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词《辛夷坞》原文译文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写出了⼀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下⾯是⽆忧考分享的王维诗词《⾟夷坞》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夷坞》
唐代:王维
⽊末芙蓉花,⼭中发红萼。
涧户寂⽆⼈,纷纷开且落。
【译⽂】
枝条最顶端的⾟夷花,在⼭中绽放着鲜红的花萼,红⽩相间,⼗分绚丽。
涧⼝⼀⽚寂静杳⽆⼈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怒放,瓣瓣飘落。
【注释】
⾟夷坞(wù):辋川地名,因盛产⾟夷花⽽得名,今陕西省蓝⽥县内。
坞:周围⾼⽽中央低的⾕地。
⽊末芙蓉花:即指⾟夷。
⾟夷,落叶乔⽊。
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称⽊笔,因其初春开花,⼜名应春花。
花有紫⽩⼆⾊,⼤如莲花。
⽩⾊者名⽟兰。
紫者六瓣,瓣短阔,其⾊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
⾟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末芙蓉花”借指。
⽊末:树梢,枝头。
芙蓉花:此指⾟夷花,因芙蓉花与⾟夷花形相似,花⾊相近。
萼(è):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花开时托着花瓣。
涧(jiàn)户:⼀说指涧边⼈家;⼀说⼭涧两崖相向,状如门户。
且:⼜。
【赏析】
⾟夷坞,蓝⽥辋川(今陕西省蓝⽥县内)风景胜地,王维辋川别业附近。
坞,四⾯⾼、中部低的⼩块地⽅。
这⾸《⾟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之第⼗⼋⾸。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幅幅精美的绘画⼩品,从多⽅⾯描绘了辋川⼀带的风物。
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种环境⽓氛和精神⽓质。
“⽊末芙蓉花,⼭中发红萼。
”⽊末,指树杪。
⾟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
它的花苞打在每⼀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笔,所以⽤“⽊末”⼆字是很准确的。
“芙蓉花”,即指⾟夷,⾟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颜⾊也近似荷花。
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夷花,⾊与芙蓉乱”的句⼦,可⽤来作为注脚。
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
当春天来到⼈间,⾟夷在⽣命⼒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
诗⼈笔锋⼀转,将⾟夷花置于⼀个⼭深⼈寂的环境之中,写它开时即热烈地开放,使⼭野⼀⽚⽕红,落时则毫⽆惋惜地谢落,令⼈想象花瓣如缤纷红⾬洒落深涧。
它⾃开⾃败,顺应着⾃然的本性,它⾃满⾃⾜,⽆⼈欣赏,也不企求有⼈欣赏。
这绝⽆⼈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以“空寂”的禅⼼观照世界的意象;然⽽,诗⼈⼜反对趋⼊绝对的空⽆和死灭,因此它在这个空寂得发冷发⾃的涧户中,却⼜描绘出⾟夷花猩红的⾊彩和开落的动态声息,使⼈感到空寂中仍有⽣命的闪烁。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写出了⼀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以⼀句环境描写插⼊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
尽管画⾯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体会到⼀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
扩展阅读:诗⼈王维奇闻轶事之因诗获⽣
安禄⼭攻陷长安时,俘获了⼀⼤批尚未逃⾛的官员,诗⼈王维就在其中。
为了笼络⼈⼼,安禄⼭便费尽⼼思想要收买当时在⽂⼈中名⽓很⼤的王维为其所⽤。
他把王维软禁在普施寺,派⼿下的谋⼠轮番到寺院劝说王维。
王维偷偷地托⼈在外⾯找了些泻药吃了,想就此因病蒙混过关。
此时安禄⼭在洛阳的凝碧池设宴款待⼿下的将领,并让原宫中的⼀些梨园弟⼦表演。
可这些⼈看到国破家亡,悲伤不已,⽆⼼演出。
其中有⼀个叫雷海青的⼈,还把乐器重重地扔在了地上,⾯向西⽅号啕⼤哭。
安禄⼭⼀怒之下命令⼿下把雷海青乱刃分⼫。
诗⼈王维知道此事后,哀伤不已,见景⽣情,就写了⼀⾸《凝碧诗》:“万户伤⼼⽣野烟,百官何⽇再朝天。
秋槐叶落深宫⾥,凝碧池头奏管弦。
”王维最后还是没能逃过叛贼的威逼,被迫出任了伪官。
⼤唐军队剿灭叛贼之后,朝廷对在叛乱时期出任过伪官的⽂⼈严加处分,⽽王维却由于其《凝碧诗》⽽得到了皇帝的宽恕保住了性命。
诗⼈王维虽然并未因被俘⽽选择舍⽣取义,但从《凝碧池》这⾸诗中可见其内⼼的坚守仍然为⼈称道。
也正是这份坚守让其与李⽩、杜甫⼀同谱写唐诗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