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现存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南锣鼓巷现存的主要问题
1、过度商业化,历史文化景观与商业街不平衡
在我们展开的有237人参与的针对南锣鼓巷的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认为过度的商业开发是南锣鼓巷的主要问题,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不知道南锣鼓巷地区蕴藏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南锣鼓巷的资源优势知之甚少。
这一调查反映出南锣鼓巷对历史文化景观的发掘不够,景区旅游历史文化特色不够鲜明,近年发展重心向商业倾倒未随发展规划有效改变。
在已开发的历史文化景观中缺乏成熟的旅游宣传和导游人员引导,使得南锣鼓巷地区这一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同时不少商户与南锣鼓巷体现的历史文化氛围无关,风格简单、特色不突出的吃喝玩乐商铺在南锣鼓巷发展过旺。
2、游客过多,游览质量不高
在调查中,这一问题在受访者中同样得到了高度关注。
南锣鼓巷主街道长800米,宽不过10米,区域面积十分有限。
早前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
按照国家旅游局《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标准,南锣鼓巷景区瞬时承载量为1.7万人,因此目前游客人数严重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
自2016年4月25日零时起,南锣鼓巷暂停接待旅游团队。
就百度热力图来看,端午小长假期间,南锣鼓巷地区再次达到了红橙黄色拥挤的水平。
寸步难行、摩肩接踵的旅游体验让南锣鼓巷地区的旅游质量大幅下降。
(下图为6月9、10、11日百度热力图)
3、环境与秩序欠佳,商业区和居民区风格差异明显。
南锣鼓巷主街上分布着大量小吃摊位,游客多是在游览过程中边走边吃。
各摊位有在门店设置垃圾桶,但游客的流动性又让这些垃圾桶不能合理起到作用,景区自身公用垃圾桶数量又极为有限。
这样南锣鼓巷不免出现垃圾乱丢,某一垃
圾桶堆积成山的局面,环境质量下降。
南锣鼓巷除固定摊位外,另有部分流动商贩。
并且有的摊位占道经营,影响行人通行。
在游客众多的时段,商客混杂,让十米宽的街道显得十分拥挤。
从主街拐入周围胡同,明显可以感觉从高度的商业文明中调入了七八十年代的老北京。
街道狭窄,沿街自行车、汽车随意停放。
四合院民居外观破败,私搭乱建现象层出不穷。
周边胡同风格与主街明显不符,影响游客四处游览体验北京胡同、四合院文化的感官,不利于北京整体风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