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图中反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1.(2)“砍树人”违背了
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A. 生活能源短缺
B. 荒漠化
C. 全球变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B
【解析】
【答案】A
【解析】
2.(1)在图中 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
2.(2)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贫困、人口增长和环境退化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往往是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根源图中显示b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可能会出现由于人口高增长导致对生态压力过大现象从而陷于题中所说的怪圈之中
故选B
【答案】C
【解析】(2)加拿大为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质量较高目前基本不在“PPE怪圈”
故选C
3.(1)无燃煤供热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3.(2)我国西部地区为北京市供应天然气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 缓解用地紧张
B. 减轻大气污染
C. 解决能源短缺
D. 扩大绿地面积
【答案】B
【解析】(1)燃煤会排放出大量的粉尘和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造成大气的污染
无燃煤供热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则减轻了大气的污染答案选B 对缓解用地紧张、解决能源短缺和扩大绿地面积没有关系
故选B
【答案】C
【解析】(2)可持续发展没有整体性原则和区域性原则可把AB排除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 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强调“义务” 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要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进行国际合作也需要全国人民进行合作故西部地区为东北京市供应天然气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故选C
4.(1)E、F、G的内容分别是()
4.(2) E_1、 F_1、 G_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A. 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 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 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D. 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解析】(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故选C
【答案】D
【解析】(2)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三个方面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故选D
5.目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是因为()
①人类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量
②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和新陈代谢要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和环境的供应能力
④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⑤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
⑥生产部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③④
D. 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量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和新陈代谢要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①②是正常的人地关系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和环境的供应能力会导致环境破坏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导致环境污染③④会导致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C正确有史以来世界人口数量的总体是增长的⑤不是主要原因生产部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和破坏⑥不是主要原因③④正确 C正确
故选C
6.(1)与图中大面积沼泽形成无关的原因是()
6.(2)图示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6.(3)图中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 冬季寒冷漫长蒸发弱
B. 土质黏重地表水下渗少
C. 夏秋多雨排水不畅
D.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答案】D
【解析】(1)我国东北地区形成大面积沼泽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蒸发弱 A不符合题意
地下有冻土层土质黏重不利于水分下渗 B不符合题意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且东北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形成图中的大面积沼泽 C不符合题意
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且土壤肥沃与沼泽形成无关 D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A
【解析】(2)高原、平原、山地三类地形单元完整可种植多种作物 A正确
图示为我国东北地区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的作物需求 B错误
开发较晚地广人稀 C错误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较厚 D错误
故选A
【答案】A
【解析】(3)图示为我国东北地区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继续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A正确
故选A
7.传统环境观和新环境观的主要区分点在于()
A. 人类能否利用自然
B. 人类能否征服自然
C. 人类与自然是否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D. 人类能否改造自然
【答案】C
【解析】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该观点认为自然环境不过是人类的改造对象人地关系仅仅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新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人地关系的平衡与协调
故选C
8.(1)据图可知该时间段内疫情输入中国风险等级最高的国家是()
8.(2)对中国而言境外输入疫情风险点主要集中在()
A. 北美洲欧洲西部
B. 大洋洲南美洲
C. 意大利美国
D. 新加坡埃及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北美洲就只有美国将病毒传入中国故A错
南美洲和大洋洲传入中国的线较小故B错
新加坡和埃及并没有将病毒传入中国故D错
意大利和美国传入中国的线较粗故C对
【答案】B
【解析】中国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高铁线路没有直接相通的所以高铁站少故A错(1)海洋运输速度过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故C错(2)地铁适合短距离运输不适合与境
外的联系故D错
故选 B
9.(1)下图所示天气状况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是()
9.(2)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0.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
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
故选B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请在图中方框内用箭头绘制出其盛行风向
11.(2)以荒漠为主的巴塔哥尼亚南部外流区域广布试说明原因
11.(3)简析图示区域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极大的原因
11.(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答案】(1)
【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方框位于50°S附近受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的影响而南半球中纬西风带盛行西北风
【答案】(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利于河流向东注入大西洋形成外流河外流区域广布
【解析】
(2)外流区指该区域的河流能够流入海洋巴塔哥尼亚高原多荒漠广布降水少蒸发旺盛该地区河流成为外流河就要从水的来源多中间损耗少等方面进行分析要强调该地河
流补给来源高山冰川融水量多地形导致流速快流程短蒸发等损耗少等
【答案】
(3)西部位于西风带迎风坡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森林景观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草原、荒漠景观
【解析】(3)该区域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极大的原因可以从地形、风向、坡向等方面回答
【答案】
(4)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
【解析】(4)从季节气候看每年11月份相当于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夏季安第斯山脉上的冰雪融水增多山地牧草丰富山地牧场因为海拔高气候也较为凉爽适宜蚊虫也较少所以迁移的方向是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
12.(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是________ 条件是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 12.(2)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12.(3)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3.(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位置上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①回补地下水②地下热水③污水处理厂
13.(2)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可以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增加地热资源
B.消耗沼气
C.发展温室农业
D.节约电能
13.(3)该度假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该度假村水资源利用促进了其发展旅游业这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
________________、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答案】(1)②, ③, ①
【解析】(1)读图可知 A物质有67℃温度给游泳池、洗浴中心和冬季供暖对应的应该是②地下热水 B是由污水转变来的最可能为③污水处理厂然后会到农田 C的水来自鱼塘最可能直接①回补地下水
【答案】(2)C, D
【解析】(2)地热资源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因此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无法增加地热资源 A错误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重点在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没有消耗沼气
B错误利用一定的水温可以发展温室大棚发展温室农业 C正确热能的提供可以为当地节约电能 D正确 C、D符合题意
【答案】(3)不同温度地下热水的利用, 污水处理后再利用
【解析】(3)水资源利用示意图中明显存在不同温度的地下水有不同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有水处理厂分布可以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答案】(4)生态可持续发展
【解析】(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14.(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利缓解城市哪些问题
14.(2)如果将海绵城市蓄积的水放任不管可能会产生哪些水环境问题
【答案】(1)缓解城市内涝缓解部分城市水资源紧张(增加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解析】(1)海绵城市建设有利缓解的城市问题主要从城市内涝、水资源紧张、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缓解城市内涝缓解部分城市水资源紧张(增加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答案】(2)削弱海绵城市吸吐水的功能地下水放置时间过长水质变差产生新的污染【解析】(2)海绵城市蓄积的水放任不管产生的水环境问题主要从海绵城市吸吐水的功能、地下水水质、水污染等方面分析海绵城市蓄积的水放任不管会削弱海绵城市吸吐水的功能地下水放置时间过长水质变差产生新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