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勇进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是()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
2.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 37℃与39℃的就诊者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A.37℃和 39℃B.37℃和 38.5℃C.37℃和 37℃D.38.5℃和 39℃3.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消失,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在这个现象中()
A.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
B.罐外壁所结的霜属于凝固现象
C.干冰消失的过程要放热
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时会放热
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升高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5.如图所示,医生用B 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超发出的是次声波
B .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C .利用B 超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 .准妈妈听不到B 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振幅较小
6.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
D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7.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 、B 、C 、D 、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 、0.14s 、026s 、016s 、0.30s ,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列哪个图所示( )
A .
B .
C .
D .
8.声音是一种波,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 .回声测距
B .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 .飞机飞过时,活动的窗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
D .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
9.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10.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5m/s B.6m/s C.6.25m/s D.7m/s
11.甲、乙先后从同一位置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比乙早出发2s,甲运动6s 时通过的路程为6m,此时甲与乙间的距离为2m,在a、b、c三条图线中,有一条是描述乙的运动情况的。关于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a
B.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b
C.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c
D.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b
1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阅兵方队正步通过检阅场地的要求是:96m的距离,必须只走128步正步,一步不能差;而且步速均匀,每分钟走112步。

如图所示,关于正步行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阅军人的步幅为75cm(步幅:一步的距离)
B.参阅女军人每分钟走84m
C.每个参阅军人通过检阅场地的时间为75s
D.参阅军人走正步的行进速度为1.4m/s
二、填空题
13.(1)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
(4)如图所示,是一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此刻它的实际时间是_____(12小时制)。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塑料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原理来测量温度的;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___℃;再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此时液柱向左移动,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室内温度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为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我们应该选容积更_____(选填“大”或“小”)的塑料瓶。

15.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对准损伤处喷射液态态氯乙烷,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血管收缩以防止淤血,神经传导速度变慢以减缓痛感。

氯乙烷主要被采用______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出后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16.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产生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减弱噪声的。

17.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迷”,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蝙蝠能发出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18.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9.如图所示,动物们都赶去参加动物晚会,蜗牛看到乌龟驮着小蚂蚁超过了自己,关心地嘱咐小蚂蚁要抓稳了……。

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运动。

20.单位换算:
15m/s﹦____km/h 36km/h﹦_____m/s 340m﹦____μm
三、解答题
21.质量相等的冰和水,用来冷却物体,那一种效果好,为什么?___________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与100℃的开水烫伤,哪一种情况更严重?为什么?__________
22.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如图)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23.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l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4.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家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超声波(如图),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器接收到。

求:
(1)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取1500m/s)
(2)暗礁到船的距离有多少米?
25.小明从家中出发到学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求:
(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小明步行1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6.现在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很多运动软件借助于GPS和计时器可以详细记录运动信息。

如图是卓卓手机中的运动软件记录的部分信息。

说明:图中“配速”是指运动1km所用的时间。

如图中第1km的配速是05′38′′,指第1km用时5min38s。

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计算:求:
(1)卓卓第5k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若卓卓继续保持第5km的配速匀速跑完马拉松比赛(全程约4lkm)的剩余路程,则最终完成比赛总共用时多少min?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
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华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D
由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D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是因为干冰先升华吸热使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解析:B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态变化条件、特点、种类的掌握和应用,是热现象考查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基本规律。

A.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断增大,但是温度却保持在熔点0℃不变。

故A错误;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

故B正确;C.通常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故C错误;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故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B
A .
B 超发出的是超声波,不是次声波,A 错误;
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用B 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在传递信息,B 正确;
C .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与地球之间是真空,所以利用B 超不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C 错误;
D .准妈妈听不到B 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不是振幅较小,D 错误。

故选B 。

6.B
解析:B
A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 选项错误;
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B 选项正确;
C .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 选项错误;
D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 选项错误。

故选B 。

7.D
解析:D
根据s vt =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由超声波在各点回收信号的时间可知
=A E C D B s s s s s >>>
所以,A 、E 两点最深,且深度相同,B 点最浅,故D 与题意相符。

故选D 。

8.C
解析:C
A .回声测距,通过回声得知距离大小,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A 项不合题意;
B .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 项不合题意;
C .飞机飞过时,活动的窗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选项C 符合题意;
D .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真空不能传声,不能传递信息,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项不合题意。

故选C 。

9.D
解析:D
【详解】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故A 选项错误;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故B 选项错误;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1s ,故C 选项错误;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故D 选项错误。

故选D 。

10.C
解析:C
【详解】
通过100m 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6s ,则平均速度
100m 6.25m/s 16s
s v t =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1.C
解析:C
【详解】
图像横坐标是时间t ,纵坐标是路程s ,故图像为路程s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由题,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s ,所以乙运动时间
t =6s-2s=4s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 ,所以乙运动的路程可能是
s =s 甲+2m=6m+2m=8m
也可能是
s ′=s 甲−2m=6m−2m=4m
由v =s t
,乙的速度可能是 v =s t =8m 4s
=2m/s 也可能是
v ′=s t '=4m 4s
=1m/s 由图线a ,当s =8m 时,t =4s ,所以图线a 表示的速度
v a =8m 4s
=2m/s 由图线b ,当s =8m 时,t =5.5s ,所以图线b 表示的速度
v b =8m 5.5s
≈1.45m/s 由图线c ,当s =6m 时,t =6s ,所以图线c 表示的速度
v c =6m 6s
=1m/s 由此可知,a 、c 都有可能是乙的s −t 的图线,所以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12.C
解析:C
【详解】
A .军人步幅为
96=0.75128米米步步
即75cm 一步,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每分钟走的路程
0.75米/步×112步=84m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通过检阅地的时间
128=68.6s 112t =
步步分钟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阅兵速度 84m ==1.4m 60s
s v t = 故D 正确,不符合题。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1038528193∶40
解析:10 38.5 281.9 3∶40
(1)[1]由图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纽扣左侧与2.00cm 对齐,右侧与3.10cm 对齐,所以纽扣电池直径为
3.10cm-2.00cm=1.10cm
(2)[2]图中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故其分度值为0.1℃,所以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8.5℃。

(3)[3]小表盘表示分钟,大表盘表示秒,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 ,且秒针已经转过一周,读数30∼60s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 ,指针在41.9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1.9s ,故秒表的读数为4min41.9s ,即281.9s 。

(4)[4]时钟和平面镜中的像是对称的,上下不变,左右颠倒,由图可知时钟的时针实际位置在“3”和“4”之间,分针指在刻度“8”的位置,故此刻钟的实际时间应是3∶40。

14.热胀冷缩0高于大
解析:热胀冷缩 0 高于 大
[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等液柱稳定后,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

[3]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故室内温度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4]为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可以换用更细的弯管,还可以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

15.压缩体积汽化吸收
解析:压缩体积汽化吸收
[1]气态的氯乙烷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后储存在罐中的。

[2][3]当喷出的液态氯乙烷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体,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血管收缩以防止淤血,神经传导速度变慢以减缓痛感。

16.振动响度声源处
解析:振动响度声源处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声音的响度。

[3]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指车辆禁止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7.次声波超声
解析:次声波超声
[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时发出的是次声波,而亚声的频率低于20Hz,所以亚声属于次声波;
[2]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的.
18.振动响度
解析:振动响度
[1][2]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19.静止向后【详解】1乌龟和小蚂蚁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静止的;2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和小蚂蚁之间位置发生了改变且距离变大所以以小蚂蚁为参照物蜗牛是向后移动的
解析:静止向后
【详解】
[1]乌龟和小蚂蚁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乌龟为参照物,小蚂蚁是静止的;
[2]以蚂蚁为参照物,蜗牛和小蚂蚁之间位置发生了改变,且距离变大,所以以小蚂蚁为参照物,蜗牛是向后移动的
20.1034×108【详解】1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2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3由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解析:10 3.4×108
【详解】
[1]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1m s=3.6km h
15m 3.6km h=54km h
[2] 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
1
1km h=m s
3.6
1
36km h=36m s=10m
3.6

[3]由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6
1m=10μm
68
340m=34010μm=3.410μm
⨯⨯
三、解答题
21.用冰冷却效果好,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比水多一个吸热过程;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比水多一个放热的过程.【解析】
试题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气体的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解:
(1)用冰冷却物体,冰吸收热量首先熔化成O℃的水,比用O℃的水直接冷却物体多了一个冰熔化吸热的过程,所以冰的冷却效果会好些;
(2)100℃的水蒸气遇到比它温度低的人手会放出热量液化成100℃的水,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多了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过程,所以,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
答:
用冰冷却效果好,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比水多一个吸热过程;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比水多一个放热的过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熔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热学基础题.
22.(1)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的.(2)高温的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热量汽化成水蒸气,从而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
【分析】
(1)首先确定“白气”是什么物质,然后再根据变化前后的状态确定发生的物态变化;(2)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过程要吸热.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水池内的水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的白色气团. (2)当火箭升空向后喷出高温的气体时,水池中的水被加热沸腾,水汽化(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不至于过高,防止了发射台熔化.
23.328m
声音传播的距离
340m/s2s=680m
s vt
==⨯,
汽车前进的距
12m/s 2s=24m s vt ==⨯,
所以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为
(680m+24m)2=352m ÷,
则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为
352m 24m 328m s =-=。

24.(1) 900米;(2) 450m
(1)由s v t
=可得声波从发出到返回通过的路程 s =vt =1500m/s ×0.6s =900m
(2)暗礁到船的距离
s ′= 12s =12
×900m =450m 答:(1)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900米;(2)暗礁到船的距离有450m 。

25.(1) 6m/s ;(2) 2m/s ;(3) 72m
【详解】
(1)由图可知,OA 段为步行,AB 段为骑车,则小明骑车速度为
113600m 1800m 6m/s 56s
s v t -===⨯ (2)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600m 2m/s 306s s v t =
==⨯ (3)小明步行速度为
221800m 1.2m/s 256s
s v t =
==⨯ 小明步行1min 钟通过的路程为 323 1.2m/s 60s=72m s v t ==⨯
答:(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6m/s ;
(2)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m/s ;
(3)小明步行1min 通过的路程是72m 。

26.(1)12km h ;(2)205.6min
【详解】
(1)卓卓第5km 的平均速度为
551km 12km h 15h 60
s v t =
==⨯ (2)剩余路程所用时间为 541km 5km 3h 360min 180min 12km h
s s t v --'====⨯=
全程所用时间为
123455min 38s 5min 4s 4min 46s 5min 6s 5min 180min 205.6min
t t t t t t t '
=+++++=+++++=
答:(1)卓卓第5km 的平均速度是12km/h ;
(2)若卓卓继续保持第5km 的配速匀速跑完马拉松比赛(全程约4lkm )的剩余路程,则最终完成比赛总共用时205.6m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