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学程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焦作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学程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颛臾(zhuān yú)洿池(wū)弃甲曳兵(yè)
B . 柙椟(xiá dú) 论语(lùn) 相夫子(xiànɡ)
C . 豚彘(tún)狗彘(zhì)庠序之教(yánɡ)
D . 数罟(cù gǔ)孝悌(dì)衣帛食肉(yì)
2. (2分) (2019高一上·绍兴期中)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殒命沉湎金刚钻棉里藏针
B . 震撼滥觞下功夫唉声叹气
C . 装订迄今一滩血气宇不凡
D . 销蚀遴选挖墙角毛骨悚然
3. (2分) (2019高一上·莆田月考)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肆其西封(延伸、扩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拜会,前往)旦暮渡易水(早晚)
B .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人不敢与忤视(逆、迎着目光看)以试人,血濡缕(浸渍)
C . 持千金之资币物(货币)荆轲废(倒下)有以报太子(有用来……的办法)
D . 比诸侯之列(并、列)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既祖,取道(临时祭路神)
4.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宁许以负秦曲
B .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C . 而后乃今将图南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D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2分)判断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A . ①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史记·李将军列传》)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
B . ①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史记·李将军列传》)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C . ①既出塞,出东道。

(《史记·李将军列传》)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贾谊《过秦论》)
D . ①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史记·李将军列传》)②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诸葛亮《出师表》)
6. (2分) (2020高一上·呼和浩特月考) 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以其无礼于晋
B . 具告以事
C . 夫晋,何厌之有
D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7. (2分) (2017高二上·宁夏开学考) 下列句子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B .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D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 (2分) (2019高一上·惠来期中)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自可断来信②贵贱何情薄③处分适兄意
④五里一徘徊⑤多谢后世人⑥叶叶相交通
A . ①⑤
B . ②③
C . ④⑥
D . ②④
9. (2分)下列加线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宁许以负秦曲②大王必欲急臣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故令人持璧间至赵
矣⑥卒廷见相如⑦毕礼而归之⑧于是相如前进缶⑨且庸人尚羞之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者⑪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 . ①②⑦/③⑤⑩/④⑥⑧/⑨ ⑪
B . ①②⑦⑪ /③④/⑤⑥⑧⑩/⑨
C . ①②⑨⑪ /④⑧⑩/③⑤⑥/⑦
D . ①/②⑦⑨⑪ /③④⑥/⑤⑧⑩
10. (2分) (2020高一下·合肥期末) 江山也要文人捧;文人的事迹和歌吟,往往能给某个平凡之处平添无限的人文情趣。

下列各项中的对联,适合悬挂在江西九江琵琶亭的一项是()
A . 南奏九韶,古韵盘山回水;岳藏三易,原图悟道曲溪。

B .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C . 身清德洁,标千秋史册;色正芒寒,颂一代贤臣。

D . 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11. (2分) (2017高二下·丹徒期末) 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屈辱到崛起、从到独立富强,经过67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

从温饱不足、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67年
的,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画卷。

A . 积重难返倍受栉风沐雨
B . 积贫积弱备受栉风沐雨
C . 积重难返备受风雨飘摇
D . 积贫积弱倍受风雨飘摇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2. (13分)怎样理解《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这句话?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3. (7分) (2018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

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 . 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做铺垫。

C .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客中送客的感受,下半部分主要写欲归不能的愁绪。

D .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E .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含蓄地抒发了回乡的渴望。

在前几句凝滞之后,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诗境开阔。

(2)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请简要赏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14. (6分) (2017高一上·蒙城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名“呦呦”源于《诗经》“________,________”中这两句,这让不少国人再度将目光聚焦到了这部吟诵了三千年的古老诗集上”;林徽因,原名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寄寓长辈殷切祝福;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名字就来源于《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个名字使人不由想起这位大师不但演艺精湛而且不流世俗、宁折不弯的高大形象。

(2)《孔雀东南飞》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离别时的忧愁伤感和恋恋难舍。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5. (12分) (2020高一上·来宾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房
梁实秋
书房,多么典雅的一个名词!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一个书香人家。

书香是与铜臭相对的。

某实书未必香,铜亦未必臭。

周彝商鼎,古色斑斓,终日摩挲亦不觉其臭,铸成钱币才沾染市侩味,可是不复流通的布帛刀错又常为高人赏玩之资。

书之所以为香,大概是指松烟油墨印上了毛边连史,从不大通风的书房里散发出来的那一股怪味,不是桂馥兰薰,也不是霉烂馊臭,是一股混合的难以形容的怪味。

这种怪味只有书房里才有,而只有士大夫家才有书房。

书香人家之得名大概因为这。

寒窗之下苦读的学子多半是没有书房的,囊萤凿壁的就更不用说。

所以对于寒苦的读书人,书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华神仙世界。

伊士珍《琅嬛记》:“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

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

’”这是一位读书人希求冥想一个理想的读书之所,乃托之于神仙梦境。

其实除了赤贫的人饔飱不继谈不到书房外,一般的读书人,如果肯要一个书房,还是可以好好布置出一个来的。

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

书房的用途是庋藏图书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不是用以公开展览借以骄人的。

“丈夫拥有万卷书,何假南面百城!”这种话好像是很潇洒而狂傲,其实是心尚未安无可奈何的解嘲语,徒见其不丈夫。

书房不在大,亦不在设备佳,适合自己的需要便是。

局促在几尺宽的走廊一角,只要放得下一张书桌,依然可以作为一个读书写作的工厂,大量出货。

光线要好,空气要流通,红袖添香是不必要的,既没有香,“素腕举,红袖长”反倒会令人心有别注。

书房的大小好坏,和一个读书写作的
成绩之多少高低,往往不成比例。

有好多著名作品是在监狱里写的。

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楬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邱相连,是单独的一栋。

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

《太平清话》:“李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

”我想那书城未必能和榻木庐相比。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原名苦雨斋,后改为苦茶庵,不离苦的味道。

小小的一幅横额是沈尹默写的。

是北平式的平房,书房占据了里院上房三间,两明一暗。

里面一间是知堂老人读书写作之处,偶然也延客品茗,几净窗明,一尘不染。

书桌上文房四宝井然有致。

外面两间像是书库,约有十个八个书架立在中间,图书中西兼备,日文书数量很大。

闻一多的书房,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一样,充实、有趣而乱。

他的书全是中文书,而且几乎全是线装书。

在青岛的时候,他仿效青岛大学图书馆庋藏中文图书的办法,给成套的中文书装制蓝布面,用白粉写上宋体字的书名,直立在书架上。

这样的装备应该是很整齐可观,但是主人要做考证,东一部西一部的图书便要从书架上取下来参加獭祭的行列了,其结果是短榻上、地板上都是书。

唯一的一把木根雕制的太师椅上,全都是书。

那把太师椅玲珑硬邦邦的,可以入画,不宜坐人,其实亦不宜于堆书,却是他书书斋中最惹眼的一个点缀。

潘光旦在清华南院的书房另有一种情趣。

他喜欢用书槴① ,那就是用两块木板将一套书央起来,立在书架上。

他在每套书系上一根竹制的书签,签上写着书名。

这种书签实在很别致,不知杜工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所谓“书签药裹封蛛网”中的书签是否就是此物。

光旦一直在北平,失去了学术研究的自由,晚年丧偶,又复失明,想来他书房中那些书签早已封尘网了!
汗牛充栋,未必是福。

藏书而充栋,确有其必要,例如从前我家有一部小字本的图书集成,摆满上与梁齐的靠着整垛山墙的书架,取上层的书须用梯子,爬上爬下很不方便。

书不能令人致富,书还给人带来麻烦,能像郝隆那样七月七日在太阳底下晒肚子就好,否则不堪衣食之扰,真不如尽量地把图书塞入腹笥② ,晒起来方使,运起来也方便。

如果图书都能做成“显微胶片”纳入腹中,或者放映在脑子里,则书房就成为不必要的了。

[注]①槴:此处指书套子。

②笥:盛饭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从“书香人家”得名的缘由谈起,语言风趣,构思精巧,“书香”与“铜臭”之辩充满哲思情趣,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B . 作者说书房里散发出来的是一种“混合的难以形容的怪味”,而在历史上书房只有士大夫之家才有,可见他对士大夫一类人颇有微词。

C . 文章分别描写了宋春舫、周作人等四位文人雅士的书房,它们异彩纷呈、各有千秋,表现出各自主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情趣修养。

D . 文章以东晋名士郝隆晒腹中书的典故结尾,表明了作者希望每户人家都拥有一间书房的真正含义,幽默诙谐之中尽显睿智。

(2)作者说“汗牛充栋,未必是福”,如何理解?
(3)文章中大量使用古典诗文和文人典故,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效果。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 (5分) (2019高二下·衢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当前,人工智能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九段选手李世石,IBM宣布人工智能改善癌症诊断疗法,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材料二:在这场人工智能摧毁工作的浩劫中,唯有创造性工作才能从中全身而退。

人类将面临的最大考验并非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生活的意义。

在所有重复性工作上,人工智能都将高出人类一筹,但我们并非因为擅长重复性工作而为人,是爱定义了我们的人性,爱使我们有别于人工智能。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公开演讲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体验或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答案:14-1、
答案:14-2、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考点:
解析: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6-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