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中常见盲点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学习中常见盲点剖析
标签:数学教学;盲点;剖析
高中数学由于概念、符号等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导致在学习中存在着一些盲点,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运算和判断错误。

下面,笔者列举数例,剖析解题时的一些常见盲点.
一、误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
例1 (人教A版必修Ⅰ集合运算)
(1)已知集合A={y|y=-2},B={x|y=-2},求A∩B.
(2)已知集合P={y|y=x2-2,x∈R},Q={(x,y)|y=x2-2,x ∈R},求P∩Q.
盲点1:集合A={y|y≥-2},B={x|x≥0}代表元素形式不同,认为不能进行交集运算.实际上二者是同一种对象的集合,都是数集,只是代表元素字母不同,代表元素的实际意义不同.对函数y=-2来讲,前者为值域,后者为定义域.
盲点2:集合P={y|y=x2-2,x∈R},Q={(x,y)|y=x2-2,x∈R}代表元素形式不同,是两个不同对象的集合,代表元素的意义不同,前者为数集,后者则为点集.
二、遗忘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例 2 (人教A版必修Ⅰ第44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4题)已知集合A={x|x2=1},B={x|ax=1},B⊆A,求实数a的值.
学生的答案是实数a的值为-1,1两个数,实际上正确的答案是实数a的值为-1,1,0三个数.
盲点:若B⊆A={-1,1},则B是A的子集,学生遗漏空集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B=Φ导致实数a的值少了0.在解集合运算问题时,经常会碰到A∩B=A,A∪B=B,即A⊆B,一定注意A=Φ的特殊情况,防止漏解错误.
三、混淆函数单调性与单调区间的概念
例3 (人教A版必修Ⅰ第29页,例1)图1.3-4是定义在区间[-5,5]上的函数y=f(x),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图略)
学生解答: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有[-5,-2)或[-2,1)或[1,3)或[3,
5].其中y=f(x)在区间[-5,-2)或[1,3)上是减函数,在区间[-2,1)或[3,5]上是增函数.还有部分学生将几个区间之间用“∪”连接.
盲点: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函数单调性与单调区间的概念,单调性与单调区间密不可分,单调性是函数在某一区间的“整体”性质,单调区间是定义域的子区间.函数有多个单调区间时,表示时之间用“,”或“和”连接,增(减)区间有多个时,表示时之间也用“,”或“和”连接,而不能用“或”或“∪”连接.
四、忽视题设中隐含的条件
例4 (人教A版必修Ⅳ第137页)在ΔABC中,已知sinB=,cosA=,求cosC的值.
学生的解答cosC的值为或,实际上正确的答案是.
盲点:本题是求解有关三角形问题,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忽视挖掘题设隐含的条件,影响结果的正确性,而错解cosB=±两个值,导致答案错误.由于在ΔABC中,cosA=,所以A为锐角,得sinA=.由正弦定理sinA〉sinB⇔a〉b⇔A〉B,又因为A为锐角,所以B为锐角,即cosB〉0,cosC的值只有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