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专题讨论发言稿(民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专题讨论发言稿(民警)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人作为机关民警代表,有幸现场聆听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同志来厅视察时关于“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的重要指示,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最近几天,通过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等资料和听取专家讲座,参加“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专题讨论,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深深感到,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在新形势下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必须从当前做起、从自身做起,端正“三观”、做到“三先”,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落实到日常言行和本职岗位上,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牢记“我是谁”,端正人生观,坚持忠诚为先。
“我是谁。
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就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这启示我们既要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得上去、敢于担当,又要在名利面前豁达一些、淡薄一点,为推动事业发展增加正能量。
弄清“为了谁”,端正价值观,坚持民意为先。
《党章》在总纲里开宗明义提出“三个代表”,其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直接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专门撰写《为人民服务》一文,纪念“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张思德。
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孔繁森、郑培民,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座右铭,告诫每个党员“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
事实上,弄清“为了谁”,不仅是明白道理和规定,更重要的是认同和践行,自觉做到民意为先、执法为民,作为公安纪检监察部门就是要做到执纪为民。
当前,一是要畅通渠道听民意。
在做好日常投诉举报受理工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民警违法违纪互联网举报平台和“12389”举报电话建设,加强案件线索排查和管理,进一步健全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机制。
二是要强化服务解民忧。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充分履行效能监察、执法监察、廉政监察职能,深入推进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落实,积极依托公安互联网站集群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网上受理、审批、反馈工作的常态高效运行,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最需要办的事。
三是要纠风执纪顺民心。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化纠风专项治理,着力抓好取保候审、公务用车、消防收费等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治理执法突出问题经常性机制。
同时,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充分运用《纪律条令》赋予的职责,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肃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维护党纪政纪警纪的严肃性。
知道“依靠谁”,端正世界观,坚持勤俭为先。
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始终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毛泽东同志说过,“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因此特别强调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这其中既有认识论,也是方法论。
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突出解决“四风”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政党建设和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应当说抓住了关键和要害,为破解难题找准了切入口。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住的是简陋的窑洞,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用绳系着的眼镜等情景时,便断言这种清贫节俭的作风将产生无往不胜的力量,革命一定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