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决策与工艺方案选择研究.doc

合集下载

研究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技术

研究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技术

研究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技术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水质因素进水水质水量特性和出水水质标准的确定是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同时针对在污泥处置、再生水利用方面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做出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水质因素进水水质水量特性和出水水质标准的确定是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城市污水管网的完善,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和设计水质的确定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管网不配套,造成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和水质难以合理确定,投入运行后实际值与设计值往往相差较大,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调查中,获得了8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和最近一年的月平均实际进水水质情况。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1)设计进水COD值一般选择400-600mg/L,占调查总数的74.2%,低于400mg/L和高于700mg/L的分别占20%和5.7%;(2)设计进水BOD5值一般选择200mg/L左右,占总数的87.2%,选择高于400mg/L的仅占6.4%;(3)设计进水SS值一般选择200mg/L,占总数的78.8%,选择大于350mg/L的仅占10.6%。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的比值能够反映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准确程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1)实际进水COD与设计进水COD比值低于1.0的占65.8%。

高于1.0的占34.3%;(2)实际进水BOD5与设计进水BOD5比值低于1.0的占83%,高于1.0的占17%;(3)实际进水SS与设计进水SS比值低于1.0的占61.6%,高干1.0的占38.3%。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其设计参数的确定,进行必要的水质水量特性分析测定和动态工艺试验研究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展连续多年的全面水质水量特性测定和中试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选择技术经济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选择技术经济分析

W AN 2 i a n XU d G h —r g L
( S
o nca fMu/p/ /
凸曲删w 凸 咖
,S ̄yn h ag血%

1O6 ) 118
Ab ta t Mu iia e aetet n n esmuhiv  ̄mn n ttigcss oh wt sr c ncp lsw g rame t ed c ne t dII I' ot.S o omB hte0 血I te a r I c h p d r ̄mete et ihlwcss n f csw t o ot
减污染物 的数量相联系 , 对项 目的费用流和削减污染物负荷流进行贴现计算 。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方案选择 经济分析
T c nc la dEe 嘲聊 An l ̄ O l h ‘ e h ia n 0 ay i t es
o fM u i p lS wa eTt a  ̄ S h m e nc a e g i e ml ce s
l 帆 0pU m ̄ibi pt删 t }瞳 t h f ou s ulu l t l h l y fe ete 0 c
l a dpl at e f w n oltns o u ∞ b IeI o a cn utd. ud lf w l o d c l e
cl a ∞ adte h i  ̄ tdc出 cl山吐 ten a e瞳 n hnt s m e a a i b w e 咏 c6 ed c a ∞8 e ot
污水治理项 目立项之前所进行的项 目可行性研究 , 中 其
一பைடு நூலகம்
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项 目进行经济分析 , 为项 目立项决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中, 可行性研究 阶段工艺方案 的 优化决 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 对后续设计工作的开展和处理厂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

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关于印发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的通知建科〔2011〕34号 各省、⾃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改⾰委,北京、天津、上海市⽔务局,重庆市市政管委,海南省⽔务厅,新疆⽣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改⾰委: 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城镇污⽔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但同时城镇污⽔处理⼚污泥⼤部分未得到⽆害化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相对滞后。

为指导各地做好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委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执⾏。

执⾏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意见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略) 中华⼈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 ⼆〇⼀⼀年三⽉⼗四⽇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前⾔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下,城镇污⽔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必须看到,城镇污⽔处理过程产⽣的⼤量污泥还未普遍得到有效处理处置。

这些污泥⾮常容易对地下⽔、⼟壤等造成⼆次污染,成为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影响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积极效果。

因此,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我国城镇减排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技术和⼯程措施的落实,满⾜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

为指导各地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按照⽆害化、资源化与低碳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和建设⽅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

本指南编制依据国家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在编制过程中⼴泛地征求了有关⽅⾯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了反复讨论和修改。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是在多种处理工艺中选择最适合的工艺方案,以达到高效、经济、可持续的处理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步骤、常用的处理工艺以及其优缺点,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工艺比选步骤1. 污水特性分析首先,需要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全面的特性分析。

包括污水的水质、流量、温度、pH值、COD、BOD、氨氮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污水的性质和污染程度,为后续的工艺比选提供依据。

2. 工艺选择根据污水特性分析的结果,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选择适合的工艺。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去除污染物的反应;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可以选择单一的工艺或多种工艺的组合。

3. 工艺比较在确定了候选工艺后,需要对各种工艺进行比较。

比较的指标可以包括处理效果、处理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占地面积、能耗等。

通过对比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各种工艺的优劣势,为最终的工艺选择提供依据。

4. 工艺优化在比较的基础上,可以对候选工艺进行优化。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改进设备设计等方式,提高工艺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性。

同时,还可以考虑工艺的可持续性,如资源的回收利用、能源的节约等方面。

5. 工艺选择和设计最后,根据比选结果和优化方案,选择最适合的工艺,并进行详细的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包括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图、施工图纸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工艺的顺利实施。

三、常用的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引入污水中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

其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缺点是对温度和pH值的要求较高,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污水处理站工艺及设备方案选型方案5

污水处理站工艺及设备方案选型方案5

第一章工艺及设备方案选型根据台州南污水处理站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各污染物的去除率要求可见,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需满足污染物高去除率的要求,选取工艺时需重点关注CODcr -N、TN和TP等污染物的去除。

NH3第一节工艺方案选型的原则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遵照国家及地区环保部门有关法律、法规。

2.采用适宜的处理工艺,最大程度的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3.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简单、高效节能、在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

4.选择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护维修简便的水处理专用设备。

5.污水处理工程在整体布局合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全面做到结构紧凑、工艺流畅。

6.在建设范围内,污水站总平面布置要符合总体规划,减少占地面积并且要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并合理预留将来的发展用地。

7.污水处理工艺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既能短时间适应水量冲击负荷也能适应水质的冲击负荷。

第二节工艺方案选型与介绍、BOD5、SS的去除率要求较高,同时要求能够脱氮除磷。

本项目对污水CODcr因此,本项目应选用对脱磷除氮具有较好效果的生物处理工艺。

脱氮除磷工艺的类型和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其适用范围和应用的边界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目前,常用的比较典型的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主要有:各种氧化沟工艺,A2O 工艺,SBR工艺及MBR工艺等。

从上述各工艺的机理看,每个工艺各具特点,均可实现除磷脱氮,根据本项目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规模及出水水质要求,结合本项目选用处理工艺特点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应选用技术先进且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工艺,从上述诸多工艺中筛选出氧化沟工艺、A2O工艺及MBR工艺作为本项目的比选方案,进行比较,从中确定推荐方案。

招标文件中,未选氧化沟工艺主要是考虑氧化沟工艺占地面积较大,不适用小规模污水处理站,本站选用A2O+MBR工艺,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论城市污水处理

论城市污水处理
城 乡与环 境
啊 I
论城 市污 水处理

(. 徽理 L 学 1安 大 ) 3 0 2
2 2 0 : 2 江 西 应用 工程职 业 学院 3 0 0 .
[ 摘 要 ] 对 目前城 市现 有 污水 处理 ,在 建设 和运 行管 理 的过 程 中所暴 露 出来 的 问题, 建 没规模 和工 艺确 定等 角度 进行 对 比分析 及污 泥 处置 安全 问题 。 针 一 从 [ 关键 词 ] 市 污水 处理 运 行 管理 [ 城 艺选 择 中图分 类号 : R 2 . ] [ 1 3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9 4 2 L ) 5 0 0 1 1 0 1X(O O 0 — 0 3 O
』工 业废水 处理 殴施 一 规模 小 、技术性 强 , : 般 工艺组 合 灵活, 构通 常 结 为钢制 , 即使 内部 管线 穿插 较多, 行维 护也 不太 困难 。工业 废水 处理 在技 术 运 上 是 ’城 市污水 处理类 同的, 是如 果把工 业废水 处理 设施 的设计 思路 简单地 但 套 用在 城 市污水 处 理] 程 中会 带来 很 多预想 不 到 的问题 。为保 t 境, 除 : 环 消 水 体污 染, 城市 污水 处 理厂 正雨 后 春笋 般地 在各 个 城市 建成 并 投入 运 行。 据 统 计 目前我 国 已建并 运转 的城 市污 水处 理厂 近 5 0 , 处理 能力 为 1 . 0座 年 3 6 1 × l 8 3 活污 水 。 与此 刚时 , 水处理 厂 将产 生 大量 的污 泥, 统计 资 料, 0m 生 污 据 英 、美两 国 在过去 的 儿年 中, 污泥 量每 年增 加 5 1 , 产千 污泥 分别 达到 ~ 0 年 1 7 1 和 9× 1 。 国每 年产 生 的城市 污水 污泥 达 1 t . × 0t 0t 我 亿 以上 ( 污泥 ) 湿 。 1合 理确 定 建设 规模 城 l污 水厂 建设 规摸 的确 定, 仃 是根据 城市 总体 规划 和排 水规 划, 分期分 批 地 建设污 水 管嘲和 污 水处 理厂 , 根据 水环 境保 护 的 日标, 要 分期 实施 , 步到 逐 位 。城 市 排水 二 程 建 设是 ‘ [ : 项系 统 工程 , 及城 区 管 渠 改造 ,污水 的 收集 、 涉 输送 ( 括泵 站) 污 水 处理 和排 放利 用 , 包 , 以及污 泥 处 置等 问题 在 。 2城 市污 水处 理厂 的 工 艺选 择 具 体 [ 的选择 要求 包 括 : 程 ① 技术 合理 。技 术先进 而 成熟, 水质 变化 适应 性强 , 对 出水 达标 且稳 定性 高 , 泥 易 于 处理 。 污 ② 经 济 节 能 。耗 电 小,造 价低 ,占地少 。 ⑧ 易 于 管 理 。操 作 管 理 方便 ,设 备 可 靠 。 ④重 视 环境 。厂 区平 而布 置与 周 环 境相 协 调, 意 厂 内噪声 控 制和 臭 注 气 的治 理 , 化 、 道 路与 分 期 建 设 结 合 好 。 绿 3科学 的 进行 工 艺方 案 比较 : 因地 制 宜地进 行 1 艺方 案 ( 要是 生物 处理 方案 ) 一 主 比较 是必要 的。对 ] 艺 : 方 案 的比较 力求 客观 全面 , 在同 等进水 、 出水 条 件下 , 设 计参数 应 包括对 各 其 种 污 染物 的 去 除率 、曝气 时 间 、污泥 负 荷和 弈 积 负荷 、曝气 量 和氧 的利用 率 ( 动力 效率) 及 、污 泥产 量 ( 及污 泥指 数) 等作 全面 分析 , 据丰 富就 可 以集 数 思广益 , 扬长避 短 , 据技 术 L 合理 , 根 经济 上合算 , 管理方 便, 运行 可靠 且有 利 于 近 、远 期 结 合 的 原则 , 行 艺 方 案 的优 化 抉 择 。 进 4污 泥 处置 安全 问题 城市 污 泥的利 用 和最 终处 置方 法 主 要有焚 烧 、填 埋 、堆肥 和投 海等 , 各 种 方 式都 有 本身 的 优 点和 劣 点 。焚烧 法 的技 术 和 设 备 复杂 、耗 能 大 、费用 较 高, 且有大 气污染 问题 : 并 填埋 法受 到场地 条件及 环境 的限制 , 在污 泥运 输距 离 的合理 范 嗣 内已很难 找到 合适 的地 点 : 投海 会 污染海 洋 , 对海 洋 生态 系统和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作者胡东东指导教师汪万芬摘要:本文针对六安市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30000m3/d,进水各项水质指标及处理后须达到的要求如下:项目BOD5(mg/l)COD(mg/l)SS(mg/l)TN(mg/l)NH3-N(mg/l)TP (mg/)进水160 300 200 45 35 3出水20 60 20 20 8(15) 1本文根据其进水水质,水量及出水情况,分析比较了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确定该污水处理厂采用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工艺,产生的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各工艺单元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的确定及各单体构筑物的设计);污泥处理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流程的确定及各单体构筑物的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及高程布置(包括污水处理厂处理构筑物和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图及高程图的绘制)。

关键词:污水处理,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构筑物,工程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Lu'a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for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30000m3/d, influent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are as follows:project BOD5(mg/l)COD(mg/l)SS(mg/l)TN(mg/l)NH3-N(mg/l)TP(mg/)waterseepage160 300 200 45 35 3yieldingwater20 60 20 20 8(15) 1Based on the water quality, water and water condition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using Carrousel 2000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the produced sludge by enrichment, dehydration sinotrans. The main design content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selection and process unit (design including process flow and the monomer structures); process design for sludge treatment (including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and each monomer structures);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f the plane and elevation layout (including drawing plane plan and elevation mapstructures and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the treatment plant sewage treatment).KEY WORDS:wastewater Treatment,2000 the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construct building ,engineering前言随着工业的日益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水,气,渣三大公害为主要的污染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

城市污水处理对策

城市污水处理对策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推动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特别是城市的污水处理方面,由于城市的工厂和居住人口日趋增多,排放的城市污水大量增加,这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因此对城市污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刻不容缓。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工艺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字:城市污水处理;对策;现状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用水量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城市污水。

城市污水的处理对一个城市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污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城市河流以及周边海域的水污染,从而影响城市居民的饮水质量。

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人口纵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居世界前列,为了提高城市环境和饮水质量,应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力度。

2000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城市污水处理形势相当严峻,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处理效率低下,且存在乱排放的现象,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破坏,我国几大河流的水质都较差。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化学物质,而我国大部份城市存在生活污水排入江河的现象,给江河带来很大的污染,不仅影响环境还影响饮用水的质量。

2002年监测数据显示,辽河、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v类水体占60%以上;黄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干流水质以iii-iv类水体为主,支流污染普通严重;松花江水系以iii-iv类水体为主。

可见我国各大河流的水质都比较差,对水质量的改进措施迫在眉睫。

近年来伴随着污水处理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也结束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实现了高速增长。

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工作建议

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工作建议

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工作建议背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工作是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帮助城市污水处理厂顺利完成改造工作。

建议1. 升级设备:更新和升级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增加先进的生物处理单元、膜过滤系统和化学处理设备,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能耗。

升级设备:更新和升级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增加先进的生物处理单元、膜过滤系统和化学处理设备,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能耗。

2. 改进工艺:优化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技术,如反渗透、生物膜反应器等,以提高水质处理效果。

改进工艺:优化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技术,如反渗透、生物膜反应器等,以提高水质处理效果。

3. 加强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监测并记录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加强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监测并记录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 注重维护: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注重维护: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5. 提升人员能力: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提升,使其具备熟练操作设备和处理污水的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

提升人员能力: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提升,使其具备熟练操作设备和处理污水的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

6. 增加信息化支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数据实时监控和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精度。

增加信息化支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数据实时监控和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精度。

7. 加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加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措施1. 制定改造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与优化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与优化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与优化摘要:在城市化进程逐渐推进的今天,城市污水问题已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而与城市不同,城镇污水处理工作难度更高,技术人员更为匮乏,因此处理效果远不及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早已不同以往,如今的城镇居民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工作更加看重,如何解决城镇污水污染居民水源,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问题,已然成为了有关研究人员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基于此,围绕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与选择进行探讨,具有较为现实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选择前言现如今,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们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提高的同时水污染就是严重的问题。

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改善农村水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1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原则1.1经济性原则基于城镇资金不足的问题,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时首先要遵循经济性原则。

一方面,要在保障污水处理设备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运行费用相对降低的处理工艺,要尽量降低污水处理工艺成本,用最少的资金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尽量采用寿命较长、耐久性较强的污水处理设备,尽可能避免因城镇环境复杂所致的设备损坏,减少设备维护的人力成本。

1.2适用性原则基于城镇污水的分散性特点,要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时尽量遵循适用性原则。

一方面,要根据城镇各家各户排污点的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集中处理污水以减少管道成本,同时若管道铺设难度较大,可考虑适当增加污水处理点;另一方面,要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就当地污水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根据水质、水量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调节举措。

具体来说,城镇污水处理要具备除磷脱氮功能,且要尽量减少污泥的产生。

1.3实用性原则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相对匮乏,因此要尽可能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时遵循实用性原则。

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选用设备维护难度相对较低的处理工艺,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的持续进行;另一方面,要尽量选用相对环保的处理工艺,并严格按照环保政策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污水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或当地标准。

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属于物理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

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通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流经格栅或者砂滤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二、典型的五种工艺(1)间歇活性污泥法(SBR)间歇活性污泥法也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eactor—SBR),它由个或多个SBR池组成,运行时,废水分批进入池中,依次经历5个独立阶段,即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

进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应及沉淀用时间控制,一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依负荷及出水要求而异,一般为4~12h,其中反应占40%,有效池容积为周期内进水量与所需污泥体积之和。

比连续流法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耐负荷冲击的能力强;由于底物浓度高,浓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现缺氧、好氧状态,能抑制专性好氧菌的过量繁殖,有利于生物脱氮除磷,又由于泥龄较短,丝状菌不可能成为优势,因此,污泥不易膨胀;与连续流方法相比,SBR 法流程短、装置结构简单,当水量较小时,只需一个间歇反应器,不需要设专门沉淀池和调节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运行费用低。

城市污水的科学环保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的科学环保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的科学环保处理工艺【摘要】随着全世界的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全世界的用水量递增迅速,而且大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到河流、湖库,对水质污染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人们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后会诱发各种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做好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如何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使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增长就成为了环境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水资源污水处理科学环保1 城市废水处理工艺概况城市废水处理工艺以生化法为主,常与物理、化学法串联,才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生化法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一般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生物膜法一般用曝气生物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

工艺一: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废水→→→过滤→出水SBR工艺的主要特点有:出水水质较好;占地少;不产生污泥膨胀;除磷脱氮效果好。

工艺二:生物接触氧化法废水→→→→→出水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又成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是曝气池和生物滤池综合在一起的处理构筑物,兼有两者优点。

工艺三:曝气生物滤池废水→→→→→→排放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占地面积小、臭气少、具有脱氮除磷、模块化结构和便于自动控制等优点。

应用领域包括城市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和中水处理。

工艺四:A/O工艺(厌氧—好氧工艺)废水→→→→→→→排放该工艺在厌氧池中利用氨化菌将废水中的有机氮转化成为氨氮,然后与原废水中的氨氮一起进入好氧池。

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将废水中的氨氮消化成氮氧化物。

好氧池中的消化混合液通过回流到厌氧池,利用原废水中的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将氨氮还原成氮气。

2 城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城市废水的处理应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首先抓住工艺改革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2.2.5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2.2.5.1污水处理工艺a 工艺选择原则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且缺乏技术管理人员,应采用成熟可靠、经济适用的工艺技术。

本工程进行工艺选择时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方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针对小城镇的特点进行工艺选择。

(2)与城镇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工艺技术可靠,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

(3)充分考虑各种污染物处理程度,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4)污水处理工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能够得到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5)严格执行国家对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6)深入调研分析,考虑采用运用成熟的装备化、设备化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同时针对将各工艺单元进行整合,实现一体化。

比如格栅渠、沉砂池和可以与调节池合建;生化处理设施,消毒渠以及深化处理单元合建。

使得整个污水处理站只有两段,一方面能够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能够比较灵活的进行工艺调节和管理。

同时可以缩短施工工期,能够早日实现污水防治要求。

b 工艺方案选择进水水质特点及分析:⑴进水特点及分析◆水成分及污染物浓度本工程城镇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污染物成分简单,水质相对比较稳定,进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均较低。

◆水量特点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小城镇污水,水量通常较小,本工程各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分别为1000m3/d、1500m3/d、3000m3/d。

受居民生活规律的影响,污水量波动大,尤其是昼夜流量变化大。

通常在每天的早中晚出现三次水量高峰,其余时段水量很小。

◆水的可生化性本工程进水水质的可生化性分析见下表。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点根据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目标及预测的污水进、出水水质指标,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以去除有机物、氨氮和磷为主。

一般认为污水的BOD5/CODC>r 0.45 时,其可生化性较好;BOD5/TN ≥2.86 可进行生物脱氮;BOD5/TP≥20可进行生物除磷,且比值越大,生物除磷效果越明显。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统稿)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统稿)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三月前言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城镇污水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必须看到,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泥还未普遍得到有效处理处置,这些污泥非常容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成为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影响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积极效果。

因此,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我国城镇减排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技术和工程措施的落实,满足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

为指导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按照无害化、资源化与低碳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和建设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

本指南编制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污泥的来源与性质、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

本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污泥的来源与性质 (3)第三章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 (5)第一节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第二节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6)第三节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选择与评价 (9)第四章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 (15)第一节浓缩脱水技术 (15)第二节厌氧消化技术 (17)第三节好氧发酵技术 (26)第四节污泥热干化技术 (34)第五节石灰稳定技术 (40)第六节其他技术 (43)第五章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 (44)第一节污泥土地利用 (44)第二节污泥焚烧与协同处置技术 (50)第三节建材利用技术 (63)第四节污泥的填埋 (66)第六章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 (69)第一节污泥的应急处置 (69)第二节污泥处理处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71)附录 (74)第一章总则1 编制目的为落实《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指导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更加合理地进行规划建设,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不断提高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水平,防止对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本指南。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探究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探究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探究[摘要]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量日趋增多,如何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国m[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218-01一、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对一个城市来说,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规则,分期分批地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要根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分期实施,逐步到位。

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区管渠改造,污水的收集、输送(包括泵站),污水处理和排放利用,以及污泥处置等问题;在河网城市,还需考虑上游、下游和水体自净问题。

合理地确定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直接涉及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和费用效益。

不少城市由于市区污水管道未形成系统,缺乏长期积累的污水水质水量资料,一般采取按规划面积、人口和工业发展的预测来推导污水量,并提出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公建、商业污水量各占的比例、其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提出的设计污水量往往偏大。

实际上,按规划计算的污水量与可能有污水量,实际可能收集到的污水量和根据需要与可能进行处理的污水量是不同的,设计的污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水管网普及率和实际可能收集到的近、远期污水量,并分期建设污水处理厂。

要充分认识城区内管网改造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的取决于旧城市的改造和道路的改造,有的埋了干管,支管迟迟未建成,致使许多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吃不饱”。

对设计的污水水质,应该对现有实测的水质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工业废水正在限期达标排放的水质水量变化和管渠内地下水的渗入量),对雨污合流和老城区排水系统需科学地确定污水管道的截流倍数(干管和支管可采用不同的截流倍数)。

现在设计的需处理污水水质偏高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要通盘考虑,留余地过大,既增加投资亦会使设备闲置或低效运行。

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探讨

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探讨
城镇污水处理2 万 m /。 7 5 3 d
《 政策》 对污泥处置和处理技术概括提出有以下
几 种方 式 :
1 园林 绿 化 、 ) 土地 改 良用 土 ( 关 采 用 厌 氧 消 相 化、 高温 好 氧发酵 ( 堆肥 ) 处理技 术 ) 等 ;
( 广州市 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广州 摘 要 503 ) 10 0
通过对《 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 防治技术政策( 试行 )提出的各种 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进行技术和经 》
济 可 行 性 分 析 , 述 其 可操 作 性 。认 为含 水 率 8 %的 污泥 集 中处 理 处 置 设 施 不 宜采 用 厌 氧 消 化 、 肥 、 埋 和热 干 化 技术 , 行 评 0 堆 填 实
沼气经脱硫可利用外 , 其外排沼液量与污泥含水率成 正 比, 沼液 属高 浓度有 机废 液 , 而 以国 内某污 泥处理 厂 沼液 成 分 为例 : O = 00 0mg ̄T = 0 g 、 C D 1 0 /、 N 20 0m / I L
收稿 日期 :2 0 — 2 2 ,修 改稿收 到 日期 :2 1一 12 0 9 1— 8 00O— 5
策 》 ,提 出污 泥处理 处 置源 头削减 和全 过程 控制 原 ) 则, 具体 阐述 了何种 情况 下宜 采用 的污 泥处 理工 艺 ,
治技 术政 策 》 已提 出 : 就 日处 理能力 在 1 O万 m 以上
的污水二 级处 理设 施产 生 的污泥 ,宜采 取厌 氧消化 工 艺进行 处理 ; 日处理 能力 在 l 0万 m 以下 的污水 处 理设施 产 生的污 泥 , 可进行 堆肥 处理 和综合 利用 。
未 执行该 污泥 处理 路线 而造 成今 天的 问题 。
对于不得不 新建 的污 泥集 中处理处 置设施 , 则不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doc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doc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前言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不仅是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能有效减轻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为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推动城镇节水减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原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政策》,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提出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原则框架,用于指导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规划,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

在编制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总体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城镇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城镇污水再生处理工艺方案、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设施运行维护、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风险管理,共六章。

本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清华大学、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本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管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 (2)第一节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基本原则 (2)第二节再生水利用需求分析 (2)第三节规划布局 (3)第四节利用途径及单元技术选择 (4)第三章城镇污水再生处理技术 (7)第一节常规处理技术 (7)第二节深度处理技术 (9)第三节消毒技术 (14)第四章城镇污水再生处理工艺方案 (16)第一节工业利用 (16)第二节景观环境利用 (18)第三节绿地灌溉利用 (20)第四节农田灌溉利用 (21)第五节城市杂用 (23)第六节地下水回灌 (24)第五章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设施运行维护 (26)第一节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 (26)第二节设施运行维护管理 (29)第六章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风险管理 (30)第一节生产风险管理 (30)第二节终端用户风险管理 (31)第三节科学研究和公众参与 (32)附录 (36)第一章总则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城镇集中型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方案选择,涵盖城镇污水从收集、处理到再生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指导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规划以及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可持续决策目标及指标体系探讨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可持续决策目标及指标体系探讨
T A N G n, Ra LO N G n r i Te g— u ,LO N G a g y Xi n — u
( yLa f h e r e s r o rRe in SEc — v r n n f M i ity o Ed c to Ke bo T r eGo g sRee v i g o ’ oEn io me to n sr f u a in,
到决策者 的重 视 。定性 给 出选择 工艺范 围和 ( ) 或 采
0 引 言
至 20 0 5年 底 , 国 6 1个 设 市 城 市 中 , 有 我 6 共 3 3个 城 市 建 成 污 水 处 理 厂 7 2座 , 市 污 水 处 理 8 9 城
用评 价指 标定 量决策最佳 工艺 是 目前常 用的工艺 优
维普资讯
第 1 5卷 第 1期
2008正
安 全 与 环 境 工 程
Sa e y a f t nd Env r n e t lEng n e i g io m n a i e rn
Vo . 5 NO 1 11 .
M a. r 2008
“ 一 五” 展 规划 要 求 , 21 十 发 到 0 0年 , 国 设 市 城 市 全 和 县 城 所 在 建 制 镇 均 应 规 划 建 设 污 水 集 中 处 理 设
况, 结合 可持 续发展 的要求 , 提出污水处 理工艺 优选
可 持续决 策 目标 , 构 建可 操 作性 较强 的量化 指 标 并
体系, 为可持续 污水 处理工艺 的选 择提供 参考 。
施 , 国设市 城 市污 水 处 理率 不低 于 7 , 以预 全 0 可 测, 城镇 污水设 施的建设将 得 到迅猛发展 。
3月

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可行性研究引言:城市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因此,进行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可行性研究,对于保障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分析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首先,需要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其次,还需要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处理效果、能耗情况、设施维护等方面。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规划提供依据。

二、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目标确定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目标是指明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目标的确定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环境保护要求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

例如,可以确定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目标、水质达标要求的实现目标等。

通过明确目标,可以引导城市污水处理的规划和实施,确保其可行性。

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是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选择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的成熟度、适用性、运行成本等因素。

例如,可以选择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或者新兴的膜分离技术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技术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可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确保规划的可行性。

四、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经济可行性研究是保证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

首先,需要对规划的投资成本进行评估,包括设备采购、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

其次,需要对规划实施后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益等方面。

通过经济可行性研究,可以评估规划的投资回报率和可持续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五、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社会可行性研究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社会可行性研究是保证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决策与工艺方案选择研究作者: 来源: 更新日期:2005-8-29 阅读次数:29郑兴灿张悦1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形势1.1城市污水处理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我国的江、河、湖、库、近海水域已经普遍受到污染,其中大部分水体严重污染。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内陆水域水体普遍出现藻华暴发现象,近海海域频繁发生赤潮现象。

水质污染和水质富营养化问题不但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造成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

造成水体污染和水质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肥料流失;城镇是工业、人口、能源和物流高度密集的地方,随着经济发展,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染物逐年增加。

城市污水系指纳入和将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混合污水,近年来,城市污水中生活污水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2000年底国务院“一控双达标”工作的完成,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将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施行城市污水的集中二级处理、二级强化处理,以及一定程度的三级处理。

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城市污水治理工作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本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中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然而,截止到1998年底,尽管我国已经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87座,但二级处理能力仅822万m3/d,按此计算的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率仅14.1%。

目前,我国城市平均每100万人有1座污水处理厂,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每0.5~1万人有1座污水处理厂相比,差距很大。

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制订了淮河、辽河、海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流域的水污染控制总体规划,各省市也制订了相应的水污染治理规划,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目前的规划,我国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产业的投资需求在1800亿元以上,建成后每年的运行费在70亿以上。

按照国家环保局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 6),为了满足出水排放标准,绝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都必须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或深度二级处理工艺技术。

毫无疑问,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前景,但同时存在严峻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设备国产化开发问题。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资金短缺,致使一大批规划中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迟迟不能上马,已经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也不能正常运行,预期的水环境目标无法实现。

对大部分地区而言,当前首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治理深度的问题,而是治理与否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主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导致工程投资大、债务负担重,并抑制了国内污水处理技术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除了必须继续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艺与设备外,还必须健全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性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产业技术经济政策,尽快解决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及价格问题,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

1.2水质富营养化与氮磷污染去除成为难题流域性水污染是我国水环境的重大问题,跨省、跨地区、跨市水污染纠纷频繁发生。

1995年国务院确定淮河、辽河、海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为“九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并编制了这些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实施计划。

近年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淮河、太湖两大流域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已经基本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削减了大约40%,水质污染得到初步控制,但恶性水污染事故还是常有发生。

在出现严重有机物污染的同时,我国大部分湖泊和部分河流、近海水体还存在相当严重的水质富营养化问题。

近年来,时有湖泊蓝藻、绿藻等的季节性暴发现象,滇池、巢湖等湖泊富营养化造成的蓝藻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湖泊水质达Ⅰ、Ⅱ类标准的千岛湖、洱海也每年暴发藻华。

部分河流水域如汉江、珠江、葛洲坝水库等近年来也出现了水质富营养化。

1998年3、4月间香港海域和珠江口的赤潮记忆犹新,9月份渤海又发生了3000km2以上的大面积赤潮。

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经济损失也十分惨重。

在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污染,造成水体中营养盐异常高的背景浓度,使水环境变得非常脆弱,外部条件的微小变化就会使水体营养状态发生急转,引起藻华频频暴发。

在这种情况下,氮磷污染物控制与去除技术、水体富营养化发展态势预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成为水环境污染控制日益紧迫的重要课题。

1.3工业废水治理开始转向全工艺过程控制为了解决工业废水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的环境决策者提出了排放污染物最小化的概念,即从污染源头进行减量,变单纯的末端治理为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全工艺过程控制。

同时发展高效、低耗的处理技术,以保障排放最小化清洁技术的实施。

它作为防治工业污染,保护环境,提高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

美国的50多年的水污染防治实践表明:污染最小化技术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排放最小化清洁生产列入《二十一世纪议程》,并制定计划在全球推行。

在国际组织的支持、帮助下,我国在1994年建立了示范工程,并于1999年在3省市作全面试点。

水污染排放最小化清洁集成技术包括先进生产技术、工艺改革、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末端治理的综合技术,是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经济水平,总体来说是效率低、成本高,缺乏水资源化处理的高效、低耗工艺及相应的设备,加上水价过低,污水回用率当然低。

这就成了制约污水排放最小化清洁集成技术开发应用和低质水利用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内外实践证明顺利推行污水排放最小化清洁生产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必须建立排放最小化清洁生产实施机制,对企业施加压力和给予诱导的激励政策。

1.4单独分散处理转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虽然发达国家的水污染控制对象已经转向微量有毒有机物,致力于受污染水体水质功能的全面恢复,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控制对象仍然主要是有机污染物以及氮磷营养物,遏制水污染和水质富营养化不断加剧的趋势仍然是艰巨的任务。

因此,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加强水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依然是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最主要途径。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采取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的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因此,城市市区公共污水收集系统服务范围内的工商业污水要从城市水污染防治的总体效益出发,打破行业和隶属关系的制约;要根据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区域水环境的特点,解决好以污染源源头治理、辅以局部予处理为主的点源处理与污染集中控制的结合。

远离城市市政排水管网的独立工矿区或几个企业距离较近、污染物性质相近的产业污废水,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也可集中处理,或与生活污水一并处理、处置或利用,达标就近排放。

在工商业实施节水减污、清洁生产、污水清污分流,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接纳的污水浓度合理提高的基础上,要发展和应用高效、节能、投资省、占地少、运营成本低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装备。

1.5小城镇污水处理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拥有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近48000多个,其中建制镇19200多个,吸纳2亿多居民,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村镇人口的不断集中,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绝大多数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

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不仅造成小城镇本身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且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例如,太湖流域现有各种规模的城市为7座,而小型城镇高达978个,小城镇的污水治理成为太湖水污染防治的关键。

对于我国大量的小城镇,产生的污水量一般小于2万m3/d,通常在2000~5000m3/d之间,属于小型污水处理厂范围。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处理要求偏高、可供选择的经济适用技术很少和运营管理经验严重缺乏等多方面的问题,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相比,小城镇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更加困难,小城镇污水治理将成为今后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与此相对应,小城镇污水治理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也是当前需要加速解决的问题。

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运行管理简便的工艺及成套设备始终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界所致力于研究与寻求的方向。

对于小城镇污水,这样的需求更加突出。

1.6由工艺技术开发转向工艺、设备、工程、政策和经济的综合集成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方面,一个重大的转变是,我国已经开始从单纯的工艺技术研究开发转向工艺、设备、工程、政策和经济的综合集成与产业化。

在过去,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研究长期以单项优势为主,且偏重于工艺性能的研究,且缺乏对不同处理系统综合研究,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完整性,也缺乏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缺乏全面和综合比较能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就不断冲击国内市场,国产产品总是无法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决策失误相当频繁。

最近几年,以技术设备的集成性、成套性和高效实用为基础,与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密切结合的技术决策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得到了高度重视。

当代污水处理已经形成向高科技和设备集成化发展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水处理工艺的创新往往和配套设备的开发融为一体,一种新工艺的问世通常伴随着专利设备的产生,工艺的先进性通过集成化的设备来体现,并由设备的市场获得主要经济效益。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工艺技术优势和设备开发集成能力的工程公司,已经成为承担水工业工程项目的主体,并且在我国也有非常成功的业绩。

但多年来,我国对设备的开发相对滞后,进口设备占据了主要市场。

由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分散且规模小,生产设备的总体质量差,成套能力弱,尤其是工艺技术与专用设备的开发和功能要求相脱节,不能依据各种水质水量变化特性实现处理工艺与相应设备的紧密结合、同步发展和整体化,从而在适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不能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需要。

这一状况已经引起国务院主要领导和业内人士的重视,污水处理设备国产化工作正大力度地向前推进。

在今后的科技攻关和技术进步中,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必将密切结合,在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同时推出高质量的成套设备,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随着国家城市污水处理产业政策的调整,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推行,以及工程建设程序的国际接轨,招投标制度的全面实行,污水处理及成套工艺设备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条件和竞争机制正在逐步现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