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的隐患及对策9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的隐患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的意识越来越强。

新的急救医学模式已把院前急救、院内
急救、急诊ICU紧密联系在一起。

“120”急救电话的开通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院前急救是指伤
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是急救医学发展
的先决条件。

包括对伤病员的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安全转运[1]。

由于院前急救的特点和三
大要素,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检
查急救器材、急救药品和物品,定期组织院前急救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定期实施急救
技能的演练,以优质、高效的院前急救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1 院前急救护理中常见隐患
1.1 出诊前常见隐患
1.1.1 接听“120”电话或者呼救电话记录不详细。

未详细询问患者的地址、联系方式、大概伤情、受伤人数等,特别是同一地区有重地名时,救护车容易跑错方向,导致空跑或延时到达,延误病人的救治。

1.1.2 出诊不及时出诊速度慢,急诊急救意识淡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诊,特别是二线值班人未在岗上待命而无法及时出诊,急救车未专用等造成出诊到达现场时间延迟,对伤员延时
救治。

1.1.3 出诊时急救物品及药品不完备,护士未严格实行交接班,未认真检查出诊箱内的物品和药品,用后未及时补充。

备用物资不足,放置不规范,影响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现场急救常见隐患
1.2.1 出诊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动作迟缓,专业技术不过硬,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1.2.2 出诊护士专科护理知识欠缺,对病人护理不当,如不能正确搬运病人,如脊柱骨折病人搬运不当会加重损伤;对传染病人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会造成医护人员感染和急救车的污染。

1.2.3 现场急救处理不当。

外伤骨折病人未能及时止血、包扎、固定造成途中颠簸加重病情,胸腹部内出血病人现场未及时作恰当的处置,造成严重休克危及病人的生命。

1.2.4 在急救过程中不能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并作相关记录,签字。

不能正确识别,预后、转归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无预见性,未及时向陪伴或家属交待清楚,病人病情变化及死亡
引发纠纷。

1.3 转运途中易出现的隐患
1.3.1 转运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

对患者未作妥善包扎固定,途中颠簸病人从担架上摔下造成继发伤、意外伤加重患者损伤;输液瓶固定不牢摔下打伤病人,液体外渗反复为病人进行穿
刺引发纠纷。

1.3.2 途中监护不严因责任心不强,对病人病情观察不到位,处理不及时,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3.3 急救设备或仪器性能不稳定。

急诊急救仪器不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急诊急救仪器性能不稳定,参数不正确影响医生做出正确的病情评估而引发纠纷。

1.4 记录常见的隐患
1.4.1 时间记录不准确。

出诊时间、到达现场的时间、离开现场的时间、到达医院时间记录不准确,医生与护士记录时间不一致,甚至因抢救病人未及时书写各项记录。

1.4.2 记录书写的内涵质量差,记录不详细,关键的阳性体征遗漏,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时间有涂改;语言描述不确切,未使用医学术语;出诊记录书写不规范,过于简单,记录不详细,未及时记录所用抢药物。

2 对策
2.1 急诊科要有一套完整的院前急救制度及出诊流程。

2.2 院前急救护士应选派热爱急诊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业务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独立工作能力强、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综合处理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应变
能力的护理人员从事院前急救工作。

2.2.1 努力提高出诊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拓展业务技术范围,增强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水平,时刻牢记“病人第一,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理念,突出一个急字、强调
一个快字、力求一个稳字。

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工作。

定期对护士进行院前急救五大技术培训、演练,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转运操作,并定期进行考核,提高院前急救队伍
的应急操作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降低伤残率。

2.2.2 出诊护士应认真接听“120”指挥中心的派遣及呼救电话,问清详细地址、联系人、联系
方式、病人的大概病情,出诊护士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出诊。

对特殊的病人应该加备必要的
抢救器材和药物。

2.2.3 出诊护士应配备通讯设备,通讯联络在出诊抢救工作中至关重要,一旦出车,及时与呼救者联系,并每隔5分钟与对方联系,了解病人情况,指导患者作必要的现场自救。

对交通
不便的,及时指导对方把病人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为急诊急救争取时间。

危重病人及时与
相关科室联系,让病人一到医院就能得到及时的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2.4 加强急救物品器材的管理,急救物品、药品、器材班班交接,做“四定二及时”: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量贮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用后及时补充,急救药品物品要注意失效期,及时更换[2]。

2.2.5 规范院前急救人员的言行,在患者面前要沉着、稳重、严肃,抢救有条不紊,护士热情耐心细致地关怀病人,满足患者的需要,注意语言表达,转诊病人切忌当着病人面说下级医
院的过错。

容易引发纠纷。

转运过程中一定要对病人及家属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切忌由于
粗心给病人带来风险,强调细节管理与风险控制。

2.2.6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是一种客观资料,急救记录在医院纠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护士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件,不得有遗漏、涂改,特别是时间,护士书写完毕要签全名,保证护理文书真实完整,举证有据。

2.2.7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定期组织院前急救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妥善保留抢救过程中的有
效物证,妥善保留院前急救病历及出诊记录。

2.2.8 在急诊急救的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确保终末质量,保证病人的安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陶红,王景阳等.急救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2] 赵万华,徐翠霞,梁志等.医院护理管理规范,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5-6.
[3] 范爱国.急诊科护士长防范护理风险的做法,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