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抽样与数据分析”专题解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抽样与数据分析”试题的考查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注重在具体实际背景下围绕数据的收集、描述、分析、应用等统计活动过程进行考查,特别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的考查,关注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养成情况,最终让学生感悟统计思想.文章针对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中“抽样与数据分析”部分内容的考查进行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试题分析
1.考查基本概念,强化概念理解
《标准》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抽样与数据分析”部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考查.从考查范围上看,主要体现在对调查方式的选择,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意义等基本概念的考查,这类试题大部分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呈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有关概念的理解.
例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卷)以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检测长征运载火箭的零部件质量情况
(B)了解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C)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D)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
答案:A.
【评析】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由全面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调查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以及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的情况,应选择抽样调查;而对于精确度要求高或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
例2(江苏·连云港卷)“红色小讲解员”演讲比赛中,7位评委分别给出某位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成绩时,从7个原始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得到5个有效评分.5个有效评分与7个原始评分相比,这两组数据一定不变的是().
(A)中位数(B)众数
(C)平均数(D)方差
答案:A.
2020年中考“抽样与数据分析”专题解题分析
周启东
摘要: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文章汇选了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部分“抽样与数据分析”试题进行试题分析和解法分析,梳理中考统计试题的类型,分析中考统计试题的特点,提炼中考统计试题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要求,即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关键词:中考试题;试题分析;解法分析
收稿日期:2020-10-24
基金项目:2016年度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重塑本色追求本质”数学教学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16/Z/006).
作者简介:周启东(1972—),男,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
·18
【评析】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即可解答问题.
2.考查“三数两差”,注重方法掌握
“三数两差”指的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2020年中考“抽样与数据分析”试题在考查学生对统计量现实意义的理解及统计量的选择使用的同时,很多试题注重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掌握上述统计量的计算方法,淡化计算的技巧.
例3(四川·眉山卷)某校评选先进班集体,从“学习”“卫生”“纪律”“活动参与”四个方面考核打分,各项满分均为100,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项目所占比例学习
40%
卫生
25%
纪律
25%
活动参与
10%
表1
八年级2班这四项得分依次为80,90,84,70,则该班四项综合得分(满分100)为().
(A)81.5(B)82.5
(C)84(D)86
答案:B.
【评析】此题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背景命制,考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例4(山东·泰安卷)某中学开展“读书伴我成长”活动,为了解八年级学生四月份的读书册数,对从中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的读书册数进行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册数/册人数/人1
2
2
5
3
7
4
4
5
2
表2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这20名同学读书册数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3,3(B)3,7
(C)2,7(D)7,3
答案:A.
【评析】此题以学生的读书活动为背景命制,用表格呈现数据,考查众数和中位数的求法.此题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为3,即3为众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求出第10个和第11个数据的平均数为3,即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
例5(贵州·遵义卷)某校7名学生在某次测量体温(单位:℃)时得到如下数据:36.3,36.4,36.5,36.7,36.6,36.5,36.5,对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36.5(B)中位数是36.7
(C)平均数是36.6(D)方差是0.4
答案:A.
【评析】此题以学生熟悉的测量体温为背景命制,对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进行考查.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考查统计图表,提高阅读能力
统计图表在初中统计内容中占据了较大的篇幅.每种统计图表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实际问题中有不同的应用.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对统计图表的考查主要表现为根据统计图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读图获取信息释图分析数据,按照要求画图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数据描述与分析的过程,感受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6(湖南·湘潭卷)为庆祝建党99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团支部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给班上同学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从选出的以下五个内容中任选部分内容进行手抄报的制作:A、“北斗卫星”;B、“5G时代”;C、“智轨快运系统”;D、“东风快递”;E、“高铁”.统计同学们所选内容的频数,绘制如图1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选择“5G时代”的频率是().
图1
·
·19
(A )0.25(B )0.3(C )25(D )30
答案:B.
【评析】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和频率的计算,根据折线统计图读出5个选项的数值,就能计算出八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然后用选择“5G 时代”的人数除以八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即可求解.
例7(山东·威海卷)为了调查疫情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某学校团委对初二级部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疫情期间出现的哪一个高频词汇最触动你的内心?针对该项调查结果制作的两个统计图(不完整),如图2和图3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责任敬畏生命
感恩
奉献72°18%
词汇
畏命恩献任图2
图3
16%
(A )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600(B )选“责任”的有120人
(C )扇形统计图中“生命”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64.8°
(D )选“感恩”的人数最多答案:C.
【评析】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要结合两个统计图,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由“奉献”的人数和占比求出样本容量,读懂这两个关键性的数据才能解决问题.
例8(云南·昆明卷)某鞋店在一周内销售某款女鞋,尺码(单位:cm )数据收集如下:
24,23.5,21.5,23.5,24.5,23,22,23.5,23.5,23,22.5,23.5,23.5,22.5,24,24,22.5,25,23,23,23.5,23,22.5,23,23.5,23.5,23,24,22,22.5.绘制以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表3)及频数分布
直方图(图4)
.
图4
(1)试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若店主要进货,她最应该关注的是尺码的众数,上面数据的众数为
.
(3)若店主下周对该款女鞋进货120双,尺码在23.5≤x <25.5范围的鞋应购进约多少双?
解:(1)表中答案为:正正,12,补全的频数
分布直方图如图5所示
.
图5
(2)数据中,尺码为23.5cm 出现的次数最多,共出现9次,因此众数是23.5.
(3)120×13+230=60(双);
答:该款女鞋进货120双,尺码在23.5≤x <25.5
范围的鞋应购进约60双.
【评析】此题考查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
读懂试题是解题的关键.第
(1)小题中,要根据各组频数之和,求出尺码在23.5≤x <25.5范围内的频数,进而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第(2)小题中,
根据众数的意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可.第(3)小题中,应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解决问题.
·
·20
4.考查实际应用,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必要工具.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中均出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而“抽样与数据分析”内容正是最能体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价值的一个知识模块.通过对实际应用题目的考查,让学生体会学习统计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9(湖南·常德卷)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天某校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收集了30名学生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统计如表4所示.
阅读时间(x小时)人数/人x≤3.5
12
3.5<x≤5
8
5<x≤6.5
6
x>6.5
4
表4
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全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为.
答案:400.
【评析】此题是一道实际应用问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用总人数乘以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解决问题.
例1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卷)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对南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通过发放问卷进行测评,从中随机抽取20份答卷,并统计成绩(成绩得分用x表示,单位:分),收集数据如下. 908299869896901008983 87888190931001009692100
整理数据,如表5所示:
80≤x<85 385≤x<90
4
90≤x<95
a
95≤x≤100
8
表5
分析数据,如表6所示:
平均数92中位数
b
众数
c
表6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上述表格中a,b,c的值.
(2)该校有1600名家长参加了此次问卷测评活动,试估计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是多少?
(3)试从中位数和众数中选择一个量,结合本题解释它的意义.
解:(1)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81,82,83,86,87,88,89,90,90,90,92,93,96,96,98,99,100,100,100,100,
因此得a=5,b=90+922=91,c=100.(2)估计成绩不低于90分的人数是1600×1320= 1040(人).
(3)选择中位数.在被调查的20名家长中,中位数为91分,有一半的人的成绩超过91分.选择众数,在被调查的20名家长中,得分的众数为100分,即得100分的人数最多,有4人.
【评析】此题意在让学生经历一个统计活动的全过程.第(1)小题将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再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即可求解.第(2)小题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不低于90分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即可求解.第(3)小题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即可求解.通过此题,学生经历了统计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应用意识.
例11(浙江·台州卷)新冠疫情期间,某校开展线上教学,有“录播”和“直播”两种教学方式供学生选择其中一种.为分析该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在接受这两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40人调查学习参与度,数据整理结果如表7所示.(数据分组包含左端值不包含右端值.)
录播
直播
0.2~0.4
4
2
0.4~0.6
16
10
0.6~0.8
12
16
0.6~1
8
12方式
人数
参与度
表7
(1)你认为哪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更高?简要说明理由.
(2)从教学方式为“直播”的学生中任意抽取一位学生,估计该学生的参与度在0.8及以上的概率是多少?
(3)该校共有800名学生,选择“录播”和“直播”的人数之比为1∶3,估计参与度在0.4以下的人数共有多少?
·
·21
解:(1)“直播”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理由:“直播”参与度在0.6以上的人数为28人,“录播”参与度在0.6以上的人数为20人,参与度在0.6以上的“直播”人数远多于“录播”人数,所以“直播”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2)1240×100%=30%.
答:估计该学生的参与度在0.8及以上的概率是30%.
(3)“录播”总学生数为800×11+3=200(人),“直播”总学生数为800×31+3=600(人),所以“录播”参与度在0.4以下的学生数为200×440=20(人).“直播”参与度在0.4以下的学生数为600×240=30(人).所以参与度在0.4以下的学生共有20+30=50(人).
【评析】此题是一道统计与概率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问题.读懂试题是解题的关键.第(1)小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两种教学方式参与度在0.6以上的人数,通过比较即可做出判断.第(2)小题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用表格中“直播”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在0.8以上的人数除以被调查的总人数即可估计概率.第(3)小题利用样本去估计总体,先根据“录播”和“直播”的人数之比分别求出“直播”“录播”的人数,再分别乘以两种教学方式中参与度在0.4以下人数所占比例求出对应人数,最后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二、解法分析
“抽样与数据分析”内容涉及的中考试题本身并不难,然而由于知识零散,对学生读题、识图、分析、应用的能力还是有较高的要求.如何把控这一部分的试题?引导学生扎实、准确地掌握各章节的基础知识是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在解题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关注以下三个“重视”,即重视结合实际背景理解概念原理、重视从统计图表中提取信息、重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和决策.
1.重视结合实际背景理解概念原理
统计是关于数据处理的数学分支,与其他初中数学内容所不同的是,它往往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中,对统计内容的考查都比较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去设置问题情境.因此,解答统计试题要结合实际背景理解相关概念原理,对于调查方式的选择、数据描述方式的选择、统计量的选用等要结合具体情境,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例12(河南卷)要调查下列问题,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
(B)某城市居民6月份人均网上购物的次数
(C)即将发射的气象卫星的零部件质量
(D)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续航里程
答案:C.
【评析】此题考查调查方式的选择,必须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项A中,了解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的调查涉及范围广,不适合全面调查;选项B中,城市居民6月份人均网上购物数量多、分布广,不适合全面调查;选项C中,由于气象卫星即将发射,每一个零部件都不能有任何的疏忽懈怠,必须逐一检查,故应采用全面调查方式;选项D中调查的对象的数量多、分布广,不适合全面调查.因此此题选择C.
例13(山东·济宁卷)表8中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运动员跳远选拔赛成绩(单位:cm)的平均数和方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较高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运动员是().
平均数-x
方差s2
甲
376
12.5
乙
350
13.5
丙
376
2.4
丁
350
5.4
表8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C.
【评析】此题结合实际背景考查学生对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成绩较高需选择平均数大的运动员,发挥稳定需选择方差小的运动员,故应选择丙.
2.重视从统计图表中提取信息
《标准》指出,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然后再通过分析做出判
··22
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统计图表在初中统计部分内容中占据了较大的篇幅.近年来在对有关技能的考查中,图表的制作已经不是考查的重点,而对于图表制作原理的理解,以及图表信息的提取、图表的特点和选用等则成为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重视从统计图表中提取信息.
例14(江苏·泰州卷)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某校小交警社团在交警带领下,从5月29日起连续6天,在同一时段对某地区一路口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数据绘制成如图6和表9所示的图表.
2020年5月29日—6月3日
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折线统计图
图6
戴头盔人数不戴头盔人数
骑乘摩托车
182
骑乘电动自行车
72m
表9:2020年6月2日骑乘人员头盔佩戴情况统计表
(1)根据以上信息,小明认为6月3日该地区全天摩托车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约为95%.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试说明理由.
(2)相比较而言,你认为需要对哪类人员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为什么?
(3)求统计表中m 的值.
解:(1)不同意.理由:虽然可用某地区一路口的摩托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情况来估计该地区的摩托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情况,但是,只用6月3日的数据来估计具有片面性,不能代表该地区的真实情况.可用某地区一路口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进行估计,这样比较客观并具有代表性.
(2)通过折线统计图中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需要对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因为在调查
期间,其佩戴头盔的百分比增长速度较慢,且数值较低.
(3)由题意得,
7272+m
×100%=45%.解得m =88.经检验,m =88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统计表中的m 的值为88.
【评析】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读懂题意,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1)小题中,只根据6月3日的情况估计总体情况具有片面性,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第(2)小题通过数据对比,即可得出答案.第(3)小题根据6月2日的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佩戴头盔情况进行计算即可求解.很多学生在解决第(1)小题时,没有注意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条件,从而导致出错.有的学生不能从折线统计图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例15(浙江·湖州卷)为了解学生对网上在线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某校设置了: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选项,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要求每名学生都只选其中的一项,并将抽查结果绘制成如图7和图8所示的统计图(不完整)
.
满意
满意图7
被抽查的学生网上在线学习效果
满意度条形统计图非常满意40%基本满意满意
不满意
图8
被抽查的学生网上在线学习效果
满意度扇形统计图
试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被抽查的学生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
·23
(2)求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满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参与网上在线学习,根据抽查结果,试估计该校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是“非常满意”或“满意”的学生人数共有多少?
解:(1)抽查的学生数为20÷40%=50(人),所以被抽查人数中“基本满意”人数为50-20-15-1=14(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9所示.
满意
满意图9
被抽查的学生网上在线学习效果
满意度条形统计图(2)360°×1550
=108°,
答: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满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108°.
(3)1000×æèöø2050+1550=700(人).
答:该校1000名学生中对学习效果表示“非常满
意”或“满意”的约有700人.
【评析】此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1)小题从两个统计图中可知,在被抽查的学生中,“非常满意”的人数为2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0%,从而可求出被抽查的总人数,进而求出“基本满意”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第(2)小题样本中“满意”的人数占被抽查总人数的1550
,即
30%.因此,相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的30%.第(3)小题中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中常用的方法,从统计图
中获取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很多学生因不能同时从两个统计图中发现“非常满意”这个已知的数据,而导致没有办法解决此题.
例16(江苏·苏州卷)为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某初中学校组织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为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学校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
生的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1)学校设计了以下三种抽样调查方案.
方案一: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指定部分学生成绩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方案二:从初一、初二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成绩及在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女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方案三:从三个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
其中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
(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
(2)学校根据样本数据,绘制成表10.(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
样本容量100
分数段统计(学生成绩记为x )
分数段频数
平均分93.5
0≤x <800
及格率100%
80≤x <855
优秀率70%
85≤x <9025
最高分100
90≤x <9530
最低分80
95≤x ≤10040
表10试结合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②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
解:(1)根据抽样的代表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选择方案三.
(2)①样本100人中,成绩从低到高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在90≤x <95分数段内.因此,中位数在90≤x <95分数段内.
②由题意,得1200×70%=840(人).答: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
数为840人.
【评析】此题主要以统计表呈现信息,表格比较复杂且内容较多.由于解题时并没有用到所有的数据,因此,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第(1)小题根
·
·24
据抽样的代表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可知,方案三符合题意.第(2)小题第①问根据样本的中位数估计总体中位数所在的范围;第②问用样本中“优秀”的人数占比估计总体中“优秀”的人数.此题给出的数据较多,很多学生不能正确选择数据来解决问题,而导致出错.同时,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也会在解题中出现问题.
3.重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和决策
《标准》指出,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学统计不仅要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用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有统计意识,学会用统计的思想方法考虑问题,用统计知识推断或帮助我们做出决策.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中这类试题出现较多,要引起重视.
例17(四川·绵阳卷)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的复苏,天天快餐公司积极投入到复工复产中.现有A,B两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到该公司推销鸡腿,两家鸡腿的价格相同,品质相近.该公司决定通过检查质量来确定选购哪家的鸡腿.检查人员从两家分别抽取100个鸡腿,然后再从中随机各抽取10个,记录它们的质量(单位:克),如表11所示.
A加工厂B加工厂74
78
75
74
75
78
75
73
73
74
77
75
78
74
72
74
76
75
75
75
表11
(1)根据表中数据,求A加工厂的10个鸡腿质量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2)估计B加工厂这100个鸡腿中,质量为75克的鸡腿个数有多少?
(3)根据鸡腿质量的稳定性,该快餐公司应选购哪家加工厂的鸡腿?
解:(1)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第5个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
则中位数是75+752=75.
因为75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所以众数是75.
平均数为110×(74+75+75+75+73+77+78+72+76+7)5=75.
(2)根据题意,得100×310=30(个),
答:质量为75克的鸡腿约有30个.
(3)选B加工厂的鸡腿.
s2
A=
110×[()
74-752+4×()
75-752+()
73-752+(77-7)52+()
78-752+()
72-752+()
76-75]2=2.8.
-x
B=
110×(78+74+78+73+74+75+74+74+75+ 7)5=75.
s2
B=
110×[2×()
78-752+4×()
74-752+()
73-752+ 3×()
75-75]2=2.6.
因为A,B的平均数一样,s2
A>s2B,
所以选B加工厂的鸡腿.
【评析】此题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熟练掌握计算公式和概念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第(1)小题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解答即可求解.第(2)小题用总数乘以质量为75克的鸡腿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第(3)小题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做出判断.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和决策,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计算.有些学生由于没有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或计算能力不强,而导致得出错误的答案.
例18(江苏·盐城卷)在某次疫情发生后,根据疾控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绘制出如下统计图:图10为A地区累计确诊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图11为B地区新增确诊人数的折线统计图.
图10图11
(1)根据图10中的数据,A地区星期三累计确诊人数为,新增确诊人数为;
(2)已知A地区星期一新增确诊人数为14人,在
(下转第31页)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