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也许夸张但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迈克尔·波特与彼德·德鲁克、格林斯潘齐列“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50位人物”前3名,足见其无可置疑的声望和成就。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一位外表文弱,气质坚定的伟大理论领袖,他的理论已渗透到商业和市场的各个方面,影响遍布全球,并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竞争战略的第一权威。
其著作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列为全美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咨询顾问及证券分析师所奉为必读的“圣经”。
波特于1947年出生于美国的密歇根州,父亲是美国陆军军官,他自小便追随父亲旅居世界各地。
1969年,波特获普林斯顿大学大气与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71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商学院毕业,两年后,波特拿到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入主哈佛商学院,成为哈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32岁时,波特便获得了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并于2000年12月荣获哈佛大学最高荣誉“大学教授”资格,成为该校历史上第4位得到这份殊荣的教授,当之无愧地成为学校的“镇校之宝”。
波特的影响力遍及全球,他的竞争战略研究开创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新领域,对全球企业发展和管理理论研究的进步,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波特认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文化凝聚力、执行效率等与整体表现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
波特的理论贡献在于,他综合前人研究提出“五力分析”,认为产业结构系于五大竞争力;厂商的策略即在于如何应付五大竞争力以增加利润。
其后波特又指出,要想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三种“一般性策略”,即:成本优势、差异化和焦点化,它们可以使企业在其所处产业中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绩效。
作为国际商学领域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波特已出版了近20本著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
其最具代表性的三本书,同时也是其大师地位的奠基之作,分别是:《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
波特在这三本著作中,分别探讨了产业、企业、国家三个不同层次的竞争问题。
在《竞争战略》中,他提出了“竞争五力模型”,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企业价值链”架构,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则提出“钻石模型”。
波特能提出不同的分析模型,
运用这些模型分析实务现象,同时亦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其功底可见一斑。
其中,《竞争战略》一书已经再版了53次,并被翻译成17种文字;另一本著作《竞争优势》,至今也已再版32次;他的近期力作《波特看日本竞争力》一书,被《经济学家》评选为2000年度最具现实意义的著作。
波特毕生获得过无数奖项,他因对工业组织的研究而荣获哈佛大学的“大卫·威尔斯经济奖”;波特在《哈佛管理评论》上的论述,已经4度获得“麦肯锡奖”;1990年,他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为年度最佳商业书籍;1991年,美国市场协会给波特颁发“市场战略奖”;1997年,美国国家经济学人协会颁发“亚当·史密斯奖”予波特,颂扬他在经济专业的成就。
直至今天,波特在其研究领域中探索的脚步依旧没有放慢。
记得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竞争这块丰沃的领域中,我投下了20余年的研究光阴。
尽管经济学家的训练使我谨守经济理性原则,但是我的志趣是掌握企业与产业的复杂性,并找出更先进的理论供产业界活用。
我的目标是发展出一个严谨而实用、能够理解竞争的理论架构,并作为跨越理论与实务间鸿沟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