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与启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转率袁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业 的发展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袁促使农 业资源最有效配置遥
本研究立足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的实地调研袁 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访谈袁 总结来安县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袁提出促进来安县提高土地 流转率和利用率的政策建议袁为提高来安 县新型城镇化质量有所禆益遥
渊四冤土地流转价格差异较大 访谈的结果显示袁 来安县土地流转 的成交价格主要在 200~800 元/亩袁其中 农地流转价 格在 200 元/亩以下这 个区 间的大概有 3.4%的比例袁 流转 价格在 200~500 元/亩的占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 面积的 33.1%曰流转土地价格在 500~800 元/亩占比最大袁大概有 55%的比例遥 而 引起价格差异最大的原因在于土地的区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与启示
姻 顾玉铃 郑 纯 郑 宇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摘要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袁野三农冶 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袁能否正确处理农村 土地问题袁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袁 关键在于如何推进农村的土地流转遥 文 章以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情况
渊三冤来安县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袁大量农民 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袁转移到二尧三产业袁这 使得愿意将土地拿出来进行流转的农户
越来越多遥 来安县土地流转进入市场后袁 大部分都是流转给了一些个人承包者袁占 比为 43.7%袁当然也有一部分流入多人联 营尧农业企业尧公司等袁这些主体相对于个 人承包者而言袁他们承包流转面积越来越 大袁农户将土地流转给这些主体所承担的 风险也较小遥虽然农户仍为流转的重要主 体袁但随着市场资本的进入袁流转主体多 元化已成为趋势遥
为研究基础袁通过对来安县农村土地流 转的实地调研总结来安县目前土地流
转的现状和流转模式袁进一步分析来安 县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袁最后得 出推进来安县土地流转的一系列政策
启示袁以便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 进行遥
关键词院土地流转曰现状分析曰政策 启示
一尧引言 随着社会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袁各 地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袁由于 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袁农村劳 动力大量进城袁 农地出现大量闲置荒芜遥 在这样的背景下袁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农 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相关政策来提高土地
二尧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袁 介于长
江尧淮河之间袁全县总面积 1481 平方 公 里袁耕地面积 71.3 万 亩袁辖 18 个 乡 镇 袁 276 个村袁48.6 万人口遥 近年来袁来安县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取得成效袁有效地 推动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袁农 业的规模效益初显遥 目前全县可以进行 土地流转的面积达 到 了 13.44 万 亩 袁这 一数额占到了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五分
意愿也逐渐提高袁土地流转的多样化趋势 开始显现遥
渊二冤来安县土地流转模式 1. 土地经营权转包 根据实地调查显示袁 土地经营权转 包是较为常见的形式遥 大多数农民通过 口头协商或者书面土地流转合同的形 式袁 将自己的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给他 人袁承包补贴大约在 100 元/亩遥 目前农 民对土地的转包多为自主性质的袁 由于 户与户之间利益纠纷等问题很难协商一 致袁加大了承包难度袁同时农户之间缺少 规范的书面合同袁 转包方和承包方的权 利和义务没有办法明确袁 使得土地流转 效益较低遥 2. 出租 从实地调研来看袁来安县农户以出租 的方式把土地租给同村种植大户袁收取少 量的租金袁整个出租程序没有相关法律规 范袁缺乏有效的保障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解决由于短时间外出造成土地闲置尧 荒芜的问题袁如来安县亚海生态农业有限 公司蔬菜多为大棚种植袁主供南京线上销 售袁销售范围有粮食袁油料袁水果袁农副产 品等并且配送至小区曰王道平家庭农场利 用机械化工具养土育苗袁收割烘干袁他们 通过租用农户土地充分发挥土地规模效 益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户收入袁改善农 户生活质量遥 3. 农业专业合作社 近几年来随着滁州市加强了确权制 度的推进袁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合作
域位置袁例如来安县水口镇地势平坦袁农 田水利配套完善袁灌溉条件好袁利于大型 农机具作业袁 农地平均流转价格最高达 到 800 元/亩袁而半塔镇地处来安北部丘 陵山区袁土地相对贫瘠袁水利条件差袁土 地流转价格最低袁只有 385 元/亩袁其余 7 镇 的土地 流转价格基本在 460~660 元/ 亩遥 较大差异的土地流转价格难以保证 小户散户权益袁 所以如何建立标准化土 地流转价格机制也是土地流转进程中亟
之一袁总体来看来安县已具备土地流转 的条件遥
渊一冤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2010 年起袁来安县政府以野依法尧有 偿 尧 自 愿 冶 原 则 推 进 土 地 流 转 袁 至 2011 年袁 全县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 7.8 万 亩袁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11%遥 从 2012 年 起袁 县财政对集中 连片流 转耕 地 200~ 499 亩尧500~999 亩和 1000 亩以上袁流转 期限 5 年以上袁 流转合同规范并且从事 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受让主体袁 分别给 予 一 次 性 每 亩 10 元 尧20 元 尧50 元 的 奖 励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遥 自此袁土地 流转逐渐被农民所接受袁 由过去以农民 个体间的自发流转为主转变为自发与市
场共同作用的局面袁 市场资金开始流入 农村遥
总的来看袁来安县土地流转呈现出较 为明显的特点院 一是土地流转期限较短袁 多为 5 年以下曰二是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 是转包尧出租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袁它们之 间的大致比例为 4.5:3:2袁 然而近年来袁来 安县土地流转入股尧出租等形式的流转形 式开始增加袁农民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
中国集体经济 15
城乡建设
社进程遥在与农户的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 农户有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意愿袁但目 前真正的农业合作社趋于野空壳化冶袁县政 府未能落实和带领农户参与进农业专业
合作社中来遥 当然从长远来看袁农业合作 社前景良好袁是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 有效组织形式袁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 经济组合袁所以未来需要县政府提供技术 和资金袁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袁形成一 套规范的运作农业合作社机制遥
本研究立足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的实地调研袁 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访谈袁 总结来安县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袁提出促进来安县提高土地 流转率和利用率的政策建议袁为提高来安 县新型城镇化质量有所禆益遥
渊四冤土地流转价格差异较大 访谈的结果显示袁 来安县土地流转 的成交价格主要在 200~800 元/亩袁其中 农地流转价 格在 200 元/亩以下这 个区 间的大概有 3.4%的比例袁 流转 价格在 200~500 元/亩的占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 面积的 33.1%曰流转土地价格在 500~800 元/亩占比最大袁大概有 55%的比例遥 而 引起价格差异最大的原因在于土地的区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与启示
姻 顾玉铃 郑 纯 郑 宇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摘要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袁野三农冶 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袁能否正确处理农村 土地问题袁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袁 关键在于如何推进农村的土地流转遥 文 章以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情况
渊三冤来安县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袁大量农民 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袁转移到二尧三产业袁这 使得愿意将土地拿出来进行流转的农户
越来越多遥 来安县土地流转进入市场后袁 大部分都是流转给了一些个人承包者袁占 比为 43.7%袁当然也有一部分流入多人联 营尧农业企业尧公司等袁这些主体相对于个 人承包者而言袁他们承包流转面积越来越 大袁农户将土地流转给这些主体所承担的 风险也较小遥虽然农户仍为流转的重要主 体袁但随着市场资本的进入袁流转主体多 元化已成为趋势遥
为研究基础袁通过对来安县农村土地流 转的实地调研总结来安县目前土地流
转的现状和流转模式袁进一步分析来安 县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袁最后得 出推进来安县土地流转的一系列政策
启示袁以便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 进行遥
关键词院土地流转曰现状分析曰政策 启示
一尧引言 随着社会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袁各 地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袁由于 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袁农村劳 动力大量进城袁 农地出现大量闲置荒芜遥 在这样的背景下袁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农 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相关政策来提高土地
二尧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袁 介于长
江尧淮河之间袁全县总面积 1481 平方 公 里袁耕地面积 71.3 万 亩袁辖 18 个 乡 镇 袁 276 个村袁48.6 万人口遥 近年来袁来安县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取得成效袁有效地 推动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袁农 业的规模效益初显遥 目前全县可以进行 土地流转的面积达 到 了 13.44 万 亩 袁这 一数额占到了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五分
意愿也逐渐提高袁土地流转的多样化趋势 开始显现遥
渊二冤来安县土地流转模式 1. 土地经营权转包 根据实地调查显示袁 土地经营权转 包是较为常见的形式遥 大多数农民通过 口头协商或者书面土地流转合同的形 式袁 将自己的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给他 人袁承包补贴大约在 100 元/亩遥 目前农 民对土地的转包多为自主性质的袁 由于 户与户之间利益纠纷等问题很难协商一 致袁加大了承包难度袁同时农户之间缺少 规范的书面合同袁 转包方和承包方的权 利和义务没有办法明确袁 使得土地流转 效益较低遥 2. 出租 从实地调研来看袁来安县农户以出租 的方式把土地租给同村种植大户袁收取少 量的租金袁整个出租程序没有相关法律规 范袁缺乏有效的保障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解决由于短时间外出造成土地闲置尧 荒芜的问题袁如来安县亚海生态农业有限 公司蔬菜多为大棚种植袁主供南京线上销 售袁销售范围有粮食袁油料袁水果袁农副产 品等并且配送至小区曰王道平家庭农场利 用机械化工具养土育苗袁收割烘干袁他们 通过租用农户土地充分发挥土地规模效 益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户收入袁改善农 户生活质量遥 3. 农业专业合作社 近几年来随着滁州市加强了确权制 度的推进袁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合作
域位置袁例如来安县水口镇地势平坦袁农 田水利配套完善袁灌溉条件好袁利于大型 农机具作业袁 农地平均流转价格最高达 到 800 元/亩袁而半塔镇地处来安北部丘 陵山区袁土地相对贫瘠袁水利条件差袁土 地流转价格最低袁只有 385 元/亩袁其余 7 镇 的土地 流转价格基本在 460~660 元/ 亩遥 较大差异的土地流转价格难以保证 小户散户权益袁 所以如何建立标准化土 地流转价格机制也是土地流转进程中亟
之一袁总体来看来安县已具备土地流转 的条件遥
渊一冤来安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2010 年起袁来安县政府以野依法尧有 偿 尧 自 愿 冶 原 则 推 进 土 地 流 转 袁 至 2011 年袁 全县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 7.8 万 亩袁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11%遥 从 2012 年 起袁 县财政对集中 连片流 转耕 地 200~ 499 亩尧500~999 亩和 1000 亩以上袁流转 期限 5 年以上袁 流转合同规范并且从事 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受让主体袁 分别给 予 一 次 性 每 亩 10 元 尧20 元 尧50 元 的 奖 励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遥 自此袁土地 流转逐渐被农民所接受袁 由过去以农民 个体间的自发流转为主转变为自发与市
场共同作用的局面袁 市场资金开始流入 农村遥
总的来看袁来安县土地流转呈现出较 为明显的特点院 一是土地流转期限较短袁 多为 5 年以下曰二是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 是转包尧出租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袁它们之 间的大致比例为 4.5:3:2袁 然而近年来袁来 安县土地流转入股尧出租等形式的流转形 式开始增加袁农民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
中国集体经济 15
城乡建设
社进程遥在与农户的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 农户有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意愿袁但目 前真正的农业合作社趋于野空壳化冶袁县政 府未能落实和带领农户参与进农业专业
合作社中来遥 当然从长远来看袁农业合作 社前景良好袁是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 有效组织形式袁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 经济组合袁所以未来需要县政府提供技术 和资金袁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袁形成一 套规范的运作农业合作社机制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