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原理及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医学影像技术数字化是现代医学影像临床应用系 统的发展方向;部分医院已经成功实现了PACS 系统和网络化应用,构建无胶片临床影像体系;
• DICOM是主流的数字化兼容格式,放疗中发展 和使用DICOM-RT格式
5.1,PACS系统
•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医学数字化影像的获取、存档和通讯系统 • 兴起于80年代,伴随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
• 化学反应制备 需要的药物
PET图像
• 患者衰减、量子误差N±N1/2不 可避免,需要在核素使用-成本 -患者安全间平衡
• 需要较多的处理改善图像质量
核医学影像的应用
• 诊断原理上的优势,放射性同位素的探测技术极 其灵敏,可以早期诊断;依赖于放射性同位素药 物在人体-病变间的分布,PET技术FDG的代谢 上的优势;开发其他药物
后湮灭产生两个方向相反、能量为0.511MeV的 光子,可以用符合电路特异性的探测
γ相机原理
核医学影像 特点
•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药 物,必须核素产生装 置
• 尽可能在保证图像质 量情况下减少放射性 同位素的使用量
• 能量低,影响因素多 • 灵敏度高高噪声 • 几何分辨率有限 • 均匀度校正
核素发生装置
• 计算机显卡、显示器作为硬件用于计算机影像显示;显 示器的状态(老化和设置)相同图片可以具备不同效果
• 图像处理、重建的后处理软件
影像数据的量
• 一帧通常的CT图片, 分辨率512x512点阵,用 256级灰度表示,需要约256k Byte数据;用24位 真彩色表示约768k Byte数据;另外还有患者相关 信息、扫描条件信息等数据
• 多角度投影透视影 像通过数学处理得 到射线衰减物质 (密度)的分布; 去除了叠加影响
• 且待后面单独讲解
3.7,激光冲片机原理
• 依赖于 数字化 影像
小节
• 各种影像学手段原理不同,难于相互替代 • 影像的获取、转换、传输、解读、判断、
使用均依赖于人员 • 放疗中影像手段至关重要
4.医学影像的信号处理
影像设备的模式
• 不同影像设备具有不同的原理 • 同类设备被设计为完成不同的功能,具备多种工作模式,
各个模式工作的要求通常不一致;比如CT的高分辨率 模式、用不用螺旋扫描
• 特殊的影像获取设置和后处理可以完成特别的功能;如 CT是断层影像,仅仅有轴位图像,临床使用的仿真内 窥镜、MPR重建、任意平面重建、血管造影CTA技术等 均依赖于后处理技术;核医学成像由于要尽可能减少放 射性同位素的使用量,后处理改善可以从图像得到更多 信息就更加重要
• 断层影像:诊断、定位、精确放疗几何解剖密度 数据获取,核心应用
• 新技术:动态断层影像4D-CT、IGRT
3.1.3.放疗中使用的医学影像手段
• 基于NMR的影像 • 诊断优势,头颈部、软组织、神经系统等 • 临床主要用于CT-MR融合 • 新技术:功能性MR提供更多肿瘤信息
3.1.4.放疗中使用的医学影像手 段
• 使用超声波,纵波; 在人体软组织中大
术原理
约为1630m/s;频率 越高分辨率越高、
探测深度越浅
•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 界面中的衰减、反
射,探测放射信号
• 时间补偿放大 (Time Gain Compensation)
• 幅度调制和亮度 (Brightness)调制
• 阵列换能器(探头)
超声阵列换能器
PET的先天分辨率
4.3,影像的指标
• 信号-噪声比例,可分辨特性; • 图像的亮度、对比度,CT影像的窗宽窗位; • 几何分辨率,线对; • 对比剂(造影剂)增加信噪比 • 后处理技术得到新的影像、提供按照一定规则分
辨的信息,主要是强化,但不增加信息 • 动态影像可以通过连续采集得到 • 颜色、形状、亮度、运动均可能产生误导,进而
• 附两例CT MPR重建
胸、腹、盆腔联合扫描及MPR重建
躯干矢状位MPR
0.75秒扫描速度 72cm 范围 2 x 5mm 层厚 螺距 P=1.5 286 幅图像
躯干冠状位MPR
M.P.R 多平面重组
副鼻窦重建 腰椎重建
腹部重建 膝关节重建
3,医学影像技术原理基础
医学影像学技术是现代医疗临床 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在相 当程度上占据了医疗投资的很大部分
误判
4.4,影像质量控制,X透视密 度分辨体模
• 用模体测量能够分辨的 密度差异,
• 另用线对测量几何分辨 率
• 其他影像手段有相应的 检测、调整方法
4.5,特殊后处理
• 重建,三维合成、多平面切割、等密度搜索、距 离测量等,用于获取更多信息;CT内窥镜、数 字减影技术DSA
• 模式识别,提示医师注意,正在发展;例如利用 肿瘤生长在图像上的毛刺特征、其他病变多较光 滑的特征差异,搜索乳腺片上可能的肿瘤位置
• 连接图像获取功能,各种影像设备 • 连接图像使用部门,各个PACS显示、阅读终端 • 图像保存和数据服务设备,系统功能核心单元, PACS
系统服务器 • 高速计算机数据通讯网络,物理介质
• 与HIS/RIS系统整合,信息互通方便管理(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 γ相机、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等
• 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差异,常用核素有99Tcm、 18F、I同位素等
• 探测放射性核素发射的γ射线 • 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正电子,在组织中运动短距离
和处理影像采用的方法、数据均存在近似处理,导致一定程度上 影像不准确,这个影像甚至难于克服
• 信号发生、探测系统的状态也会导致影像结果的偏差;比如球管 高压变化和胶片过期
信号和噪声
• 噪声是不需要的信号成分,对检测判断形成干扰;噪声 过大导致检测无法分辨;
• 信噪比是信号可探测程度的指标; • 除对比剂外,心电门控(ECT)、屏气(CT)等均是提
高信噪比的手段
4.2,几个典型的影响影像性能 的情况
探测器性能、位置、大小
• 示例,射线在探测器内部的散 射、吸收导致不同探测器几何 分辨率不一致
透视的炫光信号
• 设备设计影响 • 平面X光机(CR、DR等)消
除了旧式影像增强器的眩光
软组织的非均匀吸收
钼靶X射线的过滤
球管焦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
• 焦点大物体变模糊,为追求小焦点、 大功率采用旋转阳极和聚焦设计
医学影像原理 及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肖明勇
1,医学影像 影像的计算机表现形式
影像信号最终靠视觉识别
• 所有医学影像最终转换为人视觉识别的信息,信息的解 读需要按照人视觉模式设计;人体视觉的形成有视杆、 视椎细胞对光线的不同识别,最终是靠人脑的信息加工 完成的
视觉的误导
• 交点的白色可能 被误看为黑色
• 基于药物包含的放射性同位素核探测的影像技术
• 探测对象可能是核素直接发射的伽马射线,也可 以是核素发射的正电子湮没时发射的两个方向相 反、能量均为0.512MeV的伽马光子(需要使用 时间符合技术)
• 核医学诊断,提前发现或排除转移 • PET-CT技术提供更多肿瘤内部信息
3.2;超声波成像技
超声设备结构
超声三维成像
超声成像临床应用
• 受到含气脏器、骨的严 重影像,伪影较多,准 确性依赖于操作人员
• 几何分辨率有限,图像 难于配准
• 设备简便,对操作人员 安全,用于近距离治疗 和治疗监测方便
• 多普勒(彩超)甚至可 以用于颅内
3.3NMR成像原理
• 请孙昌进博士讲解
3.4核医学成像原理
• 钼锝母牛 • 利用化学性质差异
分离核素 • 吸附和洗脱
PET原理
• 一对同时的光 子表示其连线 上有一个核素 原子发射正电 子
• 探测信号同时 产生
• PET利用的 18FDG停止在 葡萄糖代谢的 磷酸化阶段, 积累后特异性 的反应葡萄糖 代谢情况
核素发生装置
• 利用粒子回旋 加速器核反应 生成核素
• 通常诊断CT在20~40M,放疗定位CT在50~ 150M
• 现代医学影像数据量大,数据存储、处理需要强 大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支持
2,图像处理技术概念
• 提高影像利用的水平 • 获取隐藏的信息 • 得到新的图像
常见后处理方式示意
• 左图为窗显示原 理、右图为效果 处理实例
去除影像本底,纠正曝光不均
4.1,影像的来源
• 各种原理的影像,均可以看作物质波(超声波、电磁波、放射线) 和人体作用(放射、透射、散射)后携带人体相关信息,作为信 号而被探测器检测;
• 整个过程为产生改进信号、与人体作用、信号过滤和探测、后处 理和显示
• 信号传输过程可能受到各种干扰和携带噪声,导致信号变化 • 探测器的反应,既有范围限制,其反应通常也不是线性的;记录
• 抑制不利于医师获取信息的信号,改善影像可用 性;例如校正X射线吸收抑制金属和骨伪影
金属伪影的抑制技术
5.现代计算机化医学影像
• 基于超声波的、基于X射线透视影像的、基于放 射性核素的、基于磁信号的
• 计算机技术、探测器技术进步是现代医学影像快 速进步的主要支持因素;医学影像的数据形式集 中到依赖计算机的数字化影像上
3.1医学影像在放疗中的地位
• 传统放射治疗对医学影像的使用非常广泛,是诊 断肿瘤范围的主要手段,其方法学主要基于透视 影像
• 现代放射治疗对医学影像的使用更加广泛,方法 上更多的依赖断层影像,CT/NMR,功能影像手 段和生理运动影像使放射治疗更上了一个台阶
• 医学影像在肿瘤放射治疗中无可替代的重要
医学影像的处理
• 不同于上述处理,上述处理仅仅为了达到一个图 像的效果,得到新的图像
• 医学图像的处理为了更多解读系统探测到的人体 信息,处理并不增加信息的量,仅仅是将部分感 兴趣的信息加以强化
• 处理针对具体的影像手段,总的是增强信噪比 • 现代医学影像引入模式识别的功能,对医师诊断
具有提示,不是我们这儿关心的问题
3.1.1,放疗中使用的医学影像 手段
• 基于超声波的, • 超声诊断 • NOMOS产品,盆腔脏
器位置跟踪,用于前 列腺定位
• 近距离治疗插置中应 用
3.1.2.放疗中使用的医学影像手 段
• 基于X射线投影的
• 透视影像:诊断、定位、几何位置控制检测;数 字减影技术应用于血管内近距离治疗;动态透视 用于校正等
• 改变了影像流程,可以进行远程应用
胶片数字 化设备
数字化工 作站
激光冲片 机
超声波、 CT/MR等影 像获取设备
PACS数 据服务器
网
关
报告工 诊断工 系统管理
作站
作站
工作站
影像科PACS系统结构图,系统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平台连接在一起的影像获取设 备、转换设备、冲洗处理设备、数据服务器(含存储)、用户管理报告诊断工作 站组成,数据流动核心是数据服务器;放疗还需要连接各个医师工作站、物理师 工作站、TPS系统、各放疗设备控制和数据传输工作站等;数据量更大,同时由 于数据种类更多、完成的业务功能更多、业务更加专业,远超出PACS系统概念
• 图像质量核分辨率难于满足精确放疗的要求; PET图像原理上难以突破2~3mm分辨率极限;同 位素影像更差,仅具备位置提示
• PET-CT影像技术的融合改善了应用 • 需要特别的辐射防护措施,特别注意放射性沾染
和同位素泄漏
3.5,X射线成像技术原理
• 张德康技师长讲解
3.6,CT断层原理
•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医学影像学设备的高速发展;至今没有消灭传统的胶片 系统
• 胶片设备便宜、便于携带、分辨率高、阅读方便;但冲 洗污染、平均成本难于下降、拷贝数量有限、无法改变、 容易损坏丢失、保存成本高
• PACS影像无污染、可以同时使用、允许后处理解读、 显示复制保管成本低、容易恢复;在一定数量后整体成 本优势
PACS系统组成
• 视觉误导难于避 免
• 医学影像主要的 问题还是特异性、 准确性和伪影
视觉感受
人视觉感受仅仅是可见光谱,而且不同波长识别能力有差异;绝对 亮度(流明)和相对亮度不一致;亮度单位烛光、流明,照度概念
影像的表现形式
• 计算机图像、CRT影像、胶片和打印件 • 灰度影像、伪彩色;灰度、对比度
• RGB颜色体系,是相加颜色体系,24位表示一个点的颜 色,分别表示RED、GREEN、BLUE;用于计算机图像; 相减颜色体系用于印刷等
• DICOM是主流的数字化兼容格式,放疗中发展 和使用DICOM-RT格式
5.1,PACS系统
•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医学数字化影像的获取、存档和通讯系统 • 兴起于80年代,伴随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
• 化学反应制备 需要的药物
PET图像
• 患者衰减、量子误差N±N1/2不 可避免,需要在核素使用-成本 -患者安全间平衡
• 需要较多的处理改善图像质量
核医学影像的应用
• 诊断原理上的优势,放射性同位素的探测技术极 其灵敏,可以早期诊断;依赖于放射性同位素药 物在人体-病变间的分布,PET技术FDG的代谢 上的优势;开发其他药物
后湮灭产生两个方向相反、能量为0.511MeV的 光子,可以用符合电路特异性的探测
γ相机原理
核医学影像 特点
•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药 物,必须核素产生装 置
• 尽可能在保证图像质 量情况下减少放射性 同位素的使用量
• 能量低,影响因素多 • 灵敏度高高噪声 • 几何分辨率有限 • 均匀度校正
核素发生装置
• 计算机显卡、显示器作为硬件用于计算机影像显示;显 示器的状态(老化和设置)相同图片可以具备不同效果
• 图像处理、重建的后处理软件
影像数据的量
• 一帧通常的CT图片, 分辨率512x512点阵,用 256级灰度表示,需要约256k Byte数据;用24位 真彩色表示约768k Byte数据;另外还有患者相关 信息、扫描条件信息等数据
• 多角度投影透视影 像通过数学处理得 到射线衰减物质 (密度)的分布; 去除了叠加影响
• 且待后面单独讲解
3.7,激光冲片机原理
• 依赖于 数字化 影像
小节
• 各种影像学手段原理不同,难于相互替代 • 影像的获取、转换、传输、解读、判断、
使用均依赖于人员 • 放疗中影像手段至关重要
4.医学影像的信号处理
影像设备的模式
• 不同影像设备具有不同的原理 • 同类设备被设计为完成不同的功能,具备多种工作模式,
各个模式工作的要求通常不一致;比如CT的高分辨率 模式、用不用螺旋扫描
• 特殊的影像获取设置和后处理可以完成特别的功能;如 CT是断层影像,仅仅有轴位图像,临床使用的仿真内 窥镜、MPR重建、任意平面重建、血管造影CTA技术等 均依赖于后处理技术;核医学成像由于要尽可能减少放 射性同位素的使用量,后处理改善可以从图像得到更多 信息就更加重要
• 断层影像:诊断、定位、精确放疗几何解剖密度 数据获取,核心应用
• 新技术:动态断层影像4D-CT、IGRT
3.1.3.放疗中使用的医学影像手段
• 基于NMR的影像 • 诊断优势,头颈部、软组织、神经系统等 • 临床主要用于CT-MR融合 • 新技术:功能性MR提供更多肿瘤信息
3.1.4.放疗中使用的医学影像手 段
• 使用超声波,纵波; 在人体软组织中大
术原理
约为1630m/s;频率 越高分辨率越高、
探测深度越浅
•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 界面中的衰减、反
射,探测放射信号
• 时间补偿放大 (Time Gain Compensation)
• 幅度调制和亮度 (Brightness)调制
• 阵列换能器(探头)
超声阵列换能器
PET的先天分辨率
4.3,影像的指标
• 信号-噪声比例,可分辨特性; • 图像的亮度、对比度,CT影像的窗宽窗位; • 几何分辨率,线对; • 对比剂(造影剂)增加信噪比 • 后处理技术得到新的影像、提供按照一定规则分
辨的信息,主要是强化,但不增加信息 • 动态影像可以通过连续采集得到 • 颜色、形状、亮度、运动均可能产生误导,进而
• 附两例CT MPR重建
胸、腹、盆腔联合扫描及MPR重建
躯干矢状位MPR
0.75秒扫描速度 72cm 范围 2 x 5mm 层厚 螺距 P=1.5 286 幅图像
躯干冠状位MPR
M.P.R 多平面重组
副鼻窦重建 腰椎重建
腹部重建 膝关节重建
3,医学影像技术原理基础
医学影像学技术是现代医疗临床 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在相 当程度上占据了医疗投资的很大部分
误判
4.4,影像质量控制,X透视密 度分辨体模
• 用模体测量能够分辨的 密度差异,
• 另用线对测量几何分辨 率
• 其他影像手段有相应的 检测、调整方法
4.5,特殊后处理
• 重建,三维合成、多平面切割、等密度搜索、距 离测量等,用于获取更多信息;CT内窥镜、数 字减影技术DSA
• 模式识别,提示医师注意,正在发展;例如利用 肿瘤生长在图像上的毛刺特征、其他病变多较光 滑的特征差异,搜索乳腺片上可能的肿瘤位置
• 连接图像获取功能,各种影像设备 • 连接图像使用部门,各个PACS显示、阅读终端 • 图像保存和数据服务设备,系统功能核心单元, PACS
系统服务器 • 高速计算机数据通讯网络,物理介质
• 与HIS/RIS系统整合,信息互通方便管理(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 γ相机、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等
• 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差异,常用核素有99Tcm、 18F、I同位素等
• 探测放射性核素发射的γ射线 • 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正电子,在组织中运动短距离
和处理影像采用的方法、数据均存在近似处理,导致一定程度上 影像不准确,这个影像甚至难于克服
• 信号发生、探测系统的状态也会导致影像结果的偏差;比如球管 高压变化和胶片过期
信号和噪声
• 噪声是不需要的信号成分,对检测判断形成干扰;噪声 过大导致检测无法分辨;
• 信噪比是信号可探测程度的指标; • 除对比剂外,心电门控(ECT)、屏气(CT)等均是提
高信噪比的手段
4.2,几个典型的影响影像性能 的情况
探测器性能、位置、大小
• 示例,射线在探测器内部的散 射、吸收导致不同探测器几何 分辨率不一致
透视的炫光信号
• 设备设计影响 • 平面X光机(CR、DR等)消
除了旧式影像增强器的眩光
软组织的非均匀吸收
钼靶X射线的过滤
球管焦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
• 焦点大物体变模糊,为追求小焦点、 大功率采用旋转阳极和聚焦设计
医学影像原理 及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肖明勇
1,医学影像 影像的计算机表现形式
影像信号最终靠视觉识别
• 所有医学影像最终转换为人视觉识别的信息,信息的解 读需要按照人视觉模式设计;人体视觉的形成有视杆、 视椎细胞对光线的不同识别,最终是靠人脑的信息加工 完成的
视觉的误导
• 交点的白色可能 被误看为黑色
• 基于药物包含的放射性同位素核探测的影像技术
• 探测对象可能是核素直接发射的伽马射线,也可 以是核素发射的正电子湮没时发射的两个方向相 反、能量均为0.512MeV的伽马光子(需要使用 时间符合技术)
• 核医学诊断,提前发现或排除转移 • PET-CT技术提供更多肿瘤内部信息
3.2;超声波成像技
超声设备结构
超声三维成像
超声成像临床应用
• 受到含气脏器、骨的严 重影像,伪影较多,准 确性依赖于操作人员
• 几何分辨率有限,图像 难于配准
• 设备简便,对操作人员 安全,用于近距离治疗 和治疗监测方便
• 多普勒(彩超)甚至可 以用于颅内
3.3NMR成像原理
• 请孙昌进博士讲解
3.4核医学成像原理
• 钼锝母牛 • 利用化学性质差异
分离核素 • 吸附和洗脱
PET原理
• 一对同时的光 子表示其连线 上有一个核素 原子发射正电 子
• 探测信号同时 产生
• PET利用的 18FDG停止在 葡萄糖代谢的 磷酸化阶段, 积累后特异性 的反应葡萄糖 代谢情况
核素发生装置
• 利用粒子回旋 加速器核反应 生成核素
• 通常诊断CT在20~40M,放疗定位CT在50~ 150M
• 现代医学影像数据量大,数据存储、处理需要强 大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支持
2,图像处理技术概念
• 提高影像利用的水平 • 获取隐藏的信息 • 得到新的图像
常见后处理方式示意
• 左图为窗显示原 理、右图为效果 处理实例
去除影像本底,纠正曝光不均
4.1,影像的来源
• 各种原理的影像,均可以看作物质波(超声波、电磁波、放射线) 和人体作用(放射、透射、散射)后携带人体相关信息,作为信 号而被探测器检测;
• 整个过程为产生改进信号、与人体作用、信号过滤和探测、后处 理和显示
• 信号传输过程可能受到各种干扰和携带噪声,导致信号变化 • 探测器的反应,既有范围限制,其反应通常也不是线性的;记录
• 抑制不利于医师获取信息的信号,改善影像可用 性;例如校正X射线吸收抑制金属和骨伪影
金属伪影的抑制技术
5.现代计算机化医学影像
• 基于超声波的、基于X射线透视影像的、基于放 射性核素的、基于磁信号的
• 计算机技术、探测器技术进步是现代医学影像快 速进步的主要支持因素;医学影像的数据形式集 中到依赖计算机的数字化影像上
3.1医学影像在放疗中的地位
• 传统放射治疗对医学影像的使用非常广泛,是诊 断肿瘤范围的主要手段,其方法学主要基于透视 影像
• 现代放射治疗对医学影像的使用更加广泛,方法 上更多的依赖断层影像,CT/NMR,功能影像手 段和生理运动影像使放射治疗更上了一个台阶
• 医学影像在肿瘤放射治疗中无可替代的重要
医学影像的处理
• 不同于上述处理,上述处理仅仅为了达到一个图 像的效果,得到新的图像
• 医学图像的处理为了更多解读系统探测到的人体 信息,处理并不增加信息的量,仅仅是将部分感 兴趣的信息加以强化
• 处理针对具体的影像手段,总的是增强信噪比 • 现代医学影像引入模式识别的功能,对医师诊断
具有提示,不是我们这儿关心的问题
3.1.1,放疗中使用的医学影像 手段
• 基于超声波的, • 超声诊断 • NOMOS产品,盆腔脏
器位置跟踪,用于前 列腺定位
• 近距离治疗插置中应 用
3.1.2.放疗中使用的医学影像手 段
• 基于X射线投影的
• 透视影像:诊断、定位、几何位置控制检测;数 字减影技术应用于血管内近距离治疗;动态透视 用于校正等
• 改变了影像流程,可以进行远程应用
胶片数字 化设备
数字化工 作站
激光冲片 机
超声波、 CT/MR等影 像获取设备
PACS数 据服务器
网
关
报告工 诊断工 系统管理
作站
作站
工作站
影像科PACS系统结构图,系统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平台连接在一起的影像获取设 备、转换设备、冲洗处理设备、数据服务器(含存储)、用户管理报告诊断工作 站组成,数据流动核心是数据服务器;放疗还需要连接各个医师工作站、物理师 工作站、TPS系统、各放疗设备控制和数据传输工作站等;数据量更大,同时由 于数据种类更多、完成的业务功能更多、业务更加专业,远超出PACS系统概念
• 图像质量核分辨率难于满足精确放疗的要求; PET图像原理上难以突破2~3mm分辨率极限;同 位素影像更差,仅具备位置提示
• PET-CT影像技术的融合改善了应用 • 需要特别的辐射防护措施,特别注意放射性沾染
和同位素泄漏
3.5,X射线成像技术原理
• 张德康技师长讲解
3.6,CT断层原理
•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医学影像学设备的高速发展;至今没有消灭传统的胶片 系统
• 胶片设备便宜、便于携带、分辨率高、阅读方便;但冲 洗污染、平均成本难于下降、拷贝数量有限、无法改变、 容易损坏丢失、保存成本高
• PACS影像无污染、可以同时使用、允许后处理解读、 显示复制保管成本低、容易恢复;在一定数量后整体成 本优势
PACS系统组成
• 视觉误导难于避 免
• 医学影像主要的 问题还是特异性、 准确性和伪影
视觉感受
人视觉感受仅仅是可见光谱,而且不同波长识别能力有差异;绝对 亮度(流明)和相对亮度不一致;亮度单位烛光、流明,照度概念
影像的表现形式
• 计算机图像、CRT影像、胶片和打印件 • 灰度影像、伪彩色;灰度、对比度
• RGB颜色体系,是相加颜色体系,24位表示一个点的颜 色,分别表示RED、GREEN、BLUE;用于计算机图像; 相减颜色体系用于印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