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课件中图地理必修第册第四章第三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页,共46页。
学以致用
1.读“经济的发展(fāzhǎn)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 ,完成(1)~(2)题。
第十八页,共46页。
(1)工业化起飞阶段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可持续发展的观
点是( )
A.发展观
B.环境观
C.伦理道德观
D.消费观
(2)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
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更大的责任。
第十页,共46页。
知能层级突破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1.转变观念 (shíxiàn)途径
传统(chuántǒng)发展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比较如
下表。
类型 项目
传统发展观念
认为发展就是经济
发展观
增长,国民生产总 值(GNP)是衡量发
展的标志
可持续发展观念
追求社会进步、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和人的 全面发展,经济增长 只是发展的一部分
第十一页,共46页。
项目 类型 传统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
资源观
认为自然资源是无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
限的,不计价值的。用之不竭”的,要考虑其
资源价格只是反映 价值。在经济核算系统中
了开发利用耗费的 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
劳动
对人类的价值
环境观
只关注煤、石油、 铁等自然资源的价 值,忽略自然环境 的价值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水窖集雨为作物 种植提供灌溉水源,作物种植为饲料加工提供秸 秆、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为作物种植和畜禽 养殖供暖(ɡònɡ nuǎn),沼渣作为肥料还田。第 (2)题,该园区农业生产具有科技投入多、集约化 经营和面向市场的特点。 【答案】 (1)D (2)C
第二十九页,共46页。
第十三页,共46页。
2.调整(tiáozhěng)行为
第十四页,共46页。
3.加强国际合作 例1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
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zuòwéi)一个概念成为 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能 源”“绿色奥运”成为当今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2) 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食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 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

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
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
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五页,共46页。

生态 上的 良性 循环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既体现在提 供自然资源价值上,更体 现在提供生存环境上,具 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第十二页,共46页。
类型
项目
伦理道 德观
传统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
只是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规范和约 束
既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和谐,又强调人与其 他各种生物保持和谐与 平衡
消费观
工励生高产业消消,发费费过展,普度模以遍消式刺存费鼓激在、提少时倡投多适入利度, 用消 多,费产 少, 出排生; 放产消时费
第七页,共46页。
思考 1.倡导公众选购带有环保标志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实施环保标志认证为什么能达到此目的? 【提示】 目的: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益于人类 及生物的生存和安全。原因:环保标志越来越成为消 费者心目中衡量商品信誉的重要指标,而商品的信誉 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和企业的效益。所以(suǒyǐ), 实施环保标志认证是保护环境,引导企业走向清洁生 产的有效措施。
良性 各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共生、相养规律,
循环 减少了化肥、农药和动力的使用,降低了农
业成本
第二十六页,共46页。
例2 (2010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 (nóngyè)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 (2)题。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
第四页,共46页。
2.资源观
(1)传统资源观:资源是___无__限的(,wú资x源iàn的) 价格是资源开发
利用所耗费的_____的反劳映动。(láodòng) (2)可持续发展资源观: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
_____价,值并在经济系统中加以核算。
3.环境观
(1)传统环境观:忽略_________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环境观:重自视然能环源境和原材料的使用
(shǐyòng)方式,减少_____ 、杜绝浪费、减少_______
排放。 损失
废弃物
第五页,共46页。
4.伦理道德观 (1)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____规_和范约(g束uī。fàn) (2)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观:人类不是_______的中心,
而是自然界_______上的一个环节,人类必自须然与界其他生 物保持_____与__食__物_的链关系。 5(1.)传消统费消观费观:鼓和励谐__(h_é_x_i平,é)衡以刺激生产;产生了资源
第二十页,共46页。
循环经济(jīngjì)及其实现 途径 1.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shǒuduàn), 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 遵循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 化三个原则,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我国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第二十一页,共46页。
概念
出发 点不 清洁 同 生产 控制 与末 过程 端处 不同 理的 比较 效果 不同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 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 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清洁生产的出发点是如何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 过程中,末端处理的出发点是污染物产生后如 何处理
清洁生产是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而末 端处理是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
第八页,共46页。
四、加强国际合作 1.目的:建立真正的__全_球__(_q_u_á_n关qiú系)伙。伴 2.原则:保护(bǎohù)地球遵共循同(gòngtóng)的但有
区别的
“_________________”责任原则。 思考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的环境问题应承担 相同的责任吗?
比较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 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 集约利用
资源利用 率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 低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 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第二十二页,共46页。
2.工业循环经济模式——清洁(qīngjié)生产
第九页,共46页。
【提示】 对于解决环境(huánjìng)问题,实施可持
续发展,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发
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
源和能源,并且,至今依然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
消费者和污染源,对全球环境(huánjìng)变化的影响
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huánjìng)问题承担
与末端处理相比,清洁生产的产污量明显减少, 治理污染费用降低,消除了污染转移;资源利 用率增加,产品产量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 益增加
第二十三页,共46页。
概念
环 境 效 效益 益经 济 效 益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 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 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 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把粮食生 产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遵循生态系 统的内部发展规律,大大减少了传统农业生 产中造成的土壤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 生物资源锐减等生态破坏问题

农、林、牧、副、渔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全面
经济 发展,依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
上的 充分利用其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换,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fāzhǎn)的 道路
第一页,共46页。



通向 可持 续发 展的 道路
课标领航 基础知识梳理(shūlǐ) 核心(héxīn)要点突破 教材(jiàocái)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第二页,共46页。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习目标 了解: 1.《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的观念。 掌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应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 想(sīxiǎng)指导自己的行动。
第十五页,共46页。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miànfěn)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第十六页,共46页。
【解析】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要符合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尽量使用对环境(huánjìng)不造 成污染的物品、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尽量使用可 再生物品等。但带有绿色的食品未必是绿色食品。绿色 食品要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 害,而是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等。 【答案】 (1)A (2)B
(zīyuán)短缺、 _________和生态破坏现象。
(2)可持续发展消费观:生消产费时尽可能少_____ 、多
_____,在消费环时境尽污可染能多_____ 、 少_____ 。 投入
产出
利用
排放
第六页,共46页。
三、调整行为 1.政府行为:国家的_管_理__(g_u_ǎ_n_lǐ_)行。为政府的政策和 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 规划行为,往往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市场行为 (1)主体: 企__业___ 。 (2)环境保护工作中关注的重点: _企__业_(_q_ǐy_è_)_行。为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清洁 _生_产__ _____ 。 3.公众(gōn大gzhòng)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 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___ 。
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 过程中控制了大部分污染,减少了工 业污染的来源
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耗用减少,产 品产量增加,产品成本降低,治理污 染费用减少,经济效益增加,在技术 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
第二十四页,共46页。

3.农业循环(xúnhuán)经济模式——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
学以致用
2.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 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guòchéng),其中虚线 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3)题 。
第三十页,共46页。
(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 (yǒuxiào)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yǒuxiào)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第三页,共46页。
基础知识梳理
一、环境问题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的原因 一个是_思__想__观__念__层面上的,一个是社会行为层面 上的。 二、转变观念 1.发展观
(1)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jiù经s济hì)(_jī_n_g_jì_)增__长__,国民
生产总值(GNP)成了衡量发展的一个标志。 (2)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包括____环__境_质__量的(改hu善án jìnɡ zh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___和__谐、人的____精_神__修__养的提高 、___社__会__风_尚_的改善、科学技术水平的___进__步等。
B.成年后再保护环境
C.经常外出进行打猎(dǎ liè)
D.多买一些豪华包装的礼品
第十九页,共46页。
解析:在工业化初期和起飞阶段,人们更多地关 注发展,而忽视(hūshì)环境的保护。在工业化的 各个阶段,我们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一 方面是自己身体力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 消费,对废品回收利用,保护动植物等;另一方 面是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答案:(1)B (2)A
是( )
A.种苗培育(péiyù)、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
、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péiyù)、水窖集雨、净化、废气、
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第二十八页,共4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