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基础——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业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通常可分为( 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六大类。

4.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占上年度末适繁母畜数的百分比称为(繁殖成活率)。

5.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遗传传递过程中不能独立分离的一种现象称为连锁。

6.根据其同胞的成绩对某一个体本身作出种用价值的选择评定方法称为(同胞测定)7.多性状选择方法主要有(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指数选择法)。

8.根据配种双方个体品质的差异,选配可分为(品质选配和亲缘选配)。

9.按品种的改良程度可分为(原始品种和培育品种)。

10.当公畜睾丸迅速发育,精细管内出现精子时称为公畜的(初情期)。

11.家畜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是在(输卵管壶腹部)完成的。

12.卵母细胞的两次减数分裂,最终产生(一个卵子和三个极体)。

13.母畜妊娠的维持主要依靠(孕激素)。

14.妊娠家畜的胎儿(具有独立自主的血液循环系统,不与母体的循环直接沟通)。

15.畜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2.植物性饲料和动物体在碳水化合物组成上的差异主要是(植物性饲料含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主要为淀粉;动物体不含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为少量糖元和葡萄糖。

3.单胃草食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主要在(盲肠)进行。

4.(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动物体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骼发育。

5.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为20%或20%以上的饲料称为(蛋白质饲料)
6.自由组合定律是揭示(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7.重复力是指(数量性状在同一个体多次度量值间的相关)。

9.精子只有呈(直线前进运动)的运动形式时才是正常的精子。

14.( 气温)是温热环境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3.常规青贮饲料在制作时需要具备以下(无氧环境、原料中水分含量为60%~75%、含糖量大于2%)条件。

6.两个基因型均为Pp的杂合子个体,交配后可产生的后代有如下基因型组合PP、Pp、pp,比例为(1: 2:1)。

9.属于诱发性排卵的家畜类型有(兔)。

15.一般来说,畜舍的外围护结构中,失热最多的是(屋顶和天棚)
2.反刍动物在消化管中对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尾产物为(乙酸、丙酸、丁酸)。

3.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6.适宜家系选择的条件是(高的遗传力;大的家系;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小)。

13.母禽性成熟的主要标志是(产蛋)。

二、填空
16.反刍动物和马属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主要是通过瘤胃或盲肠内的微生物的作用。

17.制性氨基酸主要是指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三种氨基酸。

18.影响家畜品种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
19.精液由精子和精清(或精浆)组成。

20.家畜在母畜生殖器官输卵管壶腹部部位受精。

21.畜舍通风换气的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2.畜牧场通常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畜处理区。

其中生产区是核心。

17.间接选择的根据是性状间的相关。

16.青干草的品质与收割时期有很大关系,禾本科植物的最适收割时间在抽穗期,豆科植物在初花期期。

17.动物消化腺分泌的酶主要分为三类,即淀粉分解酶、蛋白分解酶和脂肪分解酶。

19.完整的繁育体系由育种场(或核心群)、繁殖场(或繁殖群)和商品场(或生产群)组成。

21.畜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硫化氢、二氧化碳。

5.睾丸是雄性动物的性腺,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1.在能量计量单位的换算中,1卡= 4.18焦耳。

2.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3.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消化管内分解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尾产物被动物所利用。

4.适于家系内选择的条件是遗传力低、家系内高表型相关、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大5.按照产品类型,可将家畜的品种分为专用品种、兼用品种。

6.低温、高湿而风速大,是最寒冷的环境。

8.畜舍的外围护结构中,失热最多的是屋顶。

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的存留量/氮的吸收量*100%,这个指标主要用于单胃动物衡量饲料蛋白质的优劣,而对反刍动物意义不大。

3.动物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表现泪腺的上皮角化、干眼病,或功能性夜盲症。

4.多性状选择的主要方法有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指数选择法
5.精子表面的胞浆小滴是精子不成熟的标志。

6.空气温度(或气温)是畜禽的环境管理中温热环境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7.蛋鸡常用的人工光照方案有开放式鸡舍光照方案密闭式鸡舍光照方案。

2.高产乳牛出现产后瘫痪,主要是由于缺乏钙造成的。

7·家畜精液冷冻保存温度为-79 - -196℃。

三、名词解释
23.能量饲料是指在绝于物质中粗纤维质量分数低于18%,同时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低于20%的饲料
24.数量性状生物体性状的变异为连续的,各种变异间区分不明显,只能用数字来描述其变异特征,这类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25.生殖激素是指直接调节生殖机能的内分泌激素。

26.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24.同质选配是选择性状相同、性能相似或育种值相似的优秀公母畜进行配种,以期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25.性成熟是指公畜能够产生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母畜出现完整的发情并能够怀胎产仔的时期。

22.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那些在多数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动物正常代谢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

1.限制性氨基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通常在植物性饲料的蛋白质中含量较少,不能满足猪、禽的需要,当缺少它们任何一种时,就会严重地制约其它氨基酸的利用,营养上称这三种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12.后裔测定是根据后代的成绩来对这一个体本身做出种用价值的评定。

2.杂种优势不同种群的家畜禽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群,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生产性能高于双亲均质的遗传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1.全价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动物的饲养标准、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原料的资源和价格,制定出最完善的、成本最低廉的饲料配方,按此配方将原料均匀混合,加工调制成可直接饲喂的饲料。

四、问答题
27,牛的白色面额(C)是显性性状,有色面额(c)是隐性性状,若其杂交组合为Cc×Cc,每个个体都可能产生几种配子?其后代的基因型都有哪些?表现型又有哪些?其各种表现型的比例是多少?
答:(1)每个个体都可能产生C、c两种配子。

(2)其后代的基因型有CC、Cc、cc。

(3)其后代的表现型有白色面额和有色面额。

(4)其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白色面额:有色面额=3:1。

28.畜牧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畜牧场建筑物合理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根据生产环节确定建筑物闻的最佳生产联系。

(2)遵守兽医卫生和防火安全的规定。

(3)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条件
27.简述日粮配合的原则。

答:(1)根据饲养动物的品种特点、生理状态、生产方向、生产能力及季节等条件选择适当的饲养标准;
(2)原料选择不仅要根据饲料营养价值表,还要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进行成本核算;
(3)配合日粮必须考虑动物的采食量与饲料体积的关系,从而确定各种饲料在日粮中所占的比例。

(4)矿物质、维生素对高产家畜及种畜特别重要,不仅应满足数量要求,还要有合适比例。

(5)饲料原料力求多样化,并注意日粮的适口性。

28.简述培育品种的特点。

答:培育品种的特点主要有:
(1)生产性能高,而且比较专门化;
(2)早熟;
(3)要求的饲养管理条件高;
(4)遗传性稳定,育种价值高;
(5)分布地区往往超过原产地。

1.简述发情周期的划分。

答:根据母畜的不同表现,可将整个发情周期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

发情前期:表现兴奋,阴门红肿,不接受爬跨;新的卵泡开始生长。

发情期:发情表现集中,接受爬跨;卵泡生长、成熟、排卵。

发情后期:发情表现逐步消退,不接受爬跨,开始形成黄体。

间情期:无发情表现,黄体发育完全。

2.简述品系应具备的条件。

答:品系应具备以下条件:
(1)突出的性能:是先决条件,也是与其它品种或品系相区别的标志。

(2)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突出的性能可稳定地遗传,品系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3)一定的数量:自群繁育可稳定保持其突出的特点。

《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家畜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

2.家畜环境卫生是指家畜饲养环境的条件,卫生状况是否适合家畜的生长与生活等。

3.家畜环境与设施是研究家畜养殖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利用工程设施为家畜的养殖生产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持续生产的目的。

4.畜禽动物福利是指满足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的一种需求。

问答题
1、什么是家畜的环境?影响家畜生产和健康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答:所谓“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是作为该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对家畜环境而言,“中心事物”是家畜,环境则是家畜生存的环境,或者说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

根据环境因子的性质,家畜的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光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因子。

2、家畜环境与设施的关系是什么?
答:畜禽养殖工程设施设备配套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畜禽养殖工艺与环境条件和畜禽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工程设施配套技术是否到位、设备是否成套,不仅影响工程一次投资成本和长期运行费用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

因此,家畜环境与设施被认为是现代畜禽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技术。

3、我国畜禽废弃物处理与畜产公害防治的对策与措施有哪些?
答:解决我国集约化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消除畜产公害,最终的关键还是
1.促进农牧结合,确保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我国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紧密围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产出率和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为先导,立足国内,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符合我国国情的畜禽粪便处理与还田综合配套技术、设施与设备,形成有我国特色的完整技术体系。

2.在环境管理方面,应加强畜牧业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畜禽粪便资源化的认识,也是使畜禽粪便能够很好利用和防止环境污染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3.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畜产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是设施畜牧业持续、稳定、高产、优质和高效发展的必要条件。

通过切断疫病菌毒感染、污染的途径和残留孳生环境条件,可有效地提高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4、造成我国规模化畜禽场粪便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由于我国发展集约化养殖业的时间不长,开始缺乏经验,资金短缺,尤其是认识不足,没有把畜禽粪便处理做为集约化畜禽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列入畜禽场建设计划。

在畜禽场规划设计时,忽视大量畜禽粪尿对环境和畜禽自身的影响,缺乏经济有效的收集、处理、利用综合配套技术与设施。

其次,粪便排放量大,但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跟不上。

特别是大中城市近郊区,农村城市化进展快、畜禽饲养密度大,有限的土地消纳不了大量的畜禽废弃物。

第三,现代农业丢掉了粪便做为有机肥的传统习惯。

人们从观念上把曾作为农业主要肥源的畜禽粪便,逐步转变为废弃物看待。

第四,对于全国数以万计的大中型养殖场,目前缺乏统一的粪便环境管理条例、标准和有关的法规,也是造成粪便污染环境的一个原因。

5、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家畜环境与设施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那个方面?
答: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家畜环境与设施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畜牧工程工艺在畜牧生产中的主导作用
2.畜舍建筑设施
3.畜禽舍通风设备与纵向通风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蒸发降温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5.畜禽舍环境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6.畜禽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面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2.照度光照射在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称为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肉眼所能感觉到的光的亮度,用勒克司(lx)表示。

3.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称红斑作用。

4.空气温度即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5.空气湿度即气湿,用来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

6.水汽压指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分压力。

它是大气压力的一部分,其单位用帕斯卡,简称帕(Pa)表示。

7.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也就是空气中的水汽密度。

可以用重量或水汽压表示,即每立方米空气中水汽的克数(g/m`)或帕(Pa)表示。

8.相对湿度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汽密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密度的百分比,由于在温度相同时,水汽密度与水汽压成正比,所以相对湿度也等于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9.饱和差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10.露点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降低而致使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11.有效温度也称“实感温度”,是指能有效地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

12.温湿指数又称温湿度指数,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

13.风冷指数又称风冷却指标,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

它主要用于估计裸露皮肤的对流散热量。

14.湿卡他冷却力是用于评定气温、湿度、风速、辐射四因素综合状况的指标。

15.散热调节也称物理性调节,是指在炎热或寒冷环境中,机体依靠皮肤血管的舒缩、增
减皮肤血流量、改变皮肤温度,以及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较舒适的场所、改变姿势等,来增加或减少热的放散,以维持正常体温的调节方式。

16.产热调节也称化学性调节,是指在较严重的冷热应激下,机体须通过减少或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来减少或增加产热,以维持正常体温的调节方式。

17.基础代谢是指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问答题
1、简述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概念,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家畜在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机体可不必利用本身的调节机能,或只通过少量的散热调节就能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基本平衡,代谢率保持在最低水平。

通常,把这一适宜的温度范围称为等热区。

将等热区的下限温度称为临界温度;等热区的上限温度为上限临界温度,为有别于下限的临界温度,常称其为过高温度。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动物种类、年龄和体重、皮毛状态、饲养水平、生产力水平、对气候的适应性、管理制度和空气环境因素等。

2、高温是如何影响母畜的繁殖性能的?
答:高温对母畜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
(1)高温引起体温升高;
(2)高温减少采食量而影响母体的营养;
(3)高温可使血液从内脏集中到体表,蛋白质合成减少及胎盘生长变慢,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
(4)内分泌平衡失调。

如高温使垂体前叶机能普遍下降,以至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机能改变,这都对母畜繁殖力有不良影响。

3、气温对畜禽生长、育肥影响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各种动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都有其相应的适宜温度范围。

在适宜温度下,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育肥效果最好,饲养成本最低。

这个温度一般认为在该动物的等热区内。

当气温高于临界温度时,由于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和采食量下降,生长育肥速率亦伴随下降,有时虽然饲料利用率也可稍有提高,但还是得不偿失。

气温低于临界温度,动物代谢率提高,采食量增加,饲料消化率和利用率下降。

即适当的低温对畜禽的生长、育肥没有影响,但饲料利用率会下降,使饲养成本提高,这是高温和低温对畜禽生长、育肥影响的一般规律。

4、气湿对畜禽健康有何影响?
答:在适温条件下,湿度对机体一般无影响,但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中,湿度的大小也会对畜禽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高湿环境中,畜禽的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死亡率增加。

高湿环境也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感染、传播创造了条件,使机体对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增加,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高湿能促进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发育,使畜禽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

高湿有利于霉菌的繁殖,造成饲料、垫草的霉烂。

高湿又是鸡、兔球虫病发生、蔓延的条件,可导致其大批发病、死亡,严重时全军覆没。

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畜禽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神经痛、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炎等,消化道疾病也多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

空气过分干燥,将加大皮肤和粘膜干裂,降低其对微生物的防卫能力,或由于灰尘较多,引起呼吸道疾病。

湿度过低,还可使家禽羽毛生长不良、蓬乱。

5、对畜体热调节有何影响?
答:气流主要影响机体的蒸发散热和对流散热。

1.气流对蒸发散热的影响高温时,如果机体的产热量不变,增大风速,皮肤蒸发散热量比例亦随之增大。

2.气流对非蒸发散热的影响气流对非蒸发散热的影响,与气流的速度和温度有关。

当气流温度(气温)等于皮肤温度时,对流的作用消失;如果气流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还自环境对流得热。

低温而潮湿的气流,能显著提高散热量,使机体感到更冷,甚至引起冻伤、冻死。

3.气流对产热量的影响低温环境中,增大风速会显著增加产热量。

4.气流与热平衡气流有助于畜禽的对流和蒸发散热,在高温中较易于维持热平衡,而在低温中增大风速,则有可能使体温下降,影响热平衡。

6、气流对畜禽健康有何影响?
答:气流对畜禽健康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风速大小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高低。

低温而潮湿的气流,能促使机体大量散热,使其受冻,特别是作用于机体局部的低温高速气流(俗称“贼风”),对机体的危害更大,常引起畜禽冻伤、关节炎症及感冒,甚至肺炎等疾病。

机体长期暴露在低温和大风的环境下,会使体温下降,特别是被毛短和营养不良的畜禽,还有可能死亡。

风速对机体的健康也存在有利作用,如空气流动可促进机体散热,这在夏季使机体感到舒适。

风还可促进大气层的对流,保持空气化学组成平衡的作用。

另外,风还有对有害气体和灰尘的稀释和清除作用,这都会间接影响畜禽的健康。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贼风是冬季密闭舍内,通过一些窗户、门或墙体等处的缝隙进入舍内的一种气流。

2.外围护结构是指屋顶和外墙所组成的建筑外壳。

3.遮阳是指阻挡阳光直接射进舍内的措施。

4.绿化是指通过种草种树,覆盖裸露地面以缓和太阳辐射的措施。

5.自然采光就是让太阳的直射光或散射光通过畜舍开露部分或窗户进入舍内,使舍内获得照明。

6.采光系数即为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的面积之比(以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为1)。

7.入射角是指畜舍地面中央的一点到窗户外侧上缘(或屋檐)所引直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入射角越大,越有利于采光。

8.透光角又叫开角,是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向窗户上缘(或屋檐)和下缘引出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夹角。

9.有害气体是指对人、畜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或者对家畜的生产力和人的健康虽无影响,但使人感到不舒服,影响工作效率的气体。

10.恶臭物质是指刺激人的嗅觉,使人产生厌恶感,并对人和动物产生有害作用的一类物质。

11.自然通风是利用舍内外温度差所造成的热压或风力作用所造成的风压,来实现换气的一种通风方式。

12.风压指大气流动(即刮风)时,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压力。

13.热压指空气温热不均而发生密度差异产生的压差。

14.横向通风是指舍内气流方向与畜舍长轴垂直的机械通风。

15.纵向通风是指舍内气流方向与畜舍长轴平行的机械通风。

问答题
1.畜舍小气候环境状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畜舍小气候环境直接决定着畜禽生产水平的高低。

其环境状况的好坏,取决于
①饲养管理工艺和水平②自然气候类型;③舍外环境状况;④畜舍类型及畜舍结构;
⑤舍内设施与设备配置;⑥畜舍环境调控技术等。

2、在多雨潮湿地区,要保持畜舍内空气相对干燥比较困难,在畜舍设计和日常管理中,可通过哪些途径来减少高湿的影响?
答:在多雨潮湿地区,要保持畜舍内空气相对干燥比较困难,在畜舍设计和日常管理中,可通过以下一些途径来减少高湿的影响:
(1)将畜禽场场址尽可能选在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区;
(2)为防止土壤中水分沿墙上升,在墙身或墙脚交界处敷设防潮层;
(3)注意畜舍的保温,围护结构的热阻要满足防止结露的最低热阻值,同时使舍内温度经常保持在露点以上;
(4)畜舍内的粪尿和污水应及时清除,经常更换污湿垫料;
(5)保持正常的通风换气;
(6)训练家畜(如猪)定点排粪排尿。

3、畜舍小气候环境的控制与改善,应从那二方面加以考虑?
答:畜舍小气候环境的控制与改善,应从二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极端环境对畜禽的影响,以减弱环境应激对家畜的健康和生产力造成的危害,减少饲料的额外消耗和降低发病率和死淘率;
二是通过对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和空气质量等全面控制,为畜禽创造适宜环境,以获取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4、屋顶隔热设计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屋顶隔热设计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②确定合理结构。

③充分利用空气的隔热特性。

④采用浅色、光滑外表面,增强屋面反射,以减少太阳辐射热。

5、畜舍降温技术有哪些?
答:(1)喷雾降温(2)湿垫风机降温系统(3)喷淋降温系统(4)滴水降温系统(5)地板局部降温系统(6)利用地道及自然洞穴通风降温
6、常用的采暖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答:常用的采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热水散热器采暖(2)热水管地面采暖(3)热风采暖(4)太阳能集热——贮热石床采暖(5)局部采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