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
摘要: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说,一直以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煤炭粉尘的综
合治理,高浓度的粉尘含量,会严重影响输煤系统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引发尘
肺病等多种职业病。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火力发电厂输
煤系统的粉尘综合治理问题。
为了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更好的促进火
力发电厂的发展。
本文对火力发电厂煤炭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希
望能够改善火力发电厂燃料系统的运行环境。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1 引言
火力发电厂,作为工业化生产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使用的可持续
性直接决定了所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然而,因输煤系统运行过程产生粉尘
的危害影响,大幅降低了生产建设的安全稳定性。
为此,研究人员应对已运行的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情况进行分析,以使采取的治理改进措施更趋效用,进而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
2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燃煤发电厂输煤系统,煤炭从材料到锅炉内燃烧,需经过复杂的
运输与加工过程才可达到预期的运行使用目标。
如在对系统进行卸煤与碎煤等作
业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浓度过高潜伏着粉尘爆炸的危险,这
不仅会对生产建设环境造成大量的生产性粉尘影响,还会降低相关电气设备的绝
缘工作效果。
而对输煤系统运行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由于技术局限与所处的市
场环境复杂,这就降低了粉尘治理的效果价值。
为此,相关建设者应对运行当中
的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即在明确局限问题的情况下,对
粉尘治理措施的运用进行改进,进而促进所处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 粉尘问题的形成因素
3.1 煤原料的性质
作为火力发电厂中的燃烧原料的煤原料,其中的水分含量较低,所以在煤转
运的过程中会造成煤渣飞出,造成煤尘散落的问题,同时也有煤原料含煤量较低
的情况,如褐煤就是容易分解的一种煤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松散现象,
也极易出现粉尘问题。
3.2 对煤炭进行转载运送时产生的煤粉末
在运送煤炭的过程当中,车辆难免会发生颠簸,此时煤炭与车厢会发生撞击,煤炭与煤炭之间也会相互碰撞,这就会使得煤炭变成细碎的小颗粒,并且产生扬尘。
除了在运输过程当中会产生粉尘之外,在对煤炭进行卸载时,也会由于煤炭
与装煤的设备之间产生撞击而出现大量的粉尘。
3.3 设备内外气压不稳定
在煤原料的运输过程中,难以完全保证整体运输设备的密封性能完好,所以
在有可能漏气的情况下,设备的内部一直处在正常的压力状态下,有一定密封不
严密的区域,粉尘就会在压力作用下从该区域泄露而出,造成大量粉尘飞扬的现象。
4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技术
4.1 微米级干雾抑尘改造
加装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每套干雾抑尘系统主要由干雾主机、空压机、水
气分配器、万向节总成(含喷头)等设备及储气罐、水管线、压缩空气管线、全
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增压泵、自动控制系统等配套部分组成。
(1)干雾抑尘主机:干雾抑尘机由电控系统、多功能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组成。
主机将气、
水过滤后,以设定的气压、水压、气流量、水流量按开关程序控制阀打开或关闭,经管道输送到万向节中去,实现喷雾抑尘。
(2)空压机:采用箱式结构、螺杆
式压缩机。
碎煤机楼功率分别为37kW,分别可供46个喷头运行。
(3)水气分
配器:通过水气分配器实现水、气、电主管线与万向节总成的连接,并根据现场
情况通过PLC控制实现各万向节总成分别喷雾。
(4)万向节总成:由喷头、喷
头固定座、万向节接头、防护钢管、水、气连接管组成。
单落煤点的导料槽按落
煤点后、落煤点前、导料槽近出口共三组、每组两个喷头共六个喷头设置,尾部
滚筒设置两个对吹喷头,头部护罩设置四个喷头。
另外,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通
过压力将液体供给万向节总成,液体和压缩气体在万向节喷雾器总成内部混合,
产生超声波震荡功能的微米级、漫射型喷雾。
喷雾颗粒直径1~10μm,对悬浮在
空气中尤其是5μ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进行有效地吸附,使皮带机头部护罩、导料槽内部及尾部滚筒处的煤尘受重力作用沉降,从而达到整体抑尘作用。
4.2 曲线落煤管改造
曲线落煤管主要包含头部集流导流装置、落煤管本体等装置。
1)头部集流导流装置:取消原煤流挡板,新型头部集流导流装置导流挡板采用曲线下伸至皮带
机头部漏斗内,使物料以较小的冲击角度与头部集流导流装置渐变接触,以非常
小冲击角度收集并限制运动的物料流,在导流挡板的引导下逐渐改变流动方向,
使物料朝输送机系统下方设备平缓流动;物料在头部集流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得到
汇集,能够汇聚“排队”运动,从而有效减小诱导风、抑制煤尘的产生,并最大程
度降低物料速度的损失,避免物料在头部漏斗位置发生堆积堵塞。
2)落煤管本体:落煤管采用弧形流线型、“U”形截面结构设计,总体设计保证物料的汇集输送,结合落差的大小设置诱导风抑制系统和缓冲物料冲击系统,避免采用传统落
煤管时直接落料对受料皮带造成直接冲击的现象;落煤管的设计保证所有落料点
和胶带对中,运行期间不发生落料点不正常现象。
除此之外,曲线落煤管总体技
术采用SolidWorks三维立体设计建模技术,借助于先进的颗粒学仿真软件EDEM,对散状物料输送过程中颗粒体系的行为特征进行较真实模拟,从而优化物料通道。
通过落煤管的优化设计从源头上解决原落煤管转运时产生的煤尘大、容易堵料及
胶带跑偏等问题,确保物料转运安全、高效顺畅、清洁。
4.3 水喷雾设备改造
(1)降尘水压的设计。
水压是喷雾大关键因素之一,若水压过低,则喷雾可
能因粒径过大而无法捕捉呼吸性粉尘,甚至出现射流的情况; 而若水压过高,虽
然雾滴粒径达到降尘要求,但对管路的承压结构要求较高,导致资源的浪费。
因此,选择合适的水压,既要满足降尘要求,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高压细水
喷雾除尘系统主要由高压栓泵和组合实现,即系统水压为高压,其管路系统的所
有连接口处必须保证密封良好,同时在喷雾过程中必须做到保证水雾不会喷到电
动机上,一旦出现漏电的可能,应及时切断电源,并擦干积水。
(2)喷嘴孔径
口径的选择。
喷嘴口径也是影响喷雾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通常,口径越小,喷出雾滴粒径越小,雾化效果越好。
但如果雾滴粒径过于小,其喷雾容易受风流
气流影响,即还未到达尘源处就被风流吹散。
因此,喷嘴孔径口径必须通过现场
实验,按除尘效果来选择合适的喷嘴口径。
(3)电控箱。
主要作用是实现除尘
系统与生产装置的联锁控制,即当生产设备运转时,高压细水雾除尘系统立即开
始工作,以实现粉尘的及时控制,避免粉尘扩散。
电控箱可同时对过滤器、软水
器、储水箱和自动喷雾系统进行控制,考虑到煤尘的可爆性,须对于电控箱及控
制线路进行防爆和防护性能设计,如箱体密封并保护接地接零,同时在防爆箱内
设置报警器,当粉尘浓度检测器检测到浓度即将到达爆炸极限时,立即发出警报,并增大喷雾除尘系统的除尘功率。
4.4 泡沫抑尘系统
泡沫除尘是用表面活性剂、助剂与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在高压条件下用发泡
器产生大量高倍数泡沫,通过泡沫喷洒装置把泡沫喷洒向尘源。
传统泡沫除尘是
以泡沫在尘源上形成无空隙的覆盖,以此遮断尘源,达到降尘的目的;泡沫体的
总体积和总比表面积相对更大,可增加泡沫与粉尘的接触面,增强煤尘的附着力,提高泡沫降尘的目的。
矿用较为广泛的泡沫除尘技术,主要是将蒸馏水与发泡剂
混合后,在高压条件下喷射,经过泡沫装置内的混合发泡器后,产生大量泡沫来
覆盖尘源以达到降尘的目的。
某企业应用了泡沫除尘,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为目的,提高了其润湿性和粘结性,可有效的应用于实际生产。
矿用的泡沫抑尘装置
结构整体上较为简单,可分为3个组成:进气管、进水管、混合管线。
机器中主
要装置组成为储液器、发泡器、操作模板等,在运行过程中还会有小部分零部件,例如风压表、水压表、液体计位期等等计量用的装置;过滤使用的零件有:三联件、水气分离机等等;调节主要使用的是针阀、球阀等等;其他配件上还包括胶
管及接头管等等。
除喷射系统外,在其他部件上还有部分在机械箱体以内,所占
用的空间较小,这样可以安装在于挖掘机相连的部分。
在使用时需要在井下安装
高压水及风源,有了这样两个装置的配合才能对井下的操作环境进行发泡。
在应
用过程中,首先对抑尘箱的右侧液压进行液位计量,再对料箱的气泡液体的高低
进行排查,这样确保在运行过程中起泡剂是相对适用的,不会出现浪费及缺少的
现象,假设出现料箱的液体适用较少液位较低,在运行前就要准备充足的起泡剂。
准备完备后再接入水源、喷头及压强气源管线。
泡沫系统的调整及完备:泡沫产
生装置就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改善,假设现场的泡沫棚舍的
不够,可以加大机械吸液的能力,调节出口流量进行大剂量泡沫喷洒,然后就可
以调小吸液装置的调节阀,调整至水路适当的位置及流量。
当设备有水压发生没
有变化的可能,但是泡沫渐渐减少的情况,就应该及时低于通风设备进行调整,
也就是气路的风量调节,直到泡沫量达到适当的标准为止。
5 结束语
粉尘治理的关键在于煤转运系统中的各个工作环节。
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
粉尘,就要从各种工作环节中找到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只有做好一
系列的改进和管理,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火力发电厂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杨,姜波.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
息,2013(15):61.
[2]王永革.关于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的方式浅析[J].科技信
息,2013(18):428.
[3]马辉.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现状分析及治理[J].神华科
技,2012,10(04):54-56+73.
[4]漆昭富.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对策[J].机电信息,2011(21):236-237.
[5]杨树峰.浅议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J].山西建
筑,2010,36(23):21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