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2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摆脱了六朝以来骈文的脂粉气,恢复了秦汉时 期散文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传统。主张“文以明 道”,反对“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中唐时期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
3、六朝时期的骈文、赋在晚唐时期出现了散文化 的趋势,开启了宋代赋体散文的先河。
1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2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3
12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 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 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 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 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 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 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国君 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 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 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 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23
简析: •1 提出“十思”的内容: 戒骄傲(第3、4条)
戒奢侈 (第1、2条)
戒纵欲(第5、6条) 戒轻人言(第7、8条) 戒赏罚不公(第9、10条) •2 做到“十思”的好处:
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24
1 “十思”与第一段的 观点有何联系? 思 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考 2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 殁,朕亡一镜矣!

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 玄龄之功, 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 于我,献纳忠说,安国利人,成我今日 功 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
唐太宗
4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13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排 比 句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14
•简析
• 1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 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
• 2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 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 3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 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6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 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 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 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 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 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 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 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 镜矣!”
•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 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 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 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 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 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 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5
一 代 良 相 魏 征
7
解题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 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汲取隋朝灭亡的教 训,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 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 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 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 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 其中一篇。
8
朗读课文
•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15
第二段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 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 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 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覆舟,所 宜深慎。
9
课文体裁: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 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 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 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 异。”
10
整体思路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11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 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 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 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 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 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 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 源而欲流长也。
16
翻译:
所有的国君,承受上天(赋予的)使命,开头 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难道是 取得天下容易而守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 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 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 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 人成为陌路的人。即使(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 (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最终苟且 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 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他们可以像水 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 17 戒慎的。
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 题 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 治。
25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19
第三段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如果能够 想要 要修建宫殿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适可而止 使人安心 虚 养 ;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 狩猎 居于….下 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 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 以黜恶;
20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
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
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 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
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21
翻译: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 就想到自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 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高高在上 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 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河那样能够 容纳千百条河流;喜欢狩猎,就想到网三面, 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 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 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 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 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 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1、面对权势赫赫、高高在上的唐太宗, 魏征从什么角度切入、劝说的?
历史角度: 殷忧:竭诚待下 善始者众, 克终者寡。 得志:纵情傲物
吴越为一体 骨肉为行路
结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8
简析:
• 1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 遍规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 “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 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3 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喻
22
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 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 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 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地献出他的谋略, 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 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 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 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 理好。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 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