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寒假课第一讲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寒假课第一讲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遗传物质的特点
1.能复制,能遗传给下一代
2.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是大分子)
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4.结构稳定,也可以突变,并将突变传递给下一代
二、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人们认为蛋白质和DNA都有多样性,可能含有遗传信息,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呢。

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
光滑型S 有多糖荚膜有毒性,致死
粗糙型R 无多糖荚膜无毒性,不致死
2.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
过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
过程:
第一步:将R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患败血症,不死亡。

实验结论:R型菌无毒。

第二步:将S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实验结论:S型菌有毒。

第三步:将有毒的S型菌加热杀死后再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患败血症而死亡。

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失去了毒性。

第四步:将失去毒性的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在一起,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会怎样呢?
实验结果——小鼠患了败血症而死亡。

第四组实验分析:无毒的R型菌必然是向有毒的S型菌转化了,不但这一代有毒,在死亡的小鼠体内还发现它所繁殖的后代也是有毒的。

为什么无毒的R型菌会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呢?这种转化为什么能遗传呢?原因就是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接触了。

由此可推知,S型菌体内必然有一种物质在促使R型菌向S型菌的转化,而且这种物质很稳定,不会因为S型菌的加热而失去活性。

到底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呢?
可能的解释:R型菌的自身复活,不可能,因为有第二组,S型菌的自身复活,不可能,因为有第三组,R使S转化,不可能,可以作对照实验,只能是加热杀死的S菌存在转化因子。

结论:加热杀死的S菌存在转化因子,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探究转化因子是什么?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方法:将提出的每一种物质分别与R型肺炎双球菌单独混合培养,看是否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这就体现了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观察某种物质作用的实验指导思想,也就是在实验中注意了单一变量的控制。

对比实验: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分别和R型活菌混合培养,观察哪一组能产生S型菌。

初步结果:只有加入DNA的一组可以发生转化,DNA是转化因子,DNA控制了子代相应的性状,又由于后代也有S菌的繁殖,所以DNA在亲子之间稳定联系,DNA是遗传物质。

判断DNA为转化因子还为时过早,应进行验证实验,将这种能促使转化的物质破坏掉,观察转化还是否进行,如果不能,方可判断该物质才是促使转化的转化因子。

进一步实验:为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加严谨和唯一,做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加DNA,DNA和DNA酶的实验。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性状的转化源于遗传物质的获得)。

实验引申:
①由于当时实验技术的限制,还不能将蛋白质彻底清除干净。

用什么方法可以去除蛋白质而不影响DNA活性?蛋白酶DNA酶或选取DNA和蛋白质本身就是分开的物质。

②此实验只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若要证明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DNA,还需再证明。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材料: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DNA和蛋白质本身就是彻底分开的。

侵染过程: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将它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菌内部,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材料,控制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的合成,进而装配,合成噬菌体的子代。

2.实验原理:噬菌体注入细菌的物质控制了噬菌体子代的合成,注入的物质就是遗传物质。

3.设计思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他们各自的作用。

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

分别用含有32P和35S标记的原材料培养两组大肠杆菌,
再用噬菌体分别去侵染带标记的大肠杆菌。

4.实验过程:
解释:短时间,搅拌,离心的作用,可以不分析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
第一组实验32P标记DNA有32P标记DNA DNA有32P标记
DNA分子具有连续
性,是遗传物质。

可见在噬菌体的复
制过程中DNA具有
连续性,是遗传物
质。

第二组
实验
35S标记蛋白质无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蛋白质无35S标记
结论:DNA进入细菌内部,DNA传递给子代,控制子代的合成,是在亲子之间稳定联系的物质,DNA是遗传物质。

五、以上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六、总结:
项目细胞生物(真核、原核)DNA病毒RNA病毒
核酸21种1种
遗传物质DNA DNA RNA
本讲结束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