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3-20T10:07:02.3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0期供稿作者:杨帆
[导读] 急性肾炎的病因主要是链球菌感染,包括扁桃体炎、脓皮病及丹毒等。

其次为葡萄球菌感染、肺炎双球菌感染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

杨帆
(泰来县人民医院 162400)
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2014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根据患者康复程度观察,经护理康复的患者18例,疗效显著4人。

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伤害较大,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炎,引发各种疾病,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对患者的治疗程度以及治疗时间均有理想的帮助效果。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373-02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

肾炎,临床以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一过性肾脏损害。

常见于链球菌导致的呼吸道(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皮肤感染(脓疱疮)以后,也可发生于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前驱感染之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肾小球肾炎患者22例,年龄5~55岁。

男10例,女12例。

出现高血压症状者10人,出现尿血症状者16人,出现水肿症状者6例,患者均少尿。

1.2方法
目前尚无直接针对肾小球免疫病理过程的特异性治疗。

主要为通过对症治疗,防治急性期并发症、保护肾功能,以利其自然恢复。

1.2.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在水肿和高血压期,控制水和盐的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2.2感染灶的治疗对仍有咽部、皮肤感染灶者应给予青霉素或其他敏感药物治疗7~10天。

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可做扁桃体摘除术,手术前后2周应注射青霉素。

注意选择无肾毒性的其他抗生素。

1.2.3利尿剂的应用凡经控制水、盐而仍尿少、水肿、血压高者均应给予利尿剂。

噻嗪类无效时可用强有力的袢利尿剂如速尿和利尿酸。

1.2.4降压药的应用凡经休息、限水盐、利尿而血压仍高者应给予降压药。

1.2.5透析对少数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心力衰竭和不能控制的高血压可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1.3结果
根据患者康复程度观察,经护理康复的患者18例,疗效显著4人。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休息与活动:应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肿消退、尿常规及其他检查基本正常时,下床后的活动量应逐步增加。

卧床时宜抬高下肢,增加静脉回流,以减轻水肿,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改善肾功能。

用合适的软垫支撑受压部位,指导患者经常变换体位,并予以适当按摩和被动运动。

病情稳定后可恢复学习及从事轻体力活动,但2年内应避免劳累及重体力劳动。

2.1.2饮食护理
2.1.2.1有水肿、高血压时严格限制钠盐摄人(每天小于3g),以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

当病情好转、血压下降、水肿消退、尿蛋白减轻后,由低盐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防止长期低钠饮食及应用利尿剂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或其他并发症。

2.1.2.2水和钾:严格记录24小时的出入水量。

每天入水量为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加上24小时尿量,入水量包括:饮食、饮水、服药、输液等所含水的总量,注意见尿补钾。

2.1.2.3蛋白质:肾功能正常时,给予正常量的蛋白质摄人(每天每公斤体重1g),出现氮质血症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优质动物蛋白占50%以上,如牛奶、鸡蛋、鱼等,以防增加血中含氮代谢产物的潴留。

此外,注意饮食热量充足、易于消化和吸收。

2.2皮肤护理
2.2.1水肿较严重的患者应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裤、鞋袜。

协助患者做好全身皮肤、黏膜的清洁,指导患者注意保护好水肿的皮肤,如清洗时注意水温适当、勿过分用力;平时避免擦伤、撞伤、跌伤、烫伤。

阴囊水肿等严重的皮肤水肿部位可用中药芒硝粉袋或硫酸镁溶液敷于局部。

水肿部位皮肤破溃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必要时可使用稀释成1:5的碘伏溶液局部湿敷,以预防或治疗破溃处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2.2.2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采用5~6号针头,保证药物准确及时的输注,注射完拔针后,应延长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的时间,减少药液渗出。

严重水肿者尽量避免肌内和皮下注射,尽力保证病人皮肤的完整性。

2.3病情观察
2.3.1定期测量患者体重,观察体重变化和水肿的部位、分布、程度和消长情况,注意有无胸腔、腹腔、心包积液的表现;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化脓等情况发生。

2.3.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血压的变化,注意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甚至神志不清、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测量体温注意有无发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

2.3.3监测尿量的变化,如经治疗尿量没有恢复正常,反而进一步减少,提示严重的肾实质损害。

同时密切监测、追踪尿常规、GFR、BUN、Scr、血浆蛋白、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2.4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降压药以及抗菌药物,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利尿剂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低
钾、低氯等电解质紊乱,耳鸣、眩晕、听力丧失等暂时性耳毒性不良反应;降压过程中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以及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过敏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2.5心理护理血尿、血压升高、严重的水肿可让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护士应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和心理压力,通过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明白急性期卧床休息及恢复期限制运动的重要性。

患者卧床期间,护士尽量多关心、巡视,及时解决患者的合理需要。

2.6健康宣教
休息与活动:急性期注意休息,限制活动量;平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与运动量,避免劳累。

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及时治疗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皮肤感染,实施预防感染的措施如:及时添减衣被和清洁皮肤,避免大汗、雨淋及过度劳累;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少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饮食指导:使患者了解合理饮食对疾病康复的意义,指导患者及家属制定正确的饮食计划并认真实施。

建议患者戒除烟酒。

定期随访:急性肾炎临床症状消失后,蛋白尿、血尿等仍可能存在1~2年,故应定期随访直至完全康复。

3.讨论
急性肾炎的病因主要是链球菌感染,包括扁桃体炎、脓皮病及丹毒等。

其次为葡萄球菌感染、肺炎双球菌感染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

肾脏体积可增大,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光镜下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严重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迫毛细血管袢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肾小管病变不明显,肾间质可有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

参考文献
[1] 谭剑侠.急性肾小球肾炎1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7.32-32.
[2] 李超男.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13.175-176.
[3] 赵巧云.26例小儿急性肾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8.183-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