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化学解题突破专题复习26 怎样进行物质制备与提纯实验.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6. 怎样进行物质制备与提纯实验解题突破
考试说明中: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了解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l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9)。
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干燥。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10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10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 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
步骤3:准确量取40.00mL约0.1 mol·L-1H2SO4 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mL3 mol·L-1NaOH 溶液。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 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 (填写步骤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 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
过程分析:
1.本题以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制取和分析为背景的综合实验题,涉及理论分析、阅读理解、读图看图、沉淀制备、沉淀洗涤、物质提纯、含量测定等多方面内容,考查学生对综合实验处理能力。
(1)根据题意得出反应发热
,(2)考查物质提取基本方法,联系平时所学知识回答,(3)硫酸酸性选用酸式滴定管,选择合适步骤,硫酸用量需要碱性物质来测量。
答案:(1)氨气与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
,(3)①酸式滴定管,②1、5、6,③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2SO4溶液的浓度(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进行蒸馏和滴定实验)。
二。
能力培养
1.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CuSO4·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浓硝酸,在铜粉溶解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2)如果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4·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 ,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 。
(3)已知:CuSO4+2NaOH=Cu(OH)2↓+ Na2SO4
称取0.1000 g提纯后的CuSO4·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 mol/L氢氧化钠溶液28.00 mL,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 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20.16 mL,则0.1000 g该试样中含CuSO4·5H2O g。
(4)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 。
在滴定中
,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 所对应的刻度。
(5)如果采用重量法测定CuSO4·5H2O的含量,完成下列步骤:
① ②加水溶解③加氯化钡溶液,沉淀④过滤(其余步骤省略)
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实验现象等观察、物质的提纯,中和滴定、实验过程设计及有关计算。
(1)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产物及现象,(2)因为反应物中有硝酸,副产物为Cu(NO3)2,(3)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总和等于HCl的物质的量加上二倍的CuSO4·5H2O的物质的量,(4)实验规范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5)基本实验操作。
答案:(1)溶液呈蓝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2)Cu(NO3)2 、 重结晶,(3)0.0980,(4)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 粗细交界点,(5)称取样品 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方法指导:
1.抓住实验的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理解各仪器的原理与装置的作用、操作规范,联想化学原理与物质的有关性质
等来解答问题。
2.要重视重点实验的操作与原理,更要重视正确与错误的操作存在的与原理的矛盾.要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对错误的操作具有辨别能力.
3. 加强化学实验术语的表达和语言的规范使用,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等的描述要力求严谨、规范,言简意赅、语意贴切、符合语法、逻辑性强
三。
能力测评
1.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
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
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________(填序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_(填序号)
a.KMnO4 b.(NH4)2Sc.H2O2 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________、过滤等操作。
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________装置回收(填序号)。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____________,直到
_____________。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析:1.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
Fe2+、Fe3+,需将Fe2+氧化成Fe3+,再加CuO使其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应选用
H2O2,即选c;Fe3+与KSCN生成红色溶液,灵敏度高,检验Fe3+的最有效试剂为KSCN,即选d。
(2)由CuSO4溶液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而得到;过滤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另一玻璃仪器为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3)向CaCl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得到CaCO3,可先向其中通入氨气或加入NH3·H2O,使溶液呈碱性;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应防止倒吸,故选b。
(4)需要用容量瓶配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KMnO4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腐蚀橡胶,不能选用碱式滴定管,应该选用酸式滴定管。
答案:(1)c、d, (2)冷却结晶、引流, (3)NH3·H2O、b, (4)平视凹液面(或平视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酸式。
(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药品和用品,操作步骤,题目问什么,怎样组织文字回答等。
通常试题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我们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
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
要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主要考查我们的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2. 解实验设计题的一般。
思路为:明确实验目的,推断反应原理,确定实验步骤,突出注意问题,选择反应用品,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回答具体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实验的简化原则,即用试剂少,用仪器少、步骤少,操作简单,要紧扣试题要求回答具体问题.实验过程中现象要明显,除杂要充分,要能明确得出结论,达到实验目的.
四。
能力提升
1.制造干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是MnO2,工业上常用Mn(NO3)2和KMnO4为原料制备MnO2,其生产原理如下:用软锰矿(含MnO2和少量的Fe2O3、SiO2)和碳反应制得MnO;再将MnO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经过滤、提纯、浓缩,可制得
50%Mn(NO3)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把50%Mn(NO3)2溶液滴加到KMn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3Mn(NO3)2 + 2KMnO4 +2H2O = 5MnO2↓+ 2KNO3 + 4HNO3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Mn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软锰矿和碳反应后的固体产物置于
右图所示的装置甲中,与稀硝酸反应,
观察到装置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①写出甲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②反应过程中,要向乙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原因是 。
③装置丙试剂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
(2)在制备MnO2的实验中要向反应混合液中不断滴加氨水,则氨水的作用是 。
(3)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的固体,除主要含有MnO2外,还可能混有杂质,则该杂质可能是 (写
化学式)。
(4)有人提出用日光分解KMnO4溶液的方法可制取
MnO2,反应方程式为:4KMnO4+2H2O
4MnO2↓+4KOH+3O2↑该反应中c(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你是 。
2. 综合利用海水可以制备食盐、纯碱、金属镁、溴等物质,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粗盐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这些杂质而得精盐,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
;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 ;⑥加适量的盐酸;⑦ 。
(2)溶液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Mg(OH)2沉淀中因混有Ca(OH)2,可选用___ __ 溶液进行洗涤以除之。
(4)高温灼烧六水合氯化镁晶体(MgCl2·6H2O)所得固体是氧化镁,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 ____。
(5)若在母液中通入氯气可提取海水中的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____。
NaClO2用于棉、麻、粘胶纤维及织物的漂白。
实验室制备NaClO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I控制温度在35~55℃,通入SO2将NaClO3还原为ClO2(沸点:11℃),反应结束后通入适量的空气,其目的是 。
(2)装置Ⅱ中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ClO2-、
ClO3-、Cl-、ClO-、OH—外还可能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 ,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
(3)已知在NaClO2饱和溶液中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温度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
请补充从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 ;③ ;④ ;得到成品。
(4)装置Ⅲ中试剂X为 。
ClO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
A.碳酸钠溶液 B.碱石灰 C.浓硫酸 D.水
⑶测定ClO2(如右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I2+2S2O32-=2I- +S4O62-),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
ClO2通入锥形瓶与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还原产物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 用c、V表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
溶液X中含有钠离子②
溶液X中含有氯离子5.碘酸钙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补碘补钙的常用试剂,微溶于水。
制备碘酸钙的实验流程如下。
中间产物碘酸氢钾的合成原理为:I2+2KClO3+HClKH(IO3)2+KCl+Cl2↑,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碘酸氢钾的实验装置(支撑仪器太加热装置略去)如图,请在方框中补充必要的装置图并注明试剂
(2)若为上图增加加热装置,所需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外还有 。
(3)实验中判断碘反应完全的实验现象是 。
(4)“调pH至10”的目的是 。
(5)加入CaCl2时反应的化学议程式为 。
(6)从水溶液中分离出碘酸钙时,可能得到无水盐、一水合物等,本实验得到的产品是Ca(IO3)2·6H2O,上述流程中与此结果密切相关的步骤是 。
习题答案:
1. (1)①Fe+4HNO3(稀)=Fe(NO3)3+NO↑ + 2H2O
②把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便于尾气吸收充分,防止污染环境
③NaOH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2)中和产生的HNO3,使原料尽可能多的转化为MnO2
(3)Mn(OH)2
(4)反应生成的MnO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2. (1)铜或硫酸铜等
(2)除去过量铁屑、 防止温度降低析出FeSO4·7H2O造成FeSO4的损失
抑制Fe2+、NH4+的水解
(3)除去晶体表面的少量水分
(4)Fe2+ + 2(NH3·H2O)= Fe(OH)2↓+ 2NH4+
3.(1)将ClO2吹入到装置Ⅱ进行反应
(2)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SO4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先加足量的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SO42-
(3)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
(4)NaOH溶液(合理答案均可)
4.⑴NH4Cl+2HCl=====3H2↑+NCl3
⑵ C
⑶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②用水再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并使锥形瓶内外压强相等
③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1.35cv×10-2g
⑷①取一根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少许溶液X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②取少许溶液X于一支试管中,先滴加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或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
(2) 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或恒温电炉) (3) 反应混合溶液变为无色(4)将KH(IO3)2转化为KIO3
(5) KIO3 +CaCl2=Ca(IO3)2+2KCl (6)冰水中静置
:
:
电解
ClO2
NH3
H2
NH4Cl溶液
NCl3溶液
溶液X
盐酸
NaClO2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