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向】液态金属!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发出首款液态金属晶格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动向】液态金属!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发出首款液态金
属晶格结构
2020年5月21日,美国《今日材料》网站报道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制备出了全球首款液态金属晶格(点阵)结构,以开发那些可在加热到熔点温度后恢复成理想结构样式的原型件,例如网状天线、蜂窝结构,甚至是随着金属晶格结构融化而缓慢形成张开的液态金属手。
这类新型材料有望在航空航天、机器人和可调谐超材料中实现应用。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发布的标准标识图(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图片)晶格是由一种名为菲尔德金属(Field's metal)的材料制成,该金属是铋、铟和锡的混合物,是一种易熔合金,在62℃的较低熔点下即可变为液体。
菲尔德金属目前已经在核工业中作为液态金属冷却剂使用,此外,它还显示出了其他应用潜力,以菲尔德金属为基础制造的一系列结构展示出了液态金属晶格材料的特殊功能,例如可重复能量吸收、可调刚度和可重构性。
混合制造工艺产生液态金属晶格结构示意图(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图片)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增材制造》[Deng et al. Addit. Manuf. (2020) DOI: 10.1016/j.addma.2020.101117]期刊中的论文《通过混合设计和制造实现多功能液态金属晶格材料》(Multifunctional liquid metal lattice materials through hybri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显示,新型材料被包覆在橡胶壳中,利用一种全新的混合制造工艺——集成了增材制造(3D打印)、真空铸造以及从电子技术中衍生出的共形涂层技术——制造而成。
壳的骨架保障了结构完整性,以在合金熔化后将液态金属限制在壳体结构内。
由于金属的特有性能,这种金属内芯-橡胶外壳的晶格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吸收能力以及强度。
本条动向所提及的论文发表在《增材制造》2020年5月号(美国
纽约州立大学图片)
当液态金属处于固态时,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安全性,并且在受到强烈挤压甚至金属断裂时仍能够吸收大量能量。
经过加热融化并冷却后,内部金属又可恢复到原始形状,进而实现结构的重复使用。
这种解决方案,保证了新材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软体结构机器人的形状记忆结构中。
例如,返回航天器通常在其缓冲结构中会添加大量的铝或钢,在着陆时,金属会受到冲击吸收能量导致强烈变形,因此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使用菲尔德合金后,在碰撞变形后仍可以通过加热再冷却的方式恢复其结构形状。
这项研究重点介绍了液态金属和建筑材料所聚焦的全新研究领域,表明了液态金属可以有多种有趣功能的结构应用。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研究将重点聚焦提高材料的耐用性、强度和能量吸收能力以及开发扩大规模和无缺陷的制造工艺。
该团队还正在研究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改进的涂层材料,希望未来能够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液态金属晶格机器人。
***************本条动向的提供者陈济桁先生已为《空天防务观察》提供7篇专栏文章,如下所列:第1篇,日本东丽公司推出新一代碳纤维预浸料产品,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又提升30%,2017年6月2日;第2篇,复合材料助力贝尔V-280“英勇”倾转旋翼机发展,2017年9月22日;第3篇,日本东丽实施并购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竞争优势,2018年8月27日;第4篇,日本帝人公司开发新型耐热抗冲击预浸料,2019年4月1日;第5篇,美国能源部“利用高性能计算促进能源创新”战略计划解析,2019年5月17日;第6篇,稀土回收再利用!英国推出稀土金属回收试点项目,2019年9月17日;第7篇,美空军实验室科学家发现独特的可拉伸导体,2019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