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 《诗歌与小说》学案(2) 岳麓版必修3 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诗歌与小说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突出的文学成就
1.《诗经》、楚辞与汉赋
(1)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总集,保存了________到_______约500多年的诗歌,共_______篇,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它的出现,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它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2)楚辞:是战国时期 _______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_______方言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又称“骚体”。

《_______》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________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是吸收了先秦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特点是_____________。

代表人物有西汉司马相如、东汉张衡等。

2.唐诗
(1)唐诗辉煌的原因:
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就: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五言七言、律诗绝句都臻于完备。

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和五万首诗歌。

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

盛唐有高适、______的边塞诗,孟浩然、_________的山水诗。

李白被称为___________,显示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诗圣”___________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中唐__________的创作成就最高。

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广为流传的佳作。

晚唐诗人杜牧和李商隐,杜牧的《江南春》充满历史的沧桑感,李商隐的爱情诗流传千古。

3.宋词与元曲
(1)词:又称_______,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流传至今的宋词有两万首,词作家一千三百多人。

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北宋中后期,___________为词的发展打开新格局,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的代表作《永遇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___________所写的《满江红》中的明句,流传千古。

辛弃疾的词也表现了昂扬斗志。

(2)元曲中许多作品抒发了汉族文人愁闷的情怀,也表达了下层文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

4.明清小说
(1)原因:_________和_________,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由话本脱胎而来的___________ ,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

(2)成就:
①明清时期的四大奇书是指:《》、《》、《》、《》。

②三言二拍是指:《》、《》、《》、《》、《》。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③批判现实的代表作有: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杰作、《》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

【思维拓展】
许多人认为:文学反映鲜明的时代特色。

请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春秋时期的《诗经》中的一些诗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等诗篇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汉朝时期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一种文体一一赋应运而生;
初唐诗人王勃等人的诗充满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盛唐诗人李白的诗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中唐诗人杜甫的诗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忧国忧民的感情,晚唐诗人白居易的诗猛烈批判黑暗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

宋朝初期城市经济发展,反映繁华多彩都市风情的词迅速发展,两宋之际及南宋时期,词人李清照的词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陆游的词则充满了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

元朝的散曲多反映了汉族文人逃避现实的愁闷情怀。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
B.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C.赋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D.元朝时,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2、关于《诗经》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C、主要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D、部分诗歌描述了下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3、关于楚辞的解析,最正确的是
A、是战国时期的屈原等,吸取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而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B、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抒情诗。

C、楚辞中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屈原的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D、楚辞主要是屈原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4、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B、其突出特点是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

D、汉赋主要是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5、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取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是
A楚词B汉赋C诗词D散曲
6.“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表现手法应该属于
A.汉赋
B. 楚辞
C. 唐诗、
D.宋词
7.“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8.唐诗中,描述边塞生活的著名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王昌龄D.孟浩然
9、唐朝活跃在安史之乱后的著名诗人有①杜甫②白居易③王勃④陆游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一千古名句,诞生于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11、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反映的是作者()
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B、忧国忧民情怀
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D、寄托自己的政治报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12、“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13、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命,愿得天下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龄
14、下列关于唐朝诗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王昌龄的诗体现了宁静平和的自然的自然之趣
B、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C、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白居易的诗关心民间疾苦
15.“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16.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
A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逝不还
B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京络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
18、下列能反映诗人隐居田园,追求宁静平和的自然之趣的诗句是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19.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

根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20.“青体系长云暗雪山,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唐诗属于哪个流派
A、边塞诗
B、田园诗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21.1955年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称颂的诗人是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2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该作品的体裁是
A.诗
B.赋
C.词
D.散曲
23、下列词作者的风格有相似之处的一组是
A柳永——李清照B辛弃疾——李清照
C柳永——苏轼D苏轼——李清照
2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婉约派
B、豪放派
C、田园派
D、花间派
25、下列关于元散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
B、元时汉族文人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
D、散曲在宋代已经广为流行,元代兴盛
二、材料分析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自《早发白帝城》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材料三: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白居易
请回答:
(1)概括唐代三大诗人的创作风格。

(2)分析三位诗人创作风格不同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北宋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

……当时有人将苏轼的词与柳永的词作比较,说“柳词只能让十七的女孩子手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词就必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材料三: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述的两宋著名词人都有谁?举出代表作各一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3)宋词主要分为哪两大派别?试比较两派的不同?
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ADA 6——10 ABCAA 11——15 AABAC 16——20 CCCAA 21——25 BDABB
二、材料分析
1、答案.(1)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该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该诗表现了作者对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白居易也是现实主义诗人,该诗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作者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

(2)三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影响诗人的创作风格:李白处于盛唐时期,其诗歌以其非凡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转衰局面,故诗歌中饱含国破家亡的忧郁之感;白居易生活在中晚唐时期,目睹黑暗的现实给人民带来的悲惨命运,使其诗歌中充满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柳永,《贺新春》或《雨霖铃》;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举其他作品也可以)
(2)两宋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的尖锐,文学家更能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豪放派和婉约派。

主要不同是:前者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后者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