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人:廖秋萍1. 课程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技术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

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2.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

本课程属于课时比较多、量大面广的通识课程。

教育部早在1994年就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制定了明确目标,为了使学生具备21世纪需要的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教育部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

由于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该门课程都普遍受到了重视。

该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并在综合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诸方面均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3.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层次:(1)具备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

(2)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

(3)较为熟练的掌握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PC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3/XP)(4)可以方便的使用各种汉字输入法(如拼音、全拼、五笔等)。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Excel电子表格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性质:公共选修2.课程学时与学分:15学时,1学分3.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4.适用专业:全校各院、系各专业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综合技能实践课程。

本课程内容主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的基本应用技术为基础,以不同行业的实际综合案例为引导,将Excel中的数据表制作、公式函数、图表、数据分析统计等高级应用技巧融会贯通,系统地介绍如何运用Excel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办公中各种数据管理与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在熟练掌握Excel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Excel各种数据处理技巧来解决实际办公中数据统计分析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独立创新、自主实践的能力,弥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践环节不充分的问题,拓宽大学生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为学生未来成为合格职业人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一)熟练掌握Excel数据录入、单元格格式化等基本操作。

(二)熟练掌握Excel的公式及常用函数,并具备自主借助各种途径学习新函数,利用新函数解决办公问题的能力。

(三)熟练掌握Excel基本图表、对比图表、对称图表、动态图表的制作技巧。

(四)熟练掌握Excel各种数据分析的相关操作。

(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与本专业相关的、综合性较强的办公案例。

(六)能较透彻地分析办公案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Excel基本操作【教学内容】1.数据快速录入2.单元格格式化3.数据定位与查找4.数据有效性第二章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内容】1.Excel公式计算2.Excel函数计算3.公式、函数嵌套4.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第三章Excel图表制作【教学内容】1.基本图表的制作2.特殊图表的制作3.图表的美化第四章Excel数据分析与管理【教学内容】1.简单排序与自定义排序2.自动筛选与高级筛选3.分类汇总与合并计算4.数据透视表的制作与设计五、学习过程设计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设计“典型案例引导、案例任务驱动、独立分析问题、自主创新实践”的学习过程,把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融为一体。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本课程定位与性质本课程是中级技工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层次,本课程除了要求学生通过结束课程考试外,还要求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办公软件中级考证。

1.2.3.1.2.3.1.2.附:学时分配表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单元Windows系统操作【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概述2.键盘、鼠标器的使用3.窗口和菜单的构成及其操作4.Windows的设置5.Windows的文件与文件夹1.2.3.4.5.1.2.3.4.5.6.7.1.熟练掌握新建或打开文档;2.理解编辑文档基本原则和方式;3.熟练掌握保存或关闭文档的操作;4.掌握文档中光标移动的操作;5.掌握文本删除、插入和改写的操作;6.掌握常用符号与特殊符号的输入操作;7.熟练掌握文本选定、复制和移动、数据交换的操作;8.掌握字符串查找与替换的操作。

第三单元Word格式设置与编排【教学内容】1.设置Word文档字体格式;2.设置Word文档段落格式;3.拼写检查(对英文拼写错误检查);4.设置项目符号或编号;5.设置中文版式。

【基本要求】1.2.3.4.5.1.2.3.4.5.1.2.3.4.熟练掌握表格中文本格式的设置、对齐方式、文字底纹、表格底纹;5.熟练掌握对表格边框线条添加和取消,显示和隐藏。

第五单元Word文档的版式【教学内容】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2.艺术字设置;3.分栏的设置;4.插入图片;5.插入脚注尾注;6.边框与底纹的设置;7.页眉/页码的设置。

【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对文章中页面的设置调整(纸张选择,纸张方向,页面边距大小设置,页面页脚位置占用调整等);2.掌握对艺术字的设置(艺术字样式、形状、阴影效果、版式、颜色等等);3.掌握分栏方法和注意要素;4.掌握图版插入的方法,图片的设置要求和效果,与艺术字有很多共同点;5.6.7.1.2.3.4.5.6.7.1.2.3.4.熟练掌握单元格设置的基本操作,包括字体、数字格式、对齐方式、合并与取消合并,单元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5.了解打印的基本步骤,分页符插入和打印标题设置的意义,掌握文档的打印设——打印预览和打印方式操作;6.掌握Excel中公式的插入方法7.理解图表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创建、编辑和格式化图表,掌握插入图表中四个步骤的选择和设置(图表类型选择、数据区域选择、图表选项设置、图表位置的存放)第七单元数据管理【教学内容】1.公式与函数使用;2.排序;3.筛选(自动筛选);4.合并计算;5.分类汇总;6.数据透视表。

(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性质:公共必修2.课程学时与学分:48学时,2学分3.适用专业:全校各院、系各专业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继续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而设置。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Internet基本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

课程内容以计算机基本操作为基础,重点介绍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应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并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和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一)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熟悉计算机的典型应用领域。

(二)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三)熟练掌握中文、英文(键盘)输入方法。

(四)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

(五)熟悉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应用。

(六)了解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应用。

四、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性能及其应用领域2.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和数据的基本单位3.计算机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基础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5.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6.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和软件层次关系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Windows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3.利用Windows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管理4.程序管理、磁盘管理和控制面板第三章Word字处理软件【教学内容】1.Word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2.文档的编辑和排版3.表格的制作和修改4.文档的图文混排5.页面设置与打印第四章Excel电子表格软件【教学内容】1.Excel工作界面和相关基本概念2.工作簿、工作表的基本操作3.数据的输入和编辑4.工作表的格式化5.公式与函数的使用6.数据的图表化7.数据管理与分析8.工作表的打印第五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教学内容】1.PowerPoint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2.演示文稿外观的设计3.幻灯片的制作4.演示文稿动画效果的设置5.演示文稿的放映、打包与打印第六章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2.计算机局域网的基础知识3.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4.网络安全基本常识5.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基础【教学内容】1.多媒体的基础知识2.数字图像技术3.数字音频技术4.数字视频技术5.数据压缩技术五、学习过程设计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设计“学前操作水平摸底测试—因材施教,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夯实基础、典型应用案例驱动—实践并解决问题,课后自主完成综合设计—提高能力”的学习过程。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基础》是一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和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4)掌握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应用。

(6)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

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操作。

(2)能够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

(3)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

(4)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2)数制与编码,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3)计算机系统组成,包括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2)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桌面管理、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办公软件(1)Word 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打印等操作。

(2)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包括表格的创建、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图表制作等操作。

(3)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包括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动画效果设置、放映等操作。

4、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2)网络协议和 IP 地址的概念。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够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本课程还将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原理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1.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1.3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2.计算机硬件系统2.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2.2处理器和存储器2.3输入输出设备2.4主板和总线3.计算机操作系统3.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2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3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4.常用应用软件4.1办公类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4.2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4.3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5.计算机编程基础5.1编程语言的分类和选择5.2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方法5.3常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2.实验:通过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通过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作业布置:通过布置练习和小组项目等任务,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英文名称:Foundations of Computer开课学期:第1学期学分/周学时: 4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它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该课程是使学生通过现代媒体及工具构建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适用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也是学生就业要求所必修的技能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以及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教学,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熟练掌握Office 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并会用Internet网检索信息、传输信息,培养信息的甄别、筛选的能力;培养应用信息技术改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观念及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计算机的(软硬件)基本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Word、Excel及PowerPoint;网络基础及Internet网的应用;常用软件简介。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入门课,是其它学科课程的基础。

教材特点:注重理论及应用。

理论讲解部分,宜用典型实例验证,使抽象理论具体化;操作及技能部分,应注重要点及方法的演练,并用实例说明操作过程;综合应用与能力提高部分,宜用案例驱动,但案例的引用及设计应注重动态实用、难度适中,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蒋加伏.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2.梁毅娟等.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33.宋金珂等.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版).铁道出版社.2009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本课程应采用“现代教学法”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与结构
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系统 的组成和结构、数制与编码等基础知
识。
网络基础及应用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 议和网络安全等知识,以及常用网络
工具的使用方法。
操作系统及应用
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操 作方法,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技 巧。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 数据库设计方法,以及常用数据库管 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错误排查方法
介绍常见的错误类型和排查方法,如语法错误、逻辑错误、运行时错误等。
软件开发流程和团队协作模式
软件开发流程
介绍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常见的软件开发流程,帮助 程序员了解项目开发的整体过程。
团队协作模式
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团队协作模式,如分 工协作、对等协作等,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06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大纲
汇报人:XX
20XX-02-07
目录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 • 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技术 • 编程思想与算法设计初步 • 实验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要性
01 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素养
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 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 计算机应用能力。
数据处理方法
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和数据呈现等 。
数据处理步骤
明确处理目的、收集原始 数据、选择合适处理方法 、进行数据处理、检查与 处理结果等。
数据库系统组成及关系型数据库介绍
数据库系统组成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英文名称: UniversityComputerFoundation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总学时: 72学时学分: 3学分适用对象: 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除计算机专业外的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教育课程,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知识应用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价值取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熟练地运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基本操作。

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搜索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将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分为基本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培养两部分,基本技能培养主要解决基本操作问题,综合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理论课时36学时;课堂实践36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讲授时间为一学期,内容有: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三章操作系统Windows 7,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五章常用工具介绍、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第七章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第八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内容根据能力结构按模块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各部分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以便学生直观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所学课程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7001课程名称: 计算机基础课程类别:通识教育类修习类别:必修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56(理论学时32、上机学时24)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也是第一和第二学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首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及实际工作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全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软硬件构成、信息数字化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

重点讲授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和Internet的实际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常用信息编码与数据处理方法、常用的数制转换和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能自己动手组装微型计算机;重点掌握Windows 7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Internet基本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考级提供帮助。

三、基本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3)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基本特征、应用领域。

掌握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数制转换、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微型计算机组装知识。

难点:数制及编码。

第2章 Windows 7教学内容:(1)概述 (2)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3) 文件与存储管理 (4) 进程与软件管理 (5) 设备管理与个性化设置 (6) Windows 7的常用附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个性化设置和Windows 7的常用附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

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办公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和信息安全基础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和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的能力;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职业道德规范。

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法3.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4. 熟练掌握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的使用方法.。

5. 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三.教学内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2.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3. 掌握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熟练掌握数制间的转换运算4. 理解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2. 信息与信息技术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进位计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各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数据的单位;数值和文本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标识;编码:信息与数据的联系和区别,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进制及各数制之间的转换运算难点:编码第2章计算机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概念2.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3.了解微机系统硬件的基本配置与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常用外设的功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已经成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应当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一、课程目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该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计算机的运行原理以及计算机网络等。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2. 编程基础编程是计算机科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如C、C++或者Python,并掌握基本的编程概念和技巧,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场景。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常见的算法,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并能够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SQL语言,能够进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查询。

5. 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通过软件工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自主学习课程)课程编号:13200901建议学习时间:80(参考)学分:1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面向对象:各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计算机基础》是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自主学习课程,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和初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为今后的个体发展奠定基础。

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 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及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和技能,了解信息化社会中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Windows操作系统介绍1.学习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结构;(2)计算机信息的表示;(3)Windows操作系统。

2.学习重点:操作系统使用3.学习难点:信息的表示与存储4.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2)了解数制的概念、信息表示;(3)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方式;(4)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器的使用;(5)掌握Windows 7工作环境设置、系统环境的优化和安全性设置。

(二)Word 2010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1.学习内容(1)文档的输入、储存、输出;(2)编辑排版技术;(3)图文混排、应用表格、公式的使用。

2.学习重点:编辑排版技术3.学习难点:Word图文混排及综合应用4.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文档的创建与保存、输入与编辑;(2)熟练掌握文本、段落、页面格式化;(3)掌握图表操作;(4)掌握Word 2010 的排版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类》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类》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Course Teaching Program学时数:48其中:实验学时:24学分数:3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文、经、管、外、法类)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文、经、管、外、法学等大文科类)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文科类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构成和基本的工作原理,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用法,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及其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理解其作用,重点掌握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任务管理和注册表的操作;了解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的类型、功能以及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进行复杂文档的排版等一些高级功能;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Excel 中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了解有关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掌握一种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方法;了解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据库的创建以及简单的查询操作;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掌握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的基本方法,掌握个人计算机使用的安全防护,个人上网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

同时,了解目前常用的一些工具软件的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

本课程周学时3,总学时数48学时,实验内容分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图文排版、基于Excel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基于PowerPoint的多媒体作品创作、ACCESS数据库的创建和查询五个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本课程定位与性质本课程是中级技工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层次,本课程除了要求学生通过结束课程考试外,还要求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办公软件中级考证。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办公软件文档的排版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3.为今后的后继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任务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 Windows7 的使用方法,具有操作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2.了解计算机文字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3. 掌握 Word 2003 文字编辑软件、 Excel 2003 表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Word 和 Excel综合应用。

(四)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1.本课程适:中级技工学校各专业一年级2.开课时间:第一学年(两学期)(五)课程总学时学分要求本课程总共105 学时(理论44 学习,实践61 学时)见附表--学时分配表附:学时分配表学时分配章次内容学时讲授实践第一单元Windows 系统操作1055第二单元文字录入与编辑1046第三单元Word 格式设置与编排1046第四单元表格的制作与设置844第五单元Word 文档的版式1046第六单元Excel 工作簿操作1055第七单元Excel 数据管理1257第八单元Word 与 Excel 综合应用1055其他期中、期末、等级考试复习25817合计1054461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单元Windows 系统操作【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概述2.键盘、鼠标器的使用3.窗口和菜单的构成及其操作4.Windows 的设置5.Windows 的文件与文件夹【基本要求】1.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系统的基本操作、键盘、鼠标器的使用;3.掌握字体的添加和输入法的添加;4.熟练掌握窗口和菜单的构成及其操作、Windows 的设置;5.熟练掌握对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文件的选定、打开、重命名、删除、复制和移动、创建快捷方式、文件夹创建‘文件属性和搜索等)。

第二单元文字录入与编辑【教学内容】1.新建或打开文档;2.编辑文档;3.保存或关闭文档;4.文档中光标移动的方法;5.常用符号与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6.文本处理(删除、插入和改写、选定、复制和移动、数据交换);7.字符串查找与替换;【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新建或打开文档;2.理解编辑文档基本原则和方式;3.熟练掌握保存或关闭文档的操作;4.掌握文档中光标移动的操作;5.掌握文本删除、插入和改写的操作;6.掌握常用符号与特殊符号的输入操作;7.熟练掌握文本选定、复制和移动、数据交换的操作;8.掌握字符串查找与替换的操作。

第三单元Word 格式设置与编排【教学内容】1.设置 Word 文档字体格式;2.设置 Word 文档段落格式;3.拼写检查(对英文拼写错误检查);4.设置项目符号或编号;5.设置中文版式。

【基本要求】1. 2.熟练掌握对Word 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等的设置;熟练掌握对Word 段落格式中对齐方式、段落缩进、行距、段落间距在文档中的应用,对文章排版出较好的效果;3.掌握在英文语法中出现错误的检查与修改;4.掌握文章段落中,项目符号和编号的应用;5.掌握中文版式中拼音指南、带圈字符、纵横混排、合并字符、双行合一的使用。

第四单元表格的制作与设置【教学内容】1.插入表格、套用表格格式;2.行和列的基本操作;3.合并或拆分单元格的方法;4.文本格式设置的方法;5.表格边框。

【基本要求】1.掌握在 Word 中插入相应的表格;2.熟练掌握行和列的操作(设置行高、列宽,平均分布各行各列,插入删除行和列,行和列移动交换等);3.熟练掌握表格的合并或拆分;4.熟练掌握表格中文本格式的设置、对齐方式、文字底纹、表格底纹;5.熟练掌握对表格边框线条添加和取消,显示和隐藏。

第五单元Word 文档的版式【教学内容】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2.艺术字设置;3.分栏的设置;4.插入图片;5.插入脚注尾注;6.边框与底纹的设置;7.页眉 / 页码的设置。

【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对文章中页面的设置调整(纸张选择,纸张方向,页面边距大小设置,页面页脚位置占用调整等);2.掌握对艺术字的设置(艺术字样式、形状、阴影效果、版式、颜色等等);3.掌握分栏方法和注意要素;4.掌握图版插入的方法,图片的设置要求和效果,与艺术字有很多共同点;5.掌握文章中某些特定文字的注释,通过采用插入脚注尾注的方法给文字注释说明;6.掌握文本或段落的边框底纹设置,注意文本效果和段落效果;7.熟练掌握文章的页眉页脚设置,不同页码效果的插入方法。

第六单元Excel 工作簿操作【教学内容】1.Excel 的初步认识;2.设置工作表行(列);3.单元格格式;4.设置表格边框线;5.设置打印标题;6.插入公式;7.插入图表。

【基本要求】1.了解 Excel 中,什么是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区域,工作表,工作薄;2.掌握工作表的操作方法,包括工作表的插入、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掌握工作表窗口的拆分与冻结;3.熟练掌握 Excel 中行和列的操作,包括设置行高列宽方法(多种不同行高列宽设置方法),行或列数据互换,行和列的插入与删除;4.熟练掌握单元格设置的基本操作,包括字体、数字格式、对齐方式、合并与取消合并,单元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5.了解打印的基本步骤,分页符插入和打印标题设置的意义,掌握文档的打印设——打印预览和打印方式操作;6.掌握 Excel 中公式的插入方法7.理解图表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创建、编辑和格式化图表,掌握插入图表中四个步骤的选择和设置(图表类型选择、数据区域选择、图表选项设置、图表位置的存放)第七单元数据管理【教学内容】1.公式与函数使用;2.排序;3.筛选(自动筛选);4.合并计算;5.分类汇总;6.数据透视表。

【基本要求】1.掌握简单公式计算方法,加减乘除和引用运算的应用;2.理解函数、排序、筛选、合并计算、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的作用;3. 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常用函数包括SUM(求和 ) AVERAGE(平均值) MAX(最大值)MIN (最小值) COUNT(计数 ) );4.熟练掌握排序、筛选、合并计算、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的操作方法,理解其作用,以及操作前后的效果。

第八单元Word 与 Excel 综合应用【教学内容】1.选择性粘贴2.文本与表格之间的转换3.Word 和 Excel 宏的应用4.邮件合并【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选择性粘贴操作,理解选择性粘贴的用途;2.掌握文本与表格之间的转换3.理解宏的含义,掌握 Word和 Excel 宏的录制与使用4. 掌握邮件合并方法并应用( 怎样创建Word 模版、 Excel 数据源,怎样在Word模版中调用 Excel 数据源 )三、教学方法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新兴学科,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列入教育计划作为职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

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搞好计算机的教学呢?1.打破教材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打破教材结构就是不需要完全按照书本教学内容的顺序,可以按照ATA练习题库结合自己的教学把一些教学内容如章节、知识点重新组合。

2.演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细节问题计算机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门新型学科,不仅要掌握好书本知识,还要注重实践经验,加深课本知识的理解记忆。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理解掌握桌面、窗口、图标、菜单等方面的知识,特别在OFFICE办公软件学习当中多给学生演示操作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加强记忆掌握。

上课时不光是一味地演示给学生看,在演示的同时老师还要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导向。

3.一题多解,注重知识迁移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求解方法存在多样性,有时答案也有多种,在计算机基础知识这学科,更应让学生树立这种意识,老师多对学生提出这种要求,平时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比如,删除一个字符可以按小键盘的DEL键,可以使用 BACKSPACE键;一个功能在不同的操作界面有相同的命令。

四、考试要求1.本课程考试统一上机考核,由ATA模拟系统随机出题测评;2.各专业学生必须参加计算机办公软件高新技术考试,学生可得相应的资格证书;3.本课程为考试科目,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

期末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 20%、期中卷面考试成绩 3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 50%组成。

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通过平时ATA练习提交成绩与考勤综评。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1.本课程所用教材有:1)办公软件应用( Windows平台) Windows XP, Office 2003试题汇编(操作员级)2)办公软件应用( Windows平台) Windows XP, Office 2003试题解答(操作员级)2.本书内容简介:本书包含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模块 (Windows 平台) Windows XP、Office2003 操作员级考试的全部试题,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审定,考生考试时所做题目将从中随机抽取。

本书既可供正式考试时使用,也可供考生考前练习使用,是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 (Windows 平台 ) WindowsXP.Offce2003 操作员级考试的考生的必备技术资料。

本书供考评员和培训教师在组织培训、操作练习和自学提高等方面使用,还可供广大读者学习办公软件应用模块的操作技能使用,也是各类大中专院校、技校、职高作为办公软件应用模块技能培训与测评的参考书。

为方便考生考前练习,题库素材将在随书光盘、高新考试教材服务网ww.cit.og.n)和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网站()上提供。

3.其他教学参考资料除对本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ATA 题库,还专门为相应的知识点编排了对应的强化教学与练习文档。

有以下文档:文件与文件夹操作(题目).txt五笔打字 .doc查找与替换 .doc分栏 .doc文本框艺术字图片.doc边框和底纹(原文).doc页面设置 .doc项目符号和编号.doc公式与函数 .xls排序 .xls自动筛选 .xls合并计算 .xls分类汇总 .x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