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01通史串联全通关第11讲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讲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空坐标]
二战后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且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政治上: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
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加强。

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运行机制调整,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
折前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发展明显。

文化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现代主义文学、
艺术有了迅速发展。

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


美苏双方在
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美苏实力相对均衡,

雅尔塔体系
形成美苏两分世界的局面。

(2)表现

政治上:美国推行
杜鲁门主义
,苏联针锋相对,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与之对抗。

经济上:美国推行

马歇尔计划
,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美国推动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推动成立了
华沙条约
组织。


冷战
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
④1948
的第一次高潮,

1962


是美苏

古巴导弹危机
战”的第二次高潮。

(3)“冷战”中的热战
①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
亚洲。

②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4)特点
①美苏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冷战





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特点。

为主要对抗方式,呈现全面

冷战
(5)影响
①双方剑拔弩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

世界大战。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表现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967

成立,促进了西
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欧共体

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

,同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世纪
20
80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时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兴起:
独立的政
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
治力量
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中国的发展壮大: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
1971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2)
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抵制和削弱
和强权政治,符合
霸权主义
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
尊重。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①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苏联解体:
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戈尔巴乔夫改革
(2)和平与动荡并存
和平: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流。


动荡:
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
活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3)多极化趋势加强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的实力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格局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