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操作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介入工作流程
注:1、C T A或介入治疗前均需行H u n t-H e s s或W F N S分级以客观评估病人状态
2、没有经过治疗的破裂动脉瘤,在发病后24h之内的再出血风险约为3%~4%或更高,并且多数发生于首次出血后的2~12h。
此后第1个月,再出血风险为每天1%~2%,3个月后为每年3%(Ⅰ类B级证据)。
(2009年A S A动脉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指南)医生必须高度警惕再出血的发生并将其危害程度向病人家属交待,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3、动脉廇介入手术前或情况允许需行双侧股、髂动脉B超,围手术期酌情使用抗生素。
一旦确定介入治疗需请放射科会诊安排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原则上选择全麻插管,需在手术日前一天向麻醉科送麻醉通知单。
4、适应证:①破裂动脉瘤如患者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技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可以行介入治疗。
分级:1-3级应积极治疗,4-5级酌情处理。
②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且技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可以行介人治疗。
5、禁忌证:①全身情况不能耐受麻醉。
②目前介入技术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③患者和或家属拒绝介入治疗。
④其他不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情况。
6、并发症及处理:
1)脑血管痉挛:①原因:S A H本身所致,或血管内导管、导丝的刺激。
②处理,动脉内缓慢给予婴粟碱或静脉泵入尼莫同。
2)血栓形成:①原因:未抗凝或抗凝不完全,同轴系统没有进行持续灌注。
②处理:按急症溶栓常规溶栓,应在动脉瘤完全致密填塞后进
行溶栓,尽量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溶栓。
溶栓药的剂量尽可能减小,应以影像上血管通畅为标准。
3)动脉瘤破裂:①原因:动脉瘤自然破裂;导管、导丝的操作诱发动脉瘤破裂,弹簧圈过度填塞而导致撑破动脉瘤。
②处理:保持镇静。
中和肝素,给予止血药物。
降低体循环血压,减少破口出血。
迅速致密填塞动脉瘤。
减少载瘤动脉内造影剂的注射。
降低颅内压。
栓塞术后常规扫描。
4)脑缺血:①原因,血管痉挛及其他血管病变、大动脉瘤栓塞后机械压迫、载瘤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不足、手术操作时间过长。
②处理:对于机械性压迫者,给予升压、抗凝、扩容治疗血循环代偿不足者,若升压、抗凝、扩容治疗无效时,可行急诊搭桥术。
5)弹簧圈断裂、移位处理①一旦发生,尽可能将弹簧圈从血管内拉出。
②无法取出者,尽可能将弹簧圈解旋,拉至降主动脉内。
③取出失败后可给予升压、抗凝、扩容治疗。
④取出失败时,也可用支架将弹簧圈游离部分贴附至动脉壁上。
动脉瘤介入手术围手术期预备
一.术前预备
1.完善放射科会诊,确定手术日期(需落实具体时间:介入组确定大概时间后由病人所在医疗组与放射科协调,必要时向主任报告),送D S A通知单到放射科
2.完善麻醉科会诊(动脉瘤常规为全麻插管),送手术通知单到手术室
3.完善神经外科会诊,并通知其介入手术日期,做好中转介入治疗转开颅手术预备
4.完善术前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4A、凝血四项、心电图,双侧股动脉及髂动脉B超,输血四项+定血型+交叉合血
5.完善术前小结、术前讨论(医疗组,模板)
6.完善手术预案、签手术同意书(介入治疗组)
7.落实病人医疗费用
8.术前医嘱:术区备皮(双侧腹股沟区及会阴区);术前禁食、水6小时,术前使用抗生素;术前针:阿托品0.5m g,苯巴比妥0.1,i m,术前30分钟
9.预备药品及相关物品到导管室:
肝素钠1.25万U*1支碘海醇350:100m l*2瓶
鱼精蛋白注射液1支尼莫同50m l*1瓶
尿激酶100万U*1支输液泵及加压输液袋
生理盐水500m l*5瓶
10.建立二组静脉通道,带病历、影像资料,送病人入导管室
二、术后处理:
1.术后病人常规到神内I C U治疗观察1天,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评估,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自然中和肝素者,术后3小时行急诊凝血四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约术后6小时拔鞘
3.拔鞘后伤口压迫止血6小时,患肢伸直制动24小时
4.维持血压稳定于基础血压稍低水平
5.防治脑血管痉挛(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同)
6.酌情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拔鞘后2小时开始使用)
7.抗炎治疗2-3天
8.补液促进造影剂排空及对症支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