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山水画实用的口诀、松柏、芭蕉、柳树等杂树画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好山水画实用的口诀、松柏、芭蕉、柳树等杂树画法
国画视频教程:芭蕉如何画
如何画好山水画,送大家一些实用的口诀
画山水口诀
山为勾皴点,树为彩墨染。

画前需定形,先从树起跟。

勾出树枝干,稍点树梢墨。

颜色要细调,红绿要纯清。

染在树梢顶,树头浓墨分。

松要摆大气,枝干壮山魂。

近松叶要明,远松稍点清。

叶用深绿染,干要株黄清。

杂树枝要细,点叶要分明。

不可太浓厚,不要太稀匀。

山涧多树长,层次要分明。

大小照远近,浓淡要看形。

山石虽大气,莫忘暗与明。

有光一方照,此方须淡澄。

无光一方照,明暗下笔沉。

画好一磅石,远近多关心。

与树相连处,层次要高明。

无光山顶树,树下一片黑。

有光山顶树,用色要沉稳。

落山脚处时, 染色几次分。

山脚可点树, 但要雾和云。

山脚不作树, 需要染纯清。

远山写云海,墨色相染成。

近山有雾气,只在山脚形。

高低多层次,写云几次成。

浓墨下脚处,浓淡要细明。

檫点明暗处,用笔要细稳。

檫点一山成,远近常关心。

山涧紧相连,浓淡要辩清。

画半要细看,似乎可以成。

若是不合意,寻找顺势形。

该改侧大胆,不改须细心。

画前须静想,画时耐心稳。

多在墙面画,才好看得正。

画好需回味,多看否改进。

细看多难处,记得下次稳。

此为画中意,意境难悟成。

悟到深思处,好画自然成。

如何画好山水画
快乐作画最重要,破除孤闷解烦恼。

依法入手定规距,灵活运用
是正道。

一树一石打基础,循序渐进熟生巧。

笔法墨法很关键,画出趣味才美妙。

多读多想并多画,日日临池学得好。

点皴画法口诀
点皴皆需秃笔锋,反复积点淡到浓。

追求浑厚和苍茫,前后层次要分明。

切记不可皴过腻,虚实用笔要灵动。

米点卧锋横用笔,茂林雾雨求朦胧。

笔笔相接连成片,有浓有淡不板平。

一勾:
执笔略倾力在腕,中侧结合须自然。

起行收笔要果断,墨有浓淡可略干。

慢行涩进送到位,有实有虚有断连。

要按结构来勾线,前后大小分层面。

二皴:
山水皴法是关键,分为三类点线面。

皴的部位很重要,阴凹纹理后石面。

皴笔果断莫重复,保留笔触不可乱。

深入刻画求厚重,一遍不可可数遍。

三擦:
皴纹不足擦笔添,增加厚重粗糙感。

擦笔要干轻触纸,不可破坏纹理线。

由轻而重莫过分,一遍不足可数遍。

山石质地有不同,皴擦可以不增减。

四染:
为了增加色彩感,可用墨染和色染。

墨染阴凹后石面,由浅而深要自然。

墨干之后再着色,一般不可伤墨线。

色染必须有主调,适当分出冷和暖。

五点:
最后用墨点苔点,如同山水长眉眼。

横点竖点尖与圆,用笔触纸莫迟缓。

根据山形来选择,笔法一致有聚散。

前后上下有虚实,以碎求整更深然。

画树口诀
勾勒画树法
学习山水先画树,画好枯树是基础。

枝干得势最重要,精神气质才显露。

鹿角蟹爪两大类,有疏有密莫齐头。

多以中锋来勾勒,最忌描摹力无骨。

熟能生巧需多画,其实枯树并不枯。

夹叶树的画法
双勾树叶需多练,中锋用笔有断连。

掌握几种勾叶法,信手写来求自然。

叶子叠成品字形,根据整体有繁简。

树冠不可过于大,臃肿之弊不美观。

墨色干后再着色,色不碍墨往里填。

没骨画树法
没骨画树多应用,生熟质量会不同。

起手多练画枯树,虚实浓淡力其中。

分枝方法有规律,疏密还需看外形。

前实后虚或后实,前浓
后淡或后浓。

树正也需有偏侧,偏侧更能显生动。

杂树点叶的画法
杂树点法数十种,根据需要灵活用。

圆点直点和横点,弧线攒点有不同。

枝少叶多相加减,无论生动要生动。

树冠完整有缺处,留有气眼见空灵。

着色由浅渐入深,略有浓淡色忌平。

丛树的画法
丛树画法自有规律,有主有宾分组得体。

十二“一”字还需牢记,一多一少,一高一低,一正一斜,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疏一密。

相互衬托,相映成趣。

画之重点,不可大意。

松树的画法
先画主线,或斜或正,鳞纹苍厚,皴笔散锋。

有淡有浓,干湿并用。

横斜出枝,之字特征。

针叶组合,品字叠成,着色要薄,由淡而浓。

枝干赭色,润泽分明。

叶染汁绿,也可花青。

柏树的画法
颤笔涩进勾勒,直线之中求曲。

皴与轮廓结合,排列要有疏密。

出枝粗细变化,适用尖毫秃笔。

分组点写柏叶,形成团簇为宜。

墨干才能染色,干赭叶染汁绿。

画山石口诀
画石体面口诀
山石形美不规则,高宽易画难画厚。

前后层面应区别,纹理不同笔送到。

内外轮廓相联系,一笔勾勒有凸凹,先画石头后画脚,头实脚虚莫颠倒。

体面关系处理好,无论山石都重要。

披麻皴口诀
土山多用披麻皴,山面坡下质粗糙。

干笔淡墨有轻重,线条自然松而毛。

土山也应分层面,皴的得当最重要。

纹理组合有疏密,复笔切记不可描。

解索皴荷叶皴画法口诀
解散绳索笔墨清,弯曲向下腕放松。

墨色要淡或略重,山脊生发莫雷同。

叶筋下垂得其名,石土都有此类型。

起笔略重再到轻,笔色
千万不可浓。

每笔分岐到山脚,阴阳处理有不同。

卷云折带皴画法口诀
卷云用笔略淡轻,圆转多变奇取胜。

线条疏密显凸凹,虚实紧要忌板平。

折带笔法可纵横,中侧变化腕放松。

笔触块面莫相浑,折带角度忌雷同。

此种皴法应用广,最为画家看得重。

斧劈皴画法
如斧劈木而得名,重起轻收一气成。

不可复笔多次画,有大有小不雷同。

北方山峰用此法,石质坚硬笔沉雄。

还应了解其变体,颤笔砍削连续行。

拖泥带水皴画法口诀
拖泥带水画意浓,石形凸凹在心中。

阳面留白皴阴面,前后石面要分清。

阳面大多要见笔,阴面模糊莫死平。

大胆落笔应果断,细心收拾忌描形。

中国画画法教程之怎样画杂树
树木的结构及作画步骤详解
画山水先画树,这是传统山水画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书法用笔的必然的一关。

树取法自然,自然之法变,树法亦变,但自然中树万千不同,对画者来说就自然有个归纳取舍的过程。

切忌照搬画葫芦,更重要的是我们表现的主题决定了所要采用的形式,树,山,石,水和云只是用以完成主题的一种元素,所以在画中切不可喧宾夺主。

画山水先画树,这是传统山水画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书法用笔的必然的一关。

树木的结构及作画步骤
画树之法起手,可从下而上也可从下而上,要根据个人的习惯和画面的要求来看:一般来说,画大树多从主干入手,由上而下,从左至右,没骨双钩均可
如若山间小树则一笔从上而下带过也可,古人画远山之树多作减法,两侧加点叶或圈叶即可也。

画这一类型的树一定要注意画面松动灵活,切忌画得古板呆滞。

也不要拘泥于树的具体形态,以表意为主。

画树之法,从上而下,从主到次的作画过程中均要注意的是在画树干和出枝时体现树木的生长特点,显出阴阳向背的区别来,切忌对称用笔出枝。

无论双勾还是没骨均不例外
春树画法举要
春天树木开始复苏、抽枝发芽,叶子还未成形,嫩芽点缀树头,十分好看。

第一步:画最前景的树。

画一组树时必须遵循从最前景的树画起的原则,依次向后景推演着画,这样既有层次感,又便于作画顺序和
画面的展开。

“丫” 字形树叉之间要注意前后枝丫的重叠层次关系,用分四枝法来表现。

第二步:用中淡墨画后景的柳树。

柳树的主干右发平抑、左升上扬,与前景之树在梢端重叠,注意前浓后淡的层次把握。

淡墨画坡地。

第三步:汁绿色点出前景树梢上的嫩叶。

淡墨添画出水中石。

柳树多生长在水边坡岸堤埂上,添画水中石即抓住了这一生长的地域性特征。

第四步:淡汁绿色大笔披染出柳树的嫩叶。

淡赭墨色罩染坡地、水中石完成。

夏树画法举要
夏天树木茂盛浓郁,画树叶用点叶或勾叶法均可,也可并用,用墨用色可以稍浓些。

第一步:先画好墨稿。

第二步:用中浓墨“个字点” 画前景的树叶,用中淡墨混点画后景的树叶。

一般情况下画前后层次的树叶,除了在墨色浓淡上要有区分,最好在画法结构上也要有区别。

第三步:深汁绿色点染树叶。

着色时不能平涂,仍然像用墨点叶一样的点画为好。

以叶密处深、疏处淡,前景深、后景淡为原则进行。

第四步:罩染坡崖的色彩,点苔、点远景树,分出层次完成。

秋树画法举要
秋天的树经霜以后绿色的树叶开始发黄、泛红,看上去色彩璨烂,秋风吹过,呈现摇落萧疏状。

所以画秋树时,树枝树叶不宜画得密,勾树干树枝的用笔用墨要干些、毛糙些。

画秋树可以用点叶法,常用“介字点”、“个字点”或“胡椒点”,也可以用双勾夹叶法画叶,常用“圆点”、“三角点”、“菊花点”等多种样式,赋以藤黄、朱、朱砂或胭脂色来点染。

第一步:先勾出主树,再用淡墨画出坡石。

第二步:用淡墨勾出主树后面的第二棵树。

第三步:用浓墨在主树后面再补第三棵树,用朱磦色加少许赭石色调合点染主树的叶子,用赭石色加墨调合成赭墨色染树干。

第四步:以藤黄色“个字点”点画第二棵树叶,用砂色“梅花点”点画第三棵树叶,最后坡石用淡赭石色罩染完成。

秋树
秋树画法
1.以没骨和双勾法画出两棵树,注意高低斜正的变化。

↓↓↓
2.双勾夹叶画出后面树的叶子。

↓↓↓
3.用朱磦染出夹叶,赭墨染树干,用朱砂加曙红,点出红叶,色略浓。

↓↓↓
秋树画法参考
表现秋树时,要抓住色彩特点,大胆夸张。

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表现不同形态特征的树。

↓↓↓
松树画法
1.双勾画出松树的树干,横向出枝为主。

↓↓↓
2.中侧锋皴画松鳞,以表现松树皮的特点。

3.中锋画出扇面状松针。

↓↓↓
4.赭墨染树干,汁绿或花青染松针。

↓↓↓
松树画法参考
画松树要抓住枝干的特点,处理叶子,还可以用散笔、轮状叶来表现。

↓↓↓
冬树画法举要
冬天树叶脱落,树干和树枝结构清楚。

画树应先从画冬天的枯树学起。

画树枝多为鹿角枝法和蟹爪枝法。

画冬树出枝运笔要稍慢、要干些、要毛糙些,使冬树看上去萧瑟凝重,仿佛处于静止状态之中,有枯寂之感。

冬树着色时常用赭石色、墨青色。

有时枝干上偶然留几片残叶,可用赭墨色点染。

第一步:先用中浓墨画主树一棵。

第二步:中淡墨画配树。

第三步:以淡墨补近处山坡一角。

第四步:用淡赭墨色勾树干;着色时不宜平涂,山坡用淡赭墨色在皴擦处擦染。

在树枝上适当地点一些赭墨色点,用花青色加墨调合成墨青色,渲染天空。

山水大家马远巨然等画松柏,王维赵吴兴等画柳15法
【诸家松柏法十式诸家柳树法五式】
画松法:松如端人正士,虽有潜虬之姿以媚幽谷,然具一种耸峭之气,凛凛难犯。

凡画松者,宜存此意于胸中,则笔下自有奇致。

【诸家松柏法十式】
1【马远瘦硬松】马远多作瘦硬如屈铁状。

2【李营丘盘结松】李营丘(李成,祖上本是唐宗室,居长安,后避地营丘,故称“李营丘”)松多作盘结,如龙蟠凤翥。

3【王叔明直干松】王叔明大松多作直干,其叶较诸家者稍长,虽杂乱中,极有文理。

4【马远破笔松】马远间作破笔,最有丰致,古气蔚然。

画此最难。

切不可似近日伪吴小仙(吴小仙,即明代画家吴伟,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善画水墨写意人物、山水。

曾以画供奉内廷,得赐“画状元”。

取法南宋画院体格,笔墨恣肆,神韵俱足,为明代中叶创新画家。

早年画法比较工细,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泼墨淋漓一格。

模仿吴伟的末流画家风格狂野,有失法度,被人视为魔道)恶笔,
漫无法则也。

5【赵大年肥泽松】赵大年,—赵令穰,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

宋太祖赵匡胤第五世孙。

博览诗文,工画平远小景。

赵大年松多于肥泽中见其奇古。

6【王叔明写远松】王叔明松多不经意。

7【王叔明远松】王叔明山头远松,每喜为之。

千株万株,丛杂无际,且半当点苔,能助山之姿态。

8【郭咸熙远松】郭熙每作群松,大小相联,转巅下涧,一望不断。

9【刘松年雪松】刘松年多作雪松,四围晕墨,松针先以墨笔疏疏画出,再以草绿间点,其干则用淡赭着半边,留上半者,雪也。

10【巨然古柏】古柏,僧巨然及梅道人多画之。

巨然,五代画家,著名画僧。

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

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诸家柳树法五式】
画柳有四法:一勾勒填绿;一但以汁绿渍出,新梢则嫩黄,脚叶则老绿,以分明晦;一再加深绿于绿点上,轻点数小墨点,上罩石绿留边;一竟以墨丝而点,以浓绿染之。

大抵唐人多勾勒,宋人多点叶,元人多渍染,其分枝取势,得迎风摇扬之致一也。

又,春二月柳未垂条,秋九月柳已衰飒,未可相混。

树中之柳,
如人中西子、毛嫱,仙中之宓妃、列子,其凌波御风之态,掩映于水边林下,最不可少。

故赵千里及赵松雪多画之,而松雪于《水村图》,浓淡但以墨抹,幽意无穷,又一法也。

1【宋人高垂柳】高垂柳,宋人多画之。

2【唐人点叶柳】点叶柳,唐人多画之。

3【赵吴兴秋柳】赵吴兴即赵孟頫,吴兴人,故称。

秋柳,赵吴兴《水村图》,前谓又一法者即此。

4【髡柳】髡柳,秋尽春初,当画髡柳于竹篱茅宇间,有如靓女,頞发初齐,丰姿绝世。

画春初者,可间桃花,法当以淡墨大笔画桩,再以墨分浅深画柔条,渍绿。

若在绢上,则用石绿衬背。

冬景及秋尽,则仅以赭石间绿破之而已。

髡,剪削枝条。

《齐名要术》卷五:“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

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


5【王维钩叶柳】勾叶柳:王维诸唐人及陈居中(陈居中,南宋宁宗嘉泰间画院待诏。

工人物、番马)多画之,余嫌其太板,故次于后,以备一体。

六步画棵松,一学就会!
1.选一支中号羊毫笔,蘸浓墨,中锋运笔勾画出最顶端的枝条。

由上至下勾画树干,运笔要有转折和顿挫。

2.继续用笔,画出松树的枝条,运笔要有转折变化,形态或平伸、或下垂、或上扬。

3.为树干添加纹路,阳面要少画,阴面要多画。

4.根据枝条的布局形态画出松针,墨色要有浓有淡,表现出前后层次关系。

叶子要有聚有散,有高有低,呈不规则排列。

5.使用赭石为松树染色,颜色要淡,根据松树的层次关系细致地晕染。

6.调和少许花青三绿,水分要饱满,晕染松针位置,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

松林画法举要
第一步
画松林,松干要直立,不宜多弯曲,从近处松画起,向纵深处推画。

第二步
画后面的松,忌平头齐脚,要有高低错落,原则上是前低后高往纵深处画去,墨色渐淡。

第三步
继续推远着画,墨色逐渐淡些,在出枝时逐渐简约,勾松针时只要注意大的外形即可。

第四步
画完松林之后,用淡墨烘染云气增加层次感和空间感。

远松画法举要
第一步
先立干,要有高低、聚散连接成片的感觉,切忌一棵一棵地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