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学法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教学的学法指导
数学课堂教学的学法指导
在当前《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一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引导全体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眼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于教科书中“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等栏目就是为此
而设立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主要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
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必须关注每堂课中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显得特别重要.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表达,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说”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对于课本中的“议一议”,学生可通过讨论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置疑,释疑,学生
被动地学习,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感受数学,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它通过准确的图例,富有启发性的叙述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推导过程,来蕴藏数学知识的发展思路和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思路,使二者实现有机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做到边读、边想、边算、边议,有时还要把阅读和讨论、质疑和计算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画图自学课本内容.
(1)当k0时,函数怎么变化?
(2)当k0时,函数又怎么变化?
经过指导,学生从图中看出了函数的变化情况.这样。

学生不仅自己发现了规律,得出了结论,而且提高了阅读、观察、推理能力.
三、疏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强调要给学生留下真实,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在探究、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时,教师用直观的教具、
图象或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人歧途时,教师点拨一下,引入正轨;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一题多解的探究题.学生的奇思妙解不断涌现,应把学生的成果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并组织学生反思和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教学中应紧扣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多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氛围,多提供实践、探究的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中认识数学.例如阱到“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探究问题:(1)怎样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2)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有哪几种不同的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猜想,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归纳,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是最头疼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很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分析、综合数量关系.并把对已知和未知的数量分析、综合作为解答应用题思维训练的关键.对于应用题常用的思考方法有两种:分析法和综合法.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一基本方法.我设计了一个“想”的程序图.每当讲应用题时先分析题意,导出程序图,让学生按照程序图的顺序去做,去做.程序图如下:
这是一道求方面的应用题.要求必须知道和.我们假设了,然后根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
自从有了这个思维模式后.学生解答应用题思路清晰,方法正确.因此.考试时应用题部分失分较少.这是通过建立模式,疏导思维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所带来的效益.即让学生在引导中找思路、定方法,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教学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转化的关键.教法不当,就直接影响着学法的正确性,进而会阻碍学生素质的提高,使素质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只有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用教法的“巧”来促进学法的“活”,才能最终实现变“学会”为“会学”的教育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