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期中-晋江市平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山中学2015年秋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2~3题。
2.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天顶角为0°的地区位于()
A.赤道B.南回归线C.南极圈D.北极点
3.当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盛行西北风B.珠江处于枯水期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地中海沿岸正值雨季
华北某城市将临街的平屋顶改成坡屋顶,并统一着色。
据此完成4~5题。
4.平屋顶比坡屋顶( )
A.美观 B.节约建材 C.隔热效果好 D.利于排水
5.“平改坡”后,原太阳能热水器受影响最严重的时段为( )
A.春分日前后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D.秋分日前后
6.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纬度,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7.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图6
读图6“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甲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 A .喜高温多雨 B .耐高温干旱 C .喜阴冷潮湿 D .耐低温干旱
9、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洋流 C .地形 D .海陆轮廓 读图7,完成10~11题。
10.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②地常年盛行风 ( )
A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C .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 .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我国某湖泊面积2.8平方千米,海拔高度483米,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西北地区
C .华南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13.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 .地下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大气降水
D .湖泊水 14.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海陆位置
D .季风环流
图7
读图1、图2相关信息,回答15-17题。
15.图1中甲地地形形成原因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图2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图1中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图中山脉两侧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脉甲侧自然带基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山脉乙侧的河流有结冰期
C. 图中山脉从成因上属于背斜山
D. 乙侧的气候类型与北京的气候类型一致
17.图1中山脉的遂道有“中国第一长遂”之称,从地质构造来看打遂道最好选图2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第19~20题。
19.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20.如果戊区域为阴雨天气,则等压线a的值最可能是()
A.1 002.5百帕B.1 005百帕
C.1 007.5百帕D.1 010百帕
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天山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
A.北坡是阳坡 B.南坡是阴坡 C.北坡是迎风坡 D..南坡是迎风坡22.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到()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C.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草原
二.综合题(6题,共56分)
23.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_______(甲、乙、丙、丁)处。
(2分)(3)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 ________。
(4)形成乙处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___。
(5)图2为图1中某一地区的地貌景观,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A、B两地中的_____地。
24.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如图11),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A 地气候类型为 ________;其自然带为 ________________带;
(2)限制B 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 ,2010年B 地出现了多年少见的雪灾,雪灾主要是由于________ 过境引起的,该天气系统除带来降雪天气外还会引起 ________、________ 等天气。
(3)C 地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D 地风向如图中所示时,浙江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D 风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5)E 洋流对日本气候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
25.图14为北非简图,图15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10分)
① 指出甲地的气候类型。
(2分)
② 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
(4分)
③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角度,说明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4分)
图14
图15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说明其原因。
(4分)
(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并简述其成因。
27.河流的中下游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不断弯曲,以致河道变迁。
读“某河段曲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
(1)图中序号代表曲流发育过程中废弃的某些古河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 A.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快,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
B.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慢,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
C.③④⑨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早;①⑥⑦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晚.
D.③⑥⑨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早;①④⑦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晚.
(2)此种河道可能位于()(2分)
A.黄河下游B.长江中游C.珠江上游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研究小组认为A湖是一段旧河道,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请解释湖泊的形成原因。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3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2分)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3分)
平山中学2015年秋高三年级期中考(地理答案)
1-5:DBCBC 6-10:CBBCD
11-15:BBBAC 16-20:AACBB 21-22:CA
23(1)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遭受侵蚀
(2)丁(3)水汽输送(4)流水侵蚀
A 24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分冷锋降雨、降温、大风、沙尘暴(任答两点即可)
寒暖流的交汇处或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洋流名称写错不给分)
昼长夜短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增温增湿
25.地中海气候
②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③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26(1)高(2分)a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受海洋影响,冬季温度较高。
(2分)(2) B (1分)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本区处于北纬40°-北纬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从海上吹来,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温暖湿润,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
(合理即可得分)(4分)
27.(1)C(2)B
(3)对。
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端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
28.(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的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于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会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