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5、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的应用题)教案
一. 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五节内容,主要讲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解决能力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
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
心。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列式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
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
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实
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
固。

3.奖励物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
出示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如:小明有3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10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3.操练(10分钟)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
出示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6.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7.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练习。

8.板书(5分钟)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加法:将两个数的个位相加,若和大于10,则向十位进1;
然后将十位相加。

–减法:从被减数的个位开始减,若差小于0,则从十位借1;
然后从十位开始减。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估计值,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
况灵活调整。

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分析:
一、教学情境
在本节课中,我以小明和小红的苹果为例,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通过展示小明有3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10个,引导学生思考:小明现在有多少
个苹果?从而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样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活动
1.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解决小明和小红苹果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能力。

2.合作交流:在学生解决完问题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
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
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出示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列式错误和计算错误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1.针对列式错误,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白如
何正确列式。

同时,加强了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列式的方法。

2.针对计算错误,我发现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如:不
注意进位、借位等。

于是,我在课堂上强调了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注意数位对齐、进位、借位等。

同时,让学生多进行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改进措施:
1.问题:在自主探究环节,部分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

解决办法:针对这部分学生,我进行了个别辅导,耐心讲解问题,帮助他们解
决问题。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
能力,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2.问题:在合作交流环节,部分学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

解决办法:我鼓励这部分学生,告诉他们分享解题方法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
适当的奖励。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
享精神。

3.问题:在练习巩固环节,部分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解决办法:我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讲解和指导,告诉他们计算过程中的注意
事项,并让他们多进行练习。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注重练习题的
质量和数量,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实录:
教学时间:2023年3月20日
教学地点:小学二年级某班教室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1.导入(5分钟)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小明和小红的苹果例子,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如:小明有35个苹果,小红给
了他10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3.操练(10分钟)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完成后,教师
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
6.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两
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小明和小红的苹果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
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环节中,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练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巩固环节,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并完成后的点评和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拓展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灵活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最后,教师布置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入,教学方法得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