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韵东 攻坚克难,让“中国芯”成为国之重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重
“星光中国芯工程”副神经网络处理器专家等等,但是他最热爱的还是自己的老本行——芯片设
“芯片光靠砸钱是砸不出来的,必须得掌握芯片的规律,贵在坚持。
”张韵东说,中星微走过二十载,在智慧安防领域已经成长为国之重器,但未来依然使命在肩,初心不改。
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
回忆硅谷的时光,张韵东的眼神依然
闪亮。
张韵东是在美国硅谷与邓中翰结识的,除了芯片领域的技术问题,两人经常在一起分享个人追求和梦想。
最让他们有共识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半导体行业也将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能回国创业,就一定要把握住中国这个市场机遇。
”
邓中翰用行动实践了他的诺言:1999年带领杨晓东、金兆玮回国并创立了中星微。
与此同时,张韵东也收到邓中翰发出的邀请。
2000年,张韵东加入到了中星微的创业团队中来,出任工程副总裁,主管研发。
中星微创业初期最大的难题是人才稀缺,与硅谷创业环境不一样的是,国内芯片人才缺乏,但是可塑之才不少。
这样一来张韵东身兼数职,作为多媒体芯片的设计与软件开发负责人,他既当领导又当老师,带领这些年轻的IT人边学边干。
项目进展十分缓慢。
“做芯片也像盖房子一样,但我们那时候钢筋、砖头等元器件都缺,小的东西都得自己造。
这是最
困难的时候。
”回忆起那段日子,张韵东感
叹:“刚开始培养人才,积累经验确实是一
个艰苦的过程,但是我们的“星光一号”研
发出来之后,后面的难度就小多了。
“星光”系列芯片成功后,中星微开始
进入手机市场。
先从音频开始,张韵东陆
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发了全球首个能
实现手机64和弦功能的m id i芯片,当时中
国所有的手机都使用了,芯片产品也被海
外多个国家手机市场的知名品牌采用。
随后,中星微又一鼓作气推出了集成
摄像头和音视频处理的“星光”移动芯片。
凭借手机市场庞大的体量,芯片的出货量
很快就达到了亿万枚。
进入安防芯片领域,成为赛道定义者
市场变幻莫测,电脑摄像头和手机芯
片的需求逐渐饱和。
中星微意识到必须另
寻一个新的市场。
在反复的考察和论证
后,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向——安防监控市
场。
然而,让中星微团队感到意外的是,
进入新赛道的中星微,除了机遇,更多的
是寂寞和孤独。
客观地说,在SVAC标准问世之前,国
内和国际都还没有专门针对安全防范监控
应用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已有的视音频
编解码标准,都是针对广播电视和大众娱
乐方面的多媒体和流媒体应用,并不适用
于安全防范领域。
随着整个安防产业朝着
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制定
安全防范监控需要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
也就变得至关重要。
张韵东介绍,长期以来,我国安防监
控系统一直采用H.264、M PEG-4等国外
标准,核心技术和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
国外,国家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各厂家数
据格式也不兼容,导致不同部门、不同地
区之间的监控信息不能互联互通。
另外,
这些标准本是针对广播电视的需求而制
订的,不能完全满足安防监控应用的特殊
性。
公安部提出了一个需求,希望建立中
“星光中国芯工程”10周年成果与展望报告会
张虎:
之一
感受到他们的兴奋和自豪,
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来,个中华儿女都更加自信。
”张虎有感而发。
如今,在邓中翰院士的率领下
星微不忘初心,一直紧跟时代发展前沿,
“不管是我们的员工,还是创新研发的技术、
家安全、民生安全作出贡献”
当年,张虎辞去500强外企的高薪工作,
参与到中国芯片自主创新研发的进程当中,
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是可以实现自己
迎着S VAC国家标准制定的重要发展契机,家安防视频监控技术专家,
山西、广东等地落地推广,以及推进数字边境项目、设,张虎和团队成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据介绍,中星微在边境管控工作中,
虞洋:
兴的实业中去
70周年国庆观礼,
张永吉:
已经在公司工作了
干,也是中星微公司党支部青年委员。
意义更加重大。
“星光中国芯工程”
参与其中,更加感觉到有了
“作为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程’的每一个重大节点、每一个攻关细节,
走来的艰辛;作为一名党员,
中国芯工程’的重视,以及我们所承载的重要使命。
“今天‘星光中国芯工程’
责任与荣耀,未来我们将继续奋斗,
造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