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6食物到哪里去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食物到哪里去了
课型:实验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人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2.学会用唾液消化淀粉的对比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人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教学准备:
每组1号2号两个试管、淀粉糊、碘酒、光盘。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它们是怎样被人体吸收的呢?
(二)学习新课
1.什么是消化?
(1)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人体把不溶解的食物变成能溶解的养料,这种变化叫做消化。
2.认识消化器官
(1)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在人的消化器官中进行的。
人体有哪些消化消化器官?
它们分别在什么部位?
(2)学生阅读,小组讨论。
(3)小结:
口腔在人体的头部,内有牙、舌及分泌唾液的腺体开口。
食管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内,是食物的通道。
胃在左上腹,像一个大袋子。
肝在右上腹,分泌胆汁到达小肠。
胰在胃的后面,能分泌胰液。
小肠在下腹部,又细又长,长约5~6米。
大肠在小肠周围,末端是肛门,它是粪便的出口。
3.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1)观看录像
(2)汇报小结:食物进入口腔,初步消化,经食管入胃,胃液消化蛋白质。
小肠液、胆汁、胰液消化食糜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
小肠绒毛吸收营养,入血液,运送全身。
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三)巩固总结
什么是消化?
人体有哪些消化器官?
它们分别在什么部位?
(四)布置作业
细嚼米饭,为何有甜味?
板书:6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小记:学生通过自学对消化器官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观看录相对我们体内的消化有进一步的了解,结合平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知识,课本34页的图示形象地说明了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记的牢,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