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作品
主要小说 郭沫若的小说也具有创造社小说的特点。 A.自叙小说(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一种自传体小说,又称“身边小 说”):主要有《漂流三部曲》等。 B.寄托小说(在精神上与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一致):主要有《牧羊 哀话》等。 1912年2、3月间的《牧羊哀话》是郭沫若较早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 《落叶》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书信体情势的中篇小说之一 ;自 传体小说《漂流三部曲》 是现代最早的意识流手法的小说。
4.联系本诗背景,阐述“力”与“号子”之间的关系?
“五四”的发展和功绩,根本不能否认或忽略时代号子的摇旗呐喊。 没有精神支撑的任何一种行动,都将是软弱和失败的!而郭沫若,无 疑是时代的号手,精神的战士!时代的前行,历史的前行,需要力! 这个力当然是以人民革命的巨力为核心,但无可置疑地也需要号子的 声威、号子的伟力,号子的感召!试想如果没有一个时代号子在前面 和着时代的脉搏,放号呐喊,那么,有什么能够把历史的车轮更快地 向前推动呢?
文本探究
1.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伟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 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字的号角。他 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 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 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 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 描画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 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3.诗人又想到了关于宇宙深邃的一面,宇宙的生生灭灭,万象的更新, 其原动能源都在于“力”。如此神通而又广大的“力”又蕴含着什么呢 ?这便触及到了一个人类一直在不停地探索的问题,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 界?为什么又是这样一个世界?这是一个深刻而又超出时空的问题,答案 名目繁多,但诗人并未只是作一个问答式的解答,而是潜移默化地将其 融入了诗行,用了一个看似抽象而又具体的“力”来解释。 自然地,诗人转入了对力的赞美、歌颂,以至于对力的倾倒。在诗人看 来,世间的万事万物,一切杰作,无不渗透着力的因素,因为,一切的 一切全是“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
《虎符》、《高渐离》;2部以“元末”和“明末”为题材:《孔雀
胆》、《南冠草》;50年代有2部:《蔡文姬》、《武则天》。
背景介绍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当时郭沫若受五四 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 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 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 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
代表作品
1、主要诗集 A.《女神》1921年出版,共分3辑。 第一辑为三部诗剧《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 《湘累》。 第二辑为爆发期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凤凰 涅槃》、《天狗》、《炉中煤》等具有“五四”时代 精神的作品; 第三辑为“五四”前后的作品。
B.《星空》和《瓶》等“彷徨”时期的作品。 C.《恢复》和《前茅》等“革命”时期的作品。
主要剧作
代表作品
郭沫若最早的诗剧同时具有诗歌和戏剧的特点:
A.诗剧:主要有《女神》中的三部诗剧(《凤凰涅槃》
也具有诗剧的特点)、《星空》中的《孤竹君之二子》等。
B.历史剧:在20年代有3部:《聂嫈》、《王昭君》、《卓文君》,
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40年代有6部,其中,4部以“战国”
为题材:《屈原》、《棠棣之花》(根据20年代的同名诗剧改编)、
2.如何理解“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这句诗。
郭沫若以伟人的慧眼和胆识,高瞻远瞩。他目睹了“五四”浪涛对 几千年封建沉渣的洗劫和吞噬,不断的毁灭吧!同时,他顾见了一个 崭新纪元即将到来பைடு நூலகம்“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吧!他凌空呼啸, 助威助兴。这种磅礴的声势和着人民革命势如破竹的狂涛汹涌而前, 不可阻挡!
课文主旨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呼唤“大破坏、大创造”,也是“ 五四”精神的表现。所谓“大破坏”,就是要反帝反封建;所谓“ 大创造”,就是要建设民主与科学的新中国。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作者名片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 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1892年11月16日 产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 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 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作者名片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 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 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 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86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