信,何谈高效 学习,何谈自主发展,又怎么能适应新形式的中考?
互联网背景下需要的语文能力
新世纪的需要
• 掌握计算机 • 会开车 • 熟练掌握一门
外语
• 了解一点法律 知识
未来需要掌握
• 设计感 • 讲故事的能力 • 整合事物的能力 • 共情能力 • 找到意义感
(美)丹尼尔·平克
新形势下的中考
复习策略
想,都是问题; 做,才是答案。
——王阳明
中考复习备考总体要求
第一轮复习的要求
1.教学内容上 认真学习课标,把握中考方向,依托教材,整合精选内容
科学、题量适当的教辅资料,覆盖所有知识、技能、方法点 每一个章节复习之前,首先要明确中考考什么,怎么考,考
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工。怎么研究 ?专家的做法就是把近五年的中考题做好考点统计,通过数据 找规律。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近年试题重点研究— —找趋势;相同试题对比研究——;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 差别;全国卷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三有:有序、有度、有效 确保:
忙而不乱 练而有效 紧而有序
清醒认识
• 一轮复习“新课化”——表现为 走马观花 • 二轮复习“一轮化”——表现为 水月镜花 • 三轮复习“题海化”——表现为 头昏眼花
转变复习观念
由“知识型”复习向“能力型”复习转变; 由“题海型”复习向“反思型”复习转变; 由“经验型”复习向“研究型”复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