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绿色治理教学实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xxxxxxx大学《有害生物绿色治理教学实习》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习性质:
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
成绩:
实习照片
南瓜病毒病
四季豆炭疽病辣椒青枯病
玉米小斑病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
三. 指导教师:
四.实习目的:
目的是让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植物病虫害的认识和绿色的防治方法的学习,通过教学实习,可以增强我们对农产品有害生物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础。

五.实习内容概况:
一. 南瓜病毒病的认识和绿色防治方法
二.四季豆炭疽病的认识和绿色防治方法
三.辣椒青枯病的认识和绿色防治方法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一、南瓜病毒病的认识和绿色防治方法[1]
1 南瓜病毒病的认识
1.1 南瓜病毒病的症状特点
早期在新生叶片上出现明脉,随着病情发展和植株生长发育,病毒不断繁
殖并随同化物运输扩展至其他部位,叶片颜色不均,同一叶片有些部位颜色同
健康叶,有些则褪绿,形成斑驳和花叶,也有的呈疙状突起;病情再发展或遇
较高气温和干旱时,易出现蔽叶,叶片细小狭长,严重畸形,植株矮化。

果实
受害后变小、畸形,引起田间植株早衰死亡,甚至绝收。

果实是否出现症状,
与不同瓜类和植株个体有关,在小西葫芦、南瓜上最容易出现,果实表面出现
疤状突起、花斑,瓜畸形。

1.2 侵染循环
该病由病毒侵染所致,因病毒种类较多,越冬地点也较复杂,有的病毒可
在多年生杂草和越冬蔬菜上越冬,有的病毒可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冬。

借助蚜虫
或白粉虱传毒,也可靠摩擦传毒,病毒能侵染的寄主较多。

1.3 发病条件
天气干旱,蚜虫发生严重时,病毒病发生重。

温室白粉虱发生多,病毒病
也重。

田间杂草多,不能及时除草,水分供应不足,植株长势衰弱,发病也重。

田间管理粗放,人为传播,都可加重病害发生。

2 南瓜病毒病的防治
2.1 种子处理
种子干热消毒,用干热恒温箱先以40℃处理24h,再在18℃下处理2~3d,可减轻种子带毒率。

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再播种,可使种子表面携带的病毒失去活性。

2.2 田间防虫
南瓜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播引起,因此在苗期防治蚜虫显得最为重要。


治蚜虫可选适宜的农药,一旦发现蚜虫危害,应立即喷药,以后每隔1~2周喷
1次,直到坐果。

2.3 田间管理
要控制南瓜病毒病的发生,最好还要注意周边作物的种植。

西葫芦、辣椒
极易感染病毒病,辣椒上常见的病毒是黄瓜花叶病毒,西葫芦上常见病毒与南
瓜的基本相同。

辣椒和西葫芦常成为南瓜病毒病发生的初侵染源。

另外花生和
豆角也受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因此套种花生、辣椒以及周边有其他瓜类作物尤
其是西葫芦,均会造成南瓜病毒病危害加重。

防治南瓜病毒病要同时防治套种
作物和周边作物,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二、四季豆炭疽病的认识和绿色防治方法[2]
1.四季豆炭疽病的认识
1.1症状
四季豆炭疽病是四季豆的重要病害, 发生较为普遍。

苗期染病在子叶上生
成红褐色的圆斑, 凹陷呈溃疡状。

成株发病, 叶片上病斑多发生在叶背的叶脉上, 常沿叶脉扩成多角形小条斑, 初为红褐色,后为黑褐色。

叶柄和茎上病斑凹陷龟裂。

豆荚上病斑暗褐色圆形, 稍凹陷, 边缘有深红色的晕圈, 湿度大时病
斑中央有粉红色粘液分泌出来。

1.2 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 是初侵染的来源, 在田间靠风雨、昆虫
传播, 进行再浸染。

温度为20~25℃、湿度大利于病害发生, 在天气凉爽, 多雨、多露、多雾的季节发病重。

地势低洼, 密度过大, 土壤粘重也会加重发病。

2.防治方法
2.1 种子消毒
用甲醛 200 倍液浸种 30min, 洗净晾干后播种。

2.2 农业防治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 2 年以上的轮作; 选地势高燥, 排水良好, 偏砂性土壤栽培。

从无病豆荚上采种。

2.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或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 或 1∶1∶240 波尔多液 50kg/667m2喷雾, 间隔 7d 喷 1 次, 共喷 2~3 次。

三. 辣椒青枯病的认识和绿色防治方法[3]
1 辣椒青枯病的认识
辣椒青枯病的病原菌为茄科拉尔氏菌,属喜温喜湿的细菌。

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生鞭毛。

辣椒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一般在苗期不发病,坐果初期开始发病,植株顶部叶片开始萎蔫下垂,接着植株下部、中部叶片凋萎,有时植株一侧叶片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或白天萎蔫,晚上恢复正常,最初病株在中午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

2防治措施
2.1 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辣椒青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要根据种植表现因地制宜地选用。

2.2 合理轮作
为有效防治辣椒青枯病,实行与非茄果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最好与十字花科、禾谷类作物等辣椒青枯病菌的非寄主作物轮作,最好实行3年以上轮作。

避免与番茄、茄子、马铃薯等重茬种植。

2.3 培育壮苗
适时播种,播前可用药剂浸种2h消毒。

最好用营养袋育苗移栽,移栽时尽量少伤根系。

发病重的田块可利用抗性砧木嫁接,培育抗病辣椒苗。

2.4 田间管理
大田要高垄深沟,排水通畅。

浇水宜穴浇或滴灌,要小水勤浇,保持田间不旱不涝,墒情良好。

若田间出现少量病株,应及时拨除,且在病穴四周撒少量生石灰,此时切忌抽水漫灌,以免病害蔓延暴发。

及时防治害虫,尤其防治地下害虫对植株的伤害。

保持田间清洁,及时铲除田间和周边的杂草,植株生长早期进行深中耕,其后宜浅耕,至生长旺盛则停止中耕,以免损伤根系。

追肥时提倡施氮肥、钾肥,多施钾肥,少施或不施磷肥,可使用营养叶面肥和生物叶面肥喷施,以增加辣椒植株的抗病性。

2.5药剂治疗
用100~200mg/kg农用链霉素,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连灌3~5次。

同时可喷施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刺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

参考文献
[1].王国庆, 何弘, 陆智明等.南瓜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J]. 上海农业科技. 2008 (05)
[2].翁清泉.四季豆主要病害症状与防治技术[J]. 上海蔬菜. 2007 (05)
[3].毛艳梅.辣椒青枯病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 2010 (11)
实习心得体会
7月1日的早晨,天空格外的明朗,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空气中弥散着盛夏的气息。

8点半到了,杨张两位老师带领我们出发,目的地是本次实习的地方——sty。

不一会儿,我们就进了sty的大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长得正旺的绿色蔬菜,有番茄、四季豆、玉米、南瓜……但这次我们并不是来欣赏这些美丽的,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的财富的,我们是来找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病害的。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初步认识了许多的植物病害,例如南瓜病毒病、四季豆炭疽病、玉米小斑病、辣椒青枯病等。

在边欣赏sty的现代种植模式的同时,也一边学习了知识,并且这种知识是在田间学到的,与在教室里,书本上学到的,两者相去实不可以道里计。

时间过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把sty有蔬菜的地方基本游了个遍。

人随路转,我们来到了荷花池塘的旁边,时值夏日的荷花开得正艳。

应了杨万里那句“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景象,碧绿的荷叶衬托着粉红的花朵,此情此景如何不教人心神具醉。

在走廊的棚架上,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瓜,有的是长得古怪、有的是以前没见过,觉得稀奇。

随着时间的流逝,本次实习已接近了尾声,我们与老师一起合照留念,希望用照片定格的永恒的画面来留住此次我们的sty之行。

结束了!!有害生物绿色治理教学实习,结束了!!我们的大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