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精品课件PPT(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34):描写许先生日常忙碌的生活状态。
(35——40):描写鲁迅先生一家和周建人一家及朋友看电影的 情形。
(41——42):描写鲁迅先生与众不同的休息方式。
(43——54):描写鲁迅先生一天的工作和起居情况,表现了鲁 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55——59):描写鲁迅先生亲尝鱼丸的事件。 (60——62):描写鲁迅先生包书仔细整齐。来自• 工作习惯——忘我精神
• 从“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可以看出
• 日常琐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 从“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 的。”和鲁迅先生包书整齐细致可以看出
• 乐观,无私奉献
• 从鲁迅先生为了工作不顾身体疾病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知道自 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 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 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 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 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回忆鲁迅先生》、 《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 林佳卉。
课堂小结
这篇回忆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 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描述, 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 迅形象,展现出鲁迅的个性和气质,表现了鲁迅 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 迅先生的敬仰、赞美、爱戴和怀念之情。
(62——66):描述了生病之后鲁迅先生对待休息与工作的态度。
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赞 美、热爱和怀念之情。
合作探究一: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
• 神情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 从“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可以看出。 • 对待青年——严格要求、深切关爱 • 从鲁迅先生对草率的信深恶痛绝,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 • 对待亲人——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 从看电影时,鲁迅先生礼让他人可以看出。 • 珍惜时间:从“他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可以看出
自主学习一:梳理课文内容,概括作者写了哪 些内容?
(1):描写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2):描写鲁迅先生走路的姿势轻捷。 (3——13):描写作者到鲁迅先生家做客的情形。鲁迅先生和夫
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 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 我在鲁 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 (14——17):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 (18——23):梅雨季一个晴天时,鲁迅和许先生会心一笑。 (24——26):描写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 每封青年的信。 (27——30):描写鲁迅先生对书稿的处置。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把握鲁迅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预习检查:
• 舀水(yǎo ) • 咳嗽(késou) • 绞肉(jiǎo ) • 校对(jiào ) • 吩咐(fēnfù) • 疙瘩(gēda)
揩(kāi ) 调羹(gēng) 薪金( xīn )
草率 (shuài) 抹杀(mǒ ) 深恶痛绝(wù )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 逎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 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 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 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