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
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引起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时产生浑浊的原因不包括()。

A.大量脂质
B.煤气中毒
C.异常球蛋白增高
D.血小板计数>700×109/L
E.白细胞数>30×109/L
【答案】 B
2、下列属于微需氧菌的是()。

A.脆弱类杆菌
B.大肠埃希菌
C.铜绿假单胞
D.幽门螺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 D
3、“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极化
D.从众
【答案】 B
4、技能是一种()。

A.智力
B.能力
C.才能
D.活动方式
【答案】 D
5、老师两次用两份不同的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前后两次测验的分数基本相同,这种稳定性称为()。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答案】 B
6、皮亚杰认为,2至7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A.思维准备阶段
B.表象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答案】 A
7、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 ) 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答案】 B
8、程序教学的提出者是()。

A.华生
B.布鲁纳
C.加涅
D.斯金纳
【答案】 D
9、CIPP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人评价、过程评价和()。

A.内容评价
B.目标评价
C.模式评价
D.成果评价
【答案】 D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叫作()
A.高原现象
B.倒退现象
C.抑制现象
D.顶峰现象
【答案】 A
11、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
B.情景教学
C.发现学习
D.程序教学
【答案】 B
12、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培养学生的个性
B.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C.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答案】 D
13、有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要达到的是()。

A.80%
B.150%
C.120%
D.100%
【答案】 B
14、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答案】 C
15、斯金纳关于学习规律的核心观点是
A.动机的培养
B.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
C.强化的原理与技术
D.人格的形成
【答案】 C
16、阴道细胞学检查最适用于早期诊断和普查的疾病是()。

A.宫颈癌
B.阴道炎
C.卵巢癌
D.子宫内膜癌
E.阴道白斑
【答案】 A
17、磷的主要生理功能为()。

A.蛋白质
B.红细胞
C.胆红素
D.酮体
E.白细胞
【答案】 C
1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答案】 B
19、患者男,30岁。

20天前行肾移植手术,目前体温升高,肾功能降低,少尿,尿中白细胞增多。

A.血型抗原
B.HLA抗原
C.同种型抗原
D.超抗原
E.异嗜性抗原
【答案】 B
20、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
【答案】 B
21、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变化结果,这被称为()。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答案】 D
2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 C
2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A.教学过程
B.反思过程
C.评价过程
D.学习过程
【答案】 D
24、道德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通的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C.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答案】 C
25、严格意义的学制系统大致形成于()
A.17 世纪末
B.18 世纪中叶
C.19 世纪下半期
D.20 世纪初
【答案】 C
26、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答案】 B
2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B
2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为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的是()。

A.地方
B.国家
C.学校
D.班级
【答案】 B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答案】 C
30、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B.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D.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答案】 C
31、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答案】 C
3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问题要有吸引力;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第三,()。

A.讲究语言艺术
B.突出重点、难点
C.做好讨论小结
D.恰当分配时间
【答案】 C
33、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答案】 B
34、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答案】 A
35、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 D
36、最早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博比特
C.泰勒
D.斯宾塞
【答案】 D
37、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答案】 D
38、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答案】 C
39、提出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是()。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彼得·麦克费尔
D.罗杰斯
【答案】 C
40、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班杜拉
【答案】 A
多选题(共20题)
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和开放型
C.深思型与冲动型
D.辅合型与发散型
E.安静与兴奋
【答案】 ACD
2、发展性心理教育主要是()
A.提高性的
B.矫正性的
C.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
D.面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
E.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答案】 AC
3、下列属于非正式测验的是()。

A.观察
B.谈话
C.测验
D.问卷
E.案卷分析
【答案】 AB
4、用标准红细胞A、B、O、与受检者血清反应均不凝集,受检者血型为()。

A.A型
B.B型
C.A型或B型
D.AB型
E.O型
【答案】 D
5、德育的任务包括()
A.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点
B.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C.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D.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E.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答案】 BCD
6、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下列选项中,属于的有()。

A.接受
B.形成价值观念
C.分析
D.反应
E.操作
【答案】 ABD
7、实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主要可以通过()
A.师范教育
B.家庭教育
C.新教师的人职辅导
D.在职培训
E.自我教育
【答案】 ACD
8、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有()。

A.善于因势利导
B.随机应变
C.教育反思
D.对症下药
E.自我控制
【答案】 ABD
9、下列选项中,属于迁移作用的例子有()。

A.练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
B.先学普通心理学再学教育心理学的其他内容会觉得容易
C.鲁班发明锯子
D.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
E.瓦特观察烧开水的壶盖发明蒸汽机
【答案】 ABD
10、教学设计的特征包括()
A.指导性
B.操作性
C.预演性
D.隐含性
E.难控性
【答案】 ABC
11、抗原抗体反应之间的作用力不包括()。

A.共价键
B.静电引力
C.氢键
D.疏水键
E.范德华引力
【答案】 A
12、患者男,31岁。

因糖尿病反复注射胰岛素,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属于()。

A.类风湿关节炎
B.SLE
C.肾小球肾炎
D.皮肌炎
E.类Arthus反应
【答案】
13、患者男,35岁。

因不育入院检查,精液数小时不液化,最常见的原因是()。

A.蛋白质分泌减少
B.前列腺分泌纤溶酶减少
C.精子数量减少
D.温度太低
E.精子活动力不良
【答案】 B
14、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中,心理辅导老师常用的会谈技术有()。

A.面谈
B.倾听
D.反映
E.测验
【答案】 ABCD
15、体育的基本任务包括()
A.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的基本知识
B.指导学生锻炼身体
C.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D.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E.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答案】 BCD
16、发展性心理教育主要是()
A.提高性的
B.矫正性的
C.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
D.面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
E.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答案】 AC
17、捆柴细胞见于()。

A.ALL
B.AML-M7
D.AML-M3
E.AML-M0
【答案】 D
18、交互式教学模式要教给学生的学习策略有( )。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评价
【答案】 ABCD
19、二战以后世界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加强中等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
D.高等教育的类型更加多样化
【答案】 BCD
20、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别是( ) 。

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
B.顿悟是试悟的结果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答案】 ABCD
大题(共10题)
一、“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课。

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

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

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

他一旦带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

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分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

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

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

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

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

学校老师们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

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

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

结合案件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
【答案】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

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是不符合教学改革理念的,都是不能采用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随意调整”。

(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纳人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加以组织。

(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4)在选择课程机构进行重建时,应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

(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

二、一位教师退休后回忆自己的教师生涯,他感慨万千地说道,这辈子我之所以有所成就,是和我的好学与勤奋息息相关。

我在读师范大学时,认真学好本专业各门功课,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除此之外,我还认真学画画,练习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练习舞蹈、学指挥、练习弹琴。

这些本领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参加工作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
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有厚厚的几大本,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

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呀。

请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角度分析,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学科专业素养与教育专业素养?
【答案】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天的知识。

(3)了解学科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知识素养,具备跨学科知识。

(5)展开论述。

既是班主任和思品老师的任务,也是各学科老师的任务。

三、我国某高二学生考过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上也有这样的历史事实,考法却是这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试,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以上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1)素质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认为素质教有就是取消考试,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活动等。

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2)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

(3)“应试教育”的特点是一切教育与学习活动都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为了指挥棒,导致了现实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片面发展等问题,这是素质教育所反对的。

但是素质教育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关键在于怎么考。

如材料中所示,同样的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效果是完全不-样的。

材料中美国的考试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

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的理论分析该案例。

【答案】(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学生掌握了关于电路的物理知识,并不代表他具备了维修电路的能力,因此在启发学生掌握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阅读以下材料,说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某学校组织公开课,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向学生提问。

去听课的家长发现,老师每次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把手举起,但老师每次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会叫自己的孩子。

【答案】
【答案要点】
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切实关注并解决好不均衡的问题。

(1)改变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也要看到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潜力,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3)我国实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

素质教育强调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

所以,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都不能只把关注的眼光放在少数优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式,不能把学习成绩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改变将学生学业成绩当做评定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

(5)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而不是对其采取忽视的态度。

总之,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既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会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六、一位初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负责,讲课较透彻,课后也会细心督促检查学生们学习,学生也付出较大努力,师生满以为成绩会取得较大的收获,可实际情况不尽人意,付出与目标之间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你认为数学教师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答案】1.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一)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二)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
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三)进行组块化编码所谓组块,旨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存储在长时记忆系统当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四)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五)合理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分为两种: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集中复习是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内容连续、反复地进行复习。

分散复习是把要记忆的内容分在几个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七、请分析下面教学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都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老师交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下面是这一情景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
【答案】
【答案要点】
案例中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应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明白了利用“比”的方法可以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方法。

八、请分析下面教学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都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老师交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下面是这一情景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
【答案】
【答案要点】
案例中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应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明白了利用“比”的方法可以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方法。

九、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一栏。

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頓痛骂。

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

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

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你骂。

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

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真诚与之沟通。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多,故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评价。

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一十、“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课。

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

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

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

他一旦带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

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分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

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

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

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

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

学校老师们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