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宣传材料常识2(合集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卫生宣传材料常识2(合集五篇)
第一篇:学校卫生宣传材料常识 2
学校卫生宣传材料
一、中小学生每日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
1、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生每日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

2、户外活动时间:小学生每日不少于3—3.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3、睡眠时间:小学生每日睡眠应保证10小时,中学生应保证9小时。

二、刷牙方法、读写姿势、个人卫生“四勤”“五不”等:刷牙方法:早起晚睡要刷牙,正确方法请记下,顺着牙缝往外刷,除尽牙缝饭菜渣。

刷上牙,往下刷,刷下牙,往上刷。

里里外外都刷刷,牙齿刷得白又白。

读书的姿势:手拿书本用心看,书距眼睛一尺远。

姿势端正腰挺直,保护视力要牢记。

笔的姿势:小小铅笔手中拿,手离铅笔一寸远。

食指在前拇指后,斜拿铅笔字写大。

写字的姿势:写字做到三个一,一寸一拳和一尺。

左手压纸右手写,身正肩直头不斜。

生水喝不得:夏天汗多口以渴,生水不能随便喝,水中病菌多又多,引起疾病多又多,饮水卫生要讲究,确保健康真快乐。

个人卫生“四勤”:勤洗手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洗衣,勤漱口刷牙。

个人卫生“五不”: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清洁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丢果皮纸屑。

早睡早起身体好:晚上莫贪玩,按时上床睡,天亮早起来,睡中十小时,白天精神爽,学习能力强。

吃饭定时定食:一日三餐不可少,定时定食要记牢。

早吃好,午
吃饱,晚餐适量身体好。

眼保健操的操作方法及四个穴位:四个穴位:天应穴、晴朗穴、四白穴、太阳穴。

学校卫生宣传材料
一、中小学生每日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
1、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生每日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

2、户外活动时间:小学生每日不少于3—3.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3、睡眠时间:小学生每日睡眠应保证10小时,中学生应保证9小时。

二、刷牙方法、读写姿势、个人卫生“四勤”“五不”等
刷牙方法:早起晚睡要刷牙,正确方法请记下,顺着牙缝往
外刷,除尽牙缝饭菜渣。

刷上牙,往下刷,刷下牙,往上刷。

里里外外都刷刷,牙齿刷得白又白。

读书的姿势:手拿书本用心看,书距眼睛一尺远。

姿势端正腰挺直,保护视力要牢记。

笔的姿势:小小铅笔手中拿,手离铅笔一寸远。

食指在前拇指后,斜拿铅笔字写大。

写字的姿势:写字做到三个一,一寸一拳和一尺。

左手压纸右手写,身正肩直头不斜。

生水喝不得:夏天汗多口以渴,生水不能随便喝,水中病菌多又多,引起疾病多又多,饮水卫生要讲究,确保健康真快乐。

个人卫生“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

手经常拿这摸那,很容易被弄脏。

如果用脏手扣鼻子、揉眼睛、摸嘴巴,就会把病菌带进体内,引起疾病。

所以一定要勤洗手。

皮肤是维护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勤洗澡,能及时清除毛发中、皮肤表面、毛孔中的灰尘、细菌,防止生疮、长癣、长疥子。

指甲里容易藏有灰尘、病菌、病毒、寄生虫,应当勤剪指甲。

此外,环境卫生不好,
容易传播疾病。

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

个人卫生“两不”: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巾、杯子
等),不乱扔垃圾。

个人卫生“五好”: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关注好。

心态调整好:就是要保持心情愉快。

这样,不仅人感到舒服,还会增强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要注意讲科学,不迷信,用科学指导生活。

生活安排好:每天都应当为学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活动安排一定的时间。

并且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饮食调节好:就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尽可能每天都吃一点蔬菜、瓜果和豆制品。

衣服穿得好:就是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积极预防感冒。

健康关注好:就是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如果发热、拉肚子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千万不要乱吃药。

早睡早起身体好:晚上莫贪玩,按时上床睡,天亮早起来,睡中十小时,白天精神爽,学习能力强。

吃饭定时定食:一日三餐不可少,定时定食要记牢。

早吃好,午吃饱,晚餐适量身体好。

眼保健操的操作方法及四个穴位:四个穴位:天应穴、晴朗穴、四白穴、太阳穴站、坐、走、卧的姿势
站如松、走如风座如钟、卧如弓
立正稳重像棵松座姿端正像个钟
头正肩平挺起胸不驼背来不窝胸
手臂下垂脚靠拢头正肩平身自然
眼视前言多威风双脚平放好轻松
走起路来似春风睡觉侧身腿稍弓
头正肩平脚步动像个大弓真舒坦
脚铁内勾和外扒侧卧仰卧不俯卧
挺胸摆臂向前行睡姿科学疲劳改
三、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我们吃完食物后,会有不少残渣粘在牙齿上,留在牙缝里。

晚上睡觉时口腔闭合,唾液分泌减少,加上口腔温度合适,牙缝里的残渣就会在口腔细菌作用下变酸,使牙齿缺损、疼痛:破坏牙齿功能,影响消化吸收,并能引起牙髓炎、根尖病及心脏病、肾病、风湿病、败血病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和睡前不吃东西的习惯,并要求每人都有自己的保健牙膏和保健牙刷(毛束2—3排,每排6—8束毛,刷头软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容易清洗到牙齿的各个面)。

按照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各部位重复刷8—10次,刷完后要彻底用清水刷掉牙刷的残留物并甩干,然后放入漱口杯内,刷头要朝上,要放在干燥、通风处,还应定期更换牙刷,当刷毛已倒伏、卷曲,失去清洁作用时应当废弃更换。

校园卫生小常识
健康从寝室做起,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我们同学起码有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因此,讲究寝室卫生,对促进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注意空气卫生:改善寝室空气卫生质量,要注意通风换气,早上起床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晚上睡觉时窗户也要留个通风口。

2、做好每天的室内卫生:应做到床上平整、衣柜整洁、盆内无脏裤袜,鞋子及时换洗;地面无垃圾、洗漱台清洁、便池无异味等。

3、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床上用品应该定期清洗和晾晒。

4、不要随便在床上坐卧:从外面回到寝室,不要随便在床上坐,更不要就这样睡在床上,以免身上和衣物上的灰尘污染床上用品,影响身体健康。

早上或夜晚,人们走进宿舍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每个寝室门前,排放整齐、方向一致的各式运动运动鞋。

那真是琳琅满目,名牌尽有,美不胜收,无疑成了宿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当你走进去欣赏的时候,慢慢就会感觉不对头,怎么有一股不对劲的味儿——就象是一种发酵的咸菜味,熏入鼻孔。

原来是
从这些摆放整齐的名牌鞋中发出的,有点刹风景哦!现在的鞋子
大多数质量好,保暖性强,从而导致了透气性能差。

学生经过一天的活动(有些是激烈的运动),热气捂在里面,必然有怪味出现。

所以,我建议
1、选购鞋子时,多考虑一下它的透气性。

2、多带一双鞋(至少两双)替换。

3、带几双鞋垫,每天换一双。

4、天气好的时候,不防把鞋子拿出去,让太阳消消毒。

简简单单防感冒
一、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得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二、常喝枣姜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汤,每晚服用一次。

三、坚持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

四、床头常放柑橘或薄荷油:用薄荷油一小瓶,臵于枕头边,用
带孔的瓶盖盖好,让薄荷慢慢散发,也可防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五、夜卧桑菊枕:冬桑叶和菊可清目醒脑,使人头脑清新,并能防治感冒。

学会用脑
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阶段。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身体好、学习好,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这就需要强健的体魄和聪明的头脑。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健脑。

一、吃好早餐。

一直就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说法,但由于早上时间最为紧张,有的孩子又懒床,就来不及吃早餐。

这样,对大脑的损害非常大,因为不吃早餐造成人体血糖低下,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而上午又是功课最多的时候,大脑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应,长期下去,会影响功课和大脑的发育。

早餐中鲜牛奶最为适宜,它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卵磷脂。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大脑休息和
调整的阶段,睡眠不仅能保持大脑皮层细胞免于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了新的平衡。

良好的
睡眠有增进记忆力的作用。

青少年每天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

同时要注意睡觉时不要蒙头,因为蒙头睡觉时,随着棉被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大脑供氧不足,长时间吸进污浊的空气,对大脑损伤极大。

三、饮水充足。

水是人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饮水不足是大脑衰老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水,以保证身体的需要。

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锻炼不仅可以使骨骼、肌肉强壮发达,依能促进大脑和各内脏器官的发育。

四、不要带病用脑。

在身体欠佳或患各种急性病的时候,就应该休息。

这时如仍坚持学习用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的损伤。

防感冒“十字歌”
开:黎明即起,开窗透气,室内清新,防感真谛;洗:温水刷牙,冷水洗脸,热水洗脚,助您入眠;漱:盐水漱口,早晚一次,口腔卫生,杀菌固齿;饮:姜末红糖,开水冲泡,睡前一勺,可防感冒;呼:身体站正,两臂平伸,深呼十次,吐故纳新;搓:两掌伸直,对搓发热,按迎香穴,防感一术;摩:上星风府,两个穴处,勤作按摩,酸麻为度;熏:陈醋熏室,早晚一刻,杀菌消毒,流感逐出;穿:入春渐暖,莫急脱衣,适当春捂,保暖防感;
第二篇:学校艾滋病宣传常识
学校艾滋病宣传常识
一、艾滋病的发现和流行状况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艾滋病英文名的缩写。

艾滋病是译音。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不断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艾滋病是怎么发现的?
1981 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次报道洛杉矶先后有五例男性同性恋者、吸毒者等发生了平时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

这种肺炎以
往仅发生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而上述五例患者发病前均似健康人。

同年7月,已有报告称发现26例卡波济氏肉瘤患者。

随后又不断发现新的类似病例。

这些病人都有原因不明、性质相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这预示着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开始流行。

1982 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
3.艾滋病病毒是何时发现的?
起初只了解到,免疫缺陷是艾滋病的病理表现,对它的病因并不清楚。

到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坦尼尔报告,从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淋巴腺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

1986 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新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即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病毒有哪些主要特点?(1)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2)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就与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3)病毒基因多变;(4)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尤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高;唾液、尿液也可能有少量存在。

(5)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均可对艾滋病病毒有效;(6)感染者潜伏期长,病死率高;(7)病毒基因组比已知的任何逆转录病毒基因都复杂。

5.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11月21日联合发布《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有43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全球感染人数已达3950万人,其中230万是15岁以下的儿童。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依然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全球约63%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集中在该地区。

今年新增的430万名感染者中,有280万(约占65%)也在这里。

而当地死于艾滋病的人占了全球死亡患者的72%。

东欧和中亚增长50%以上:在东欧和中亚,从2004~2006年,艾滋病感染人数增长了50%以上。

北美和西欧发达国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也未能下降。

中、低收入国家中,成功逆转艾滋病感染人数增长的例子不多,有些曾经在防治上取得进展的国家,如乌
干达,感染人数又开始上升。

亚洲感染人数上升一成: 2006年亚洲估计有约96万人感染艾滋病,63万人死于同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新病例则增长了12%。

印度去年染病的人数高达570万人,占了亚洲总数的2/3。

在亚洲,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集中在东南亚,其最主要是性传播途径,以及共用针头的静脉毒品注射。

男性同性恋者中,艾滋病病毒正在快速传播。

6.我国艾滋病疫情情况
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人(54万~76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

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约7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

中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疫情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新发生的感染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中国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1996年的1.95%上升到2004年的6.48%;暗娼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0.02%上升到0.93%;高流行地区孕产妇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1997年的0%,上升到2004年的0.26%。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艾滋病疫情在高危行为人群中仍呈上升趋势。

尚有“相当多的感染者还没有发现”是中国艾滋病防治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中国艾滋病流行具五大特点:
——范围广,地区差异大。

截至2005年11月底,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累计超过3万例的有:河南和云南省;超过1万例的有广西、新疆自治区和广东省;宁夏、青海、西藏三省(区)报告数低于100例。

不同地区的吸毒、暗娼人群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

新疆、云南、四川等省(区)部分地区的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50%;而江苏、浙江、内蒙古、辽宁等省、区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低于5%。

云南、重庆、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市)的一些地区暗娼人群的感染率超过1%。

——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注射吸毒和性接触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

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虽然仍占较大比例,但主要是
1996年以前发生的感染。

疫情评估显示,现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3%,经性传播占43.6%,经采供血、血制品传播占10.7%,母婴传播占1.4%。

2005年新发生的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49.8%,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8.6%,母婴传播占1.6%。

——艾滋病病人死亡情况严重。

艾滋病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感染性腹泻、带状疱疹和口腔真菌感染,约1/3病人到艾滋病晚期或机会性感染较重时才接受治疗,影响疗效。

2004~2005年,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入发病高峰期,全国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和死亡病例报告数大幅增加,全国报告艾滋病死亡人数占累计报告艾滋病死亡总数的63.4%。

——艾滋病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艾滋病正由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云南、河南、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孕产妇、婚检及临床检测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已达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界定的高流行水平。

——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依然很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

国家疫情监测数据表明,有45.5%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11%的吸毒者有危险性行为。

艾滋病在吸毒人群和暗娼、嫖客人群之间的传播加剧。

感染者的流动成为艾滋病疫情加快传播的重要因素。

此外,大量人口流动、性乱行为增加以及很多城市增长的性病发病,也都成为促进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11月21日联合发布《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指出,中国防控吸毒人群感染成效显著:中国近一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在注射吸毒过程中被感染的,其中90%的感染者分布在云南、新疆、广西、广东、贵州、四川和湖南7个省。

中国的注射吸毒人群中,49%都曾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工具。

在新疆、云南、四川的个别地区,吸毒人群中超过50%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且吸毒人群的感染速度正在加快。

中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针具交换项目,这些项目在中国的成果正在显现。

在实施这类项目的6个地点采集的数据表明,在项目实施之初,吸毒人群使用未消毒针具的比例为27%~79%。

到了2005年底,这一比例下降到了12%~56%。

针具交换项目湖南取得了最佳成效:吸毒者交换使用针具的比例从2003年的43%下降到了2005年的23%,了解艾滋病知识的人数从21%上升到80%,增加了3倍。

湖南的“100%安全套”项目试点地区,经3年试点后,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新增人数下降了2/3。

报告对中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防治项目从而取得成果提出了赞扬。

二、艾滋病的传播
7.全球艾滋病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自1981年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开始在全世界迅速流行。

科学研究表明,艾滋病在当今世界各地迅猛传播,并不是艾滋病病毒突然变得强大了,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在改变。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同性恋人群中迅速传播;
(2)广泛的世界性旅行,带病毒者很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3)静脉吸毒者大量增加;(4)输血需求者增加;(5)人群的城乡流动频繁;
(6)卖淫、嫖娼数量增加,性乱行为增加。

8.艾滋病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异性间性接触传播是世界艾滋病病毒播散的主要方式,全球因异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70%。

当初以同性恋和静脉吸毒传播为主的欧美国家和外来输入为主的亚洲,现今艾滋病病毒传播正在或已经转为以异性间性传播为主。

由于特殊因素,我国的情况与全球,特别是与我们周边国家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的传播模式有所不同,通过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占全部报告数的70%,但当传染源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最终同样会转到异性性传播
为主的传播模式上来,这是世界艾滋病流行的普遍规律,我国也不会例外。

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在怀孕期、分娩期或哺乳期时,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9.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哪些体液中?
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也存在于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但是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足以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10.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能长时间存活吗?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及常用消毒药品如漂白粉、酒精等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11.为什么性病患者更易感染艾滋病?
这是因为多种性病常常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痛,皮肤和粘膜的创口是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的最好门户。

患有性病的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如果与己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发生性关系,那么对方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性器官上的性病病变部位侵入人体使其感染。

此外,宫颈廉烂对于妇女来说也是一种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非性病性疾病。

12.为什么男性同性恋或男男性行为者容易感染艾滋病? 男同性恋者或男男性行为者往往与多人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正是这种性关系成为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一个原因;此外,他们采用的性行为方式:肛交和口交,其中特别是肛交极易出现直肠粘膜破损,射入直肠的精液中所含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粘膜损伤处进入血液,随着血流扩散到全身,而且这种感染方式不一定要有粘膜的破损。

根据研究发现,直肠粘膜表面有很多朗罕氏细胞,艾滋病病毒可以直接进入这种细胞并在其内进行大量繁殖,然后释放到血液里随着血流扩散到全身,这更增加了肛交感染的危险程度。

13.为什么口交也较易传播艾滋病? 口交也较易传播艾滋病病毒。

这是因为一方难免有牙龈炎、口腔溃荡等口腔
常见病;另一方的外生殖器又难免在口交时被对方的牙齿划伤。

即使双方或一方的损伤是极浅表的,均便于艾滋病病毒渗出或侵入。

另外根据研究发现,口腔粘膜表面含有大量的朗罕氏细胞,因而可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14.吸毒的人为什么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大? 经口吸毒虽不传播艾滋病,但吸毒成瘾后,吸毒者大都会从口吸改为静脉注射。

静脉吸毒是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险行为。

吸毒者为了尽可能用完针管内残留的毒品,常把自己的血液回抽到针管中,并反复冲洗,从而使管壁吸附了血液。

如果其他人再使用此注射器而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就极容易被感染。

一旦病毒进入这样一个高频率共用针头或注射器的群组,艾滋病病毒便可能在静脉吸毒者中出现暴发。

已感染的吸毒者还可通过性接触或母婴垂直传播,使艾滋病病毒不断地蔓延。

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例对艾滋病的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在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10% 的感染者是由于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引起的。

在我国近一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在注射吸毒过程中被感染的,其中90%的感染者分布在云南、新疆、广西、广东、贵州、四川和湖南7个省。

中国的注射吸毒人群中,49%都曾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工具。

15.输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液是否还有传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一般来讲,输入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的血,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但是由于目前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有局限性,病毒感染人休后,一般需要2周至3个月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从而被临床检验方法检测出来。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出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如果已感染艾滋病病毒而恰逢在“窗口期”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可能呈现“阴性”,但其血液中已有病毒,可以传播给别人,遇到这情况的几率是极少的。

16.献血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如果是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血站献血,而且采血的器具和采血过程都是严格消毒的,献血是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