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T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的研

吴茵;刘敏;肖溶;汪薇清;葛少洁;蒋惠琴
【期刊名称】《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2007(16)1
【摘要】目的评价QT间期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方法入选我院CCU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男性80例,女性28例),均于入院当日(急性期)、出院前日(恢复期),使用心电图仪记录300个RR间期。

两次样本采用“四点法”借助放大镜逐点测量,所测数值全部导入计算机,经Excel函数分析系统处理,取得SDNN、QTm、QTSD、QTV、QTVI、B的参数。

比较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与上述参数变化的关系。

从而评定该指标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能力。

结果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的比较:QTm、QTV、QTVI、B分别为
(369±54ms vs423±49ms;0.020±0.008vs0.11±0.004;-0.19±0.06vs-
0.40±0.08,p<0.05;1.11±0.52vs0.37±0.09,p=0.02)有显著性差异。

SDNN(24.8±7ms vs25.8±8ms,p>0.05)无显著性差异,QTSD(7.7±2.5ms
vs45±1.3ms p=0.05)有弱的相关性。

恢复期组观察到的室性心律失常等级、数量也明显降低。

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Lown0-Ⅱ级组与LownⅢ-Ⅴ级组观察指标对比分析QTVI(-0.29±0.07vs-
0.13±0.05,p=0.038),B(0.78±0.18vs1.64±0.4,p=0.007)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短程QT间期变异性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其中QTVI、B两项参数敏感性最高。

【总页数】3页(P22-24)
【关键词】心肌梗死;QT间期变异性;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吴茵;刘敏;肖溶;汪薇清;葛少洁;蒋惠琴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R540.14
【相关文献】
1.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J], 刘晶;韩琳;高喜军
2.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J], 桑城;郝恒剑;许骥;史力生
3.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变异度异常的相关性 [J], 强望远;马红京;袁顺英;刘好;
4.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J], 陈文璐;武卫党;耿蓬勃;张婧;徐晓辉
5.校正后Tp-Te间期和校正后QT间期及Tp-Te/QT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恶性心律失常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J], 张美婷;刘宏;汤日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