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word版本 (4页)
2018社会实践实施方案4篇_实施方案_

2018社会实践实施方案4篇为贯彻落实在纪念建团94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作贡献,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团中央及团省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青春鼎力中原梦建功中原经济区”二、总体思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团“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为契机,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以实施学校规划、推进我校“内涵建设有特色,学校发展上水平”为动力,围绕“社会观察与主题调研、个人成才与社会发展、专业实践与就业体验、社会关爱与公益服务”等四个层面,积极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与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与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与开展教学科研实习、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与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等相结合,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
广泛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宣传学校发展成就、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活动。
三、活动内容1、中原经济区建设宣讲服务团组织学生深入基层,考察了解国情民情,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宣传中原经济区建设及规划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举措,发挥统一思想、鼓舞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
动员学生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基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社会管理改进等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献礼党的十八大和中原经济区建设。
2、“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服务团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及全团“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党史展览馆等场所参观学习,开展走访老红军、老革命、烈士亲属、老团干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学习党史、团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在寻访、考察过程中为老红军、老革命、烈士亲属、老团干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加深对94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中华民族壮丽篇章的认识和了解,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018一2019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2018一2019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一、背景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不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改革。
二、总体目标: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6、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激发关注生活、了解生活的热情。
三、实施步骤:1、确实活动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期初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5、评价创新:对每位学生参加的每一项活动,做好详细记录,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身发展、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通过自评、他评、师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6、加强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做到每一次活动全程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四、实施策略:1、宏扬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因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内在生命充分发展的课程。
所以整体活动应让学生作为主体全身心的参加活动完成学习对象于自我的双向建构进而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得满足,实现主动发展。
2018-开展综合实践暨自主探究主题活动实施方案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开展综合实践暨自主探究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一、方案实施背景把学生拘囿于学校这个“象牙塔”,禁锢了学生的手脚和头脑,泯灭了他们的创造天性,“高分低能”、“韭菜、麦子不分”种种理论知识和实践层面严重脱节的教育笑话不断上演。
如何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实“逼迫”着我们不得不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空间,给他们提供与社会接触、交流、学习的机会。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综合实践课程应运而生。
纵观我校近几年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也暴露出了比如实践主题肤浅、持效性欠缺等问题。
为将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做到有效持久,在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方案培养目标(一)增强同学们与社会的沟通能力,加大社会适应性和多层次能力的培养,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二)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正确趋向性发展;(三) 与潍坊市教育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进一步融合,侧重同学们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使其认识到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四)了解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激发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现状分析(一)基础优势学校现有在校生684人,专任教师38人,教学设施及配套设备达6000余台(套),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器材达1500余件(套)。
现有综合实践活动室、手工编织俱乐部、生活体验中心、红领巾种植基地各一处,总面积约500平方米,为同学们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建立了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市种子市场、新世纪种苗公司、长安民俗村、晨鸣集团、畜牧养殖小区等6处综合实践基地。
基本涵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层面,实践主题明确,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
(二)师资优势1.在学校专任教师38人中,有7人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种植管理经验,建有温室大棚4个,为同学们开展“亲近自然”、“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峡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一、指导思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我校将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有关目标,根据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
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练习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结合农村亲近大自然的地理优势,开发一系列以农科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
2018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2018社会实践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增长见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2018年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确定实践主题。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2018年的社会实践主题,如环保、扶贫、志愿服务等。
2. 制定实践计划。
根据实践主题,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包括实践时间、地点、内容、人员配备等。
3. 组织实践活动。
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实践项目。
4. 开展实践评估。
对实践活动进行及时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实践方案,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完善安全保障。
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等宣传媒介,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实践氛围。
4. 提供资源支持。
学校要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场地、设备、资金等,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总结。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2018年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全体师生能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8-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word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一次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就学习的对象和范围而言,它并没有特定的赖以生存的内容和领域,是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其研究的内容和领域是十分广阔的,它强调在系统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门全新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来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亲近自然是课程的基本目标,社会和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在活动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成果,作为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由于小学生年龄层次低,知识面窄,又缺乏生活经验。
因此必须在教师和家长的引领下,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和生活实际,与校本资源生活联系起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校采取“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生成”的课程实施构想,作为实施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从点做起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领域本学期将围绕着四个领域开展活动,合理分配好活动课时。
1、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初步确定本学期开学初在3至6年级研究性学习的领域进行系统培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查找资料、实验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
对以上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其方法,便于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运用。
查找资料:(举例收集古今中外和身边的关于孝子的故事。
)查找资料法一般需要经过5个步骤:一是课题分析;二是资料主题分析;三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四是资料的阅读与摘录;五是资料的提炼与阐述。
三、四年级需达成的目标:了解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学会运用各种途径正确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把自己查找到的资料简单的记录下来。
(完整word版)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老师
1.队前准备
2.入队仪式
3.少代会
4.红领巾心向党
3-6年级
3-6年级
考察探究活动
综合老师
科学老师
1.节约调查与行动
2.跟着节气去探究
3.关爱身边的动植物
4.生活垃圾的研究
5.我们的传统节日
6.生活中的小窍门
7.零食(或饮料)与健康
8.我看家乡新变化
9.我是校园小主人
10.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五、考核与激励机制
每学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公开课活动,一次论文撰写活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一次学生研究小论文评比。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六、操作措施:
1、确保领导小组的有效组织。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培训,了解其内涵理念、目标、操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内培训,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11.家乡特产的调查与推
社会服务活动
校本老师
各班主任
1.家务劳动我能行
2.我是校园志愿者
3.学习身边的小雷锋
4.我做环保宣传员
5.我是尊老敬老好少年
信息技术
微机老师
1.我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
2.“打字小能手”挑战赛
3.我是电脑小画家
7.信息交流与安全
9.镜头下的美丽世界
10.数字声音与生活
劳动技术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几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因此,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和特色办学的理念,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年级进行目标定位。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党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全年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
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
二、活动目标1.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课程的实施1.利用综合实践课堂,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
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所以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让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2.走进小葵花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动手劳动能力。
让学生走进我校的小葵花实践基地,按年级分为六大块,指导学生播种、施肥、种植,如白菜、土豆、西红柿、茄子等,让学生体验劳动过程,增长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3.走进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四、工作思路:1.整体构思,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纲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本学期,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联系起来思考,在各年级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制订出详细、全面、切实可行的活动纲要,以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方案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方案篇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之一。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通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
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学会认知。
通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计划2018综合实践课计划

新集中学2017-2018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按照省教育厅课改的有关精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制定任务与相关职责,认真领会并贯彻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要求,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领导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陶月梅,学校副校长组员:刘春锋,全校班主任三、课程内容指导(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分别来源于自然、社会、自我三大领域。
具体有:①人与自然。
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天文地理研究等。
②人与社会。
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③人与自我。
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二)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如下①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
如学工、学商、军训、学农、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②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社团、俱乐部活动。
学校传统活动包括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成人仪式教育等,是学校每年例行举办的重大节日和活动。
③实地参观、考察、访问或生存锻炼。
实地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一般为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现实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情况和生产方式等,可结合春游与秋游活动进行;访问则一般以典型人物、特殊群体、热点事件等为访问对象;生存锻炼则是将学生置于陌生的社会环境,使其寻求维持生活的方式,锻炼生存能力。
中学(初中)2018年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学(初中)2018年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学(初中)年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为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督促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寒假。
按照《安溪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要求,现印发年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活动通知,请初中各年级、班级遵照执行。
一、活动目的切实落实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比例,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成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走出校园,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感恩、学会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争做一名文明、守纪、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中学生。
二、组织实施学校政教处制定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年级成立由下年段行政、年段长、班主任和家长委会成员组成的年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督促和检查各班级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班主任负责指导寒假期间每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
要在认真研究学校指导意见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本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和实践活动小组划分情况,并报年段备查。
合理划分小组。
可单人完成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按居住地域由—名学生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并确定指导老师和指导家长。
(学生分组,指导老师和指导家长的名单于开学初汇总到政教处)在学生放假会上,班主任负责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活动方案,依据分组,讨论确定具体活动细节及要求。
在家长微信群上向家长做出具体的说明和要求,务必将安排告知每一名学生家长,并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和支持活动。
三、活动原则本着安全第一、力所能及、提升能力、了解社会、团队协作、积极参与的原则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18—2019学年大学生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18—2019学年大学生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校团委通过校园网、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在校内进行广泛宣传。
各学院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各班级要召开主题班(团)会做好宣传、动员和指导工作。
(二)项目申报(6月12日20日)校团委组织相关承办单位对申报团队进行评审,确定校级立项项目;学校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立项团队给予资助。
(四)出征仪式(6月21日)学校举行xx年大学生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五)实施阶段(6月22日-8月30日)全校大学生赴各地开展暑期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做好过程记录和活动宣传。
(六)总结表彰阶段(秋季开学后两周内)每位同学根据所选实践内容提交《武生院大学生暑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附件4),团队项目需另提交一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及成果展示视频(不少于5分钟)。
提交的所有材料必须是个人或团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研究成果,严禁抄袭或剽窃。
秋季开学后,各班级召开主题班(团)会总结交流暑期综合实践成果和经验;各学院要根据学校要求做好暑期综合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推选。
六、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指导。
各学院、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前期的动员、活动期间的具体指导及活动后期的总结表彰。
各承办单位要做好专题项目的统筹和服务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学院、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活动图文和视频,分享实践过程和成果。
(三)注重创新,突出特色。
各学院要注重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相结合,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
在实践方案设计中,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基层需求,创新性地选择实践的内容和方式。
(四)严防意外,确保安全。
各学院、各有关部门要引导学生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全面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各实践团队要签署《实践团队安全责任书》,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确保实践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2018—2019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2018—2019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为深化“我的中国梦”学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引导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传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根据县教体局组织的《关于全县中小学开展以红二十五军军史研究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专项活动的通知》,我校特开展系列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祭奠逝去的英灵,重新感受当年的艰难困苦,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也为了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理解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同时磨砺学生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意志,加强学生的抗挫吃苦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思想品质和团结、合作、友爱的精神,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二、活动时间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
二、参加对象
五(1)班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弘扬长征精神”诗词经典诵读活动
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老师利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以“长征”“爱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诗词。
学校组织优秀学生代表队赴禹庙学区参加“学习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经典诵读活动”。
(二)开展“重温红二十五军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就近的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徒步到达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寻访革命先辈足迹,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三)开展宣扬“红二十五军”精神主题班会
班主任利用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红二十五军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主题班会。
(四)开展爱国主义影片观看活动
学校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看长征影片,学习长征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并写观后感。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模版(4篇)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模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
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然而现实中,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计划。
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
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花卉、小动物。
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研究内容知识,学会制作活动方案、多种研究方法、策划各种展示活动。
在湿地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察湿地、保护湿地;在学生课堂中,学习各类课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方案设计更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
在各活动载体中,发展学生的多方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综合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2018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
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
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
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出发点,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
通过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培养作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实施内容
1、关爱大自然,争当环保小卫士
在地球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懂得爱护资源的重要性。
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保实践能力,激发热爱我们共有一个美丽家园的情感,从而争当环保小卫士。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发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了解、调查、搜集周边环境状况资料,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
懂得人与自然和
谐共存的道理,知道破坏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主动向社会宣传,让大家都来保护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
此课题可定以下子课题:人与树木、垃圾的危害、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野生动物与人类……
2、走向社会,我是合格的小公民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接触社会、认识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做一个社会人;学会交往与合作、培养动手、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乐于参加力所能力的劳动、体验劳动的可贵;愿意为家乡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并乐于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涉及的活动内容有:社区卫生宣传、学雷锋活动走进社区、绿化美化社区、净化社区系列活动……
3、盘活竹乡资源,挖掘竹乡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走向。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自然的“十字路口”,把学习的触角引向多个角落。
立足当地实际,着眼家乡发展,彰显地方特点。
盘活地方资源,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积累的丰富性、探索问题的多样性、教育评价的多元性,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拓展教学途径,让学生的创新精神、个性得以和谐主动的发展。
充分利用建瓯市当地的“活教材”——“中国竹子之乡”的丰厚资源,为我所用。
例:开展考察了解家乡竹乡宝库知多少;建瓯特产;收集民间竹编工艺;上网查找名家竹画;谱写竹乡小诗歌;办一份竹乡巨变电脑小报;到农村开展关于竹子的种植与管理等知识的实践探索活动。
4、以“小小科学家俱乐部”为载体,构建“五小”工程。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倡导创新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以江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尤其要从青少年抓起,这是振兴我国科技事业的基础措施”主要指示为指导,
5、综合实践活动与雏鹰争章有机整合。
把雏鹰争章机制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个板块。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以雏鹰奖章活动为抓手,在综合实践中突出建设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发展性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更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并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给予二次评价、多元评价,从而不断完善奖章机制。
注重把握在争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教育,即在定章中体验“选择中学自主”,在争章中体验“实践中求感悟”,在考章中体验“展示中强自信”,在颁章中体验“激励中有内化”,在护章中体验“持久中育品质”,注意争章活动的完整性,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参与争章的意识。
可创设许多特色章,如网络章、信息章、消费章、生态章等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XX.8—XX.9学习、培训、制定计划)
1、参加各级培训,组织教师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
3、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制定校本教研活动。
4、召开全体担任该课程教师会议,加强责任意识。
(二)探索阶段:(XX.9—XX.6实践、探索、提高)
1、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步将理论和方法转化为教学行为。
2、开展观摩、听课、评课、研讨、座谈、交流等活动,提高实施能力。
3、进行论文、案例、作品等交流、验证。
(三)总结阶段: (XX.7—XX.8总结、深化、提高)
1、撰写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报告、撰写论文、进行试点总结;
2、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报告、个案记录与分析、作品;
3、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及评析;
4、综合实践活动资料与教学软件;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
还有那古井、亭子、石径、山石、果树等交叉环绕,似乎只有赞叹才能应景了。
设若携一身惶灼而来,在这幽僻之处清凉,沉潜时光,再轻松而去,应是畅然。
而对于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如我,大抵因可便宜观赏而更多感觉到了寡淡、不稀奇。
诚然,草庵仍是我时常光顾的所在。
清明节的那个周末,为了陪儿子完成一篇登山日记,我们又去了草庵。
依然先是在庵前的空地上停留、四处张望,继而复入寺中瞻仰摩尼光佛的尊座,读读石柱上的对联,做若有引动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