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舞蹈《小蜗牛》教案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舞蹈《小蜗牛》教案反思
1. 舞蹈背景介绍
《小蜗牛》是一支以快板形式演唱的儿童歌曲,在幼儿园中广泛传唱。
教师可以通过编排小蜗牛的舞蹈,帮助幼儿理解这首歌曲的含义,同时锻炼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动作协调能力。
2. 教学目标设定
2.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幼儿应该能够:
•熟记歌曲《小蜗牛》的歌词及旋律;
•能够进行跳跃、转身、变换方向等动作;
•能够自信地表演小蜗牛舞蹈。
2.2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幼儿应该能够:
•提高幼儿的音乐、舞蹈综合素养;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表演自信心。
2.3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幼儿应该能够: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教学内容及步骤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 讲解歌曲和舞蹈动作
•给幼儿播放《小蜗牛》的歌曲,在播放过程中让幼儿跟读歌词,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内容;
•介绍《小蜗牛》的舞蹈动作,包括跳跃、旋转、单脚跳、正面跳等。
教师可以先示范,让幼儿跟着动作模仿。
3.2 组织小练习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看对方表演小蜗牛舞蹈,并互相评价;
•让幼儿在小组内练习舞蹈动作,边练习边互相帮助纠正动作不够协调的问题。
3.3 整体表演
组织幼儿进行《小蜗牛》舞蹈表演。
教师可以提前选定几名幼儿担当主角,其他幼儿则在舞台周围组成观众,为主角们加油助威。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多个方面促进幼儿学习《小蜗牛》舞蹈。
首先,在介绍舞蹈动作时,我们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让幼儿通过参与观看和模仿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舞蹈动作特征。
其次,我们采用了小组配合练习和全体集体表演的方式,让幼儿在对个人和团队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课程中花费了相对较少的时间去讲解歌词的含义。
虽然对于幼儿来说,理解歌词的内容比较困难,但我们也应该尝试在教师引导下,让幼儿逐渐领悟歌词的涵义,通过对歌曲理解的加深,进一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5.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不仅加深了对歌曲《小蜗牛》的理解和熟悉程度,还进一步提高了音乐、舞蹈和表演能力。
希望通过更多的实践和尝试,我们能够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