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XX二年级语文上三个小板凳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二年级语文上三个小板凳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2.三个小板凳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2.学会生字及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2.“您”和“品”的写法。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老师的态度变化,知道努力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多媒体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
2.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具准备】
爱因斯坦的照片,小板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老师让大家猜一位伟人,看谁能猜出来。
他生于德国。
他在物理学的许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主要成就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深化了对物质运动的认识。
他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了,他就是爱因斯坦。
(出示1:爱因斯坦照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故事。
板书课题:三只小板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吧!
(出示2)
您:读nín,不要读作níng。
强:是个多音字。
在文中读qiáng。
3.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出示3:三个问题)
.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老师为什么开始很生气,而后来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
学生甲:因为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很糟糕,我们从课本
插图中就能看到那只小板凳有多差。
(出示4:小板凳图片)学生乙:因为爱因斯坦在交这只小板凳前,已经做过两个小板凳了。
虽然这三个小板凳都很不好,但他已经努力去做了。
面对这样努力的孩子,老师还怎么会生气呢?
4.指导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
2.你已经努力去做了,但还是没有做好,老师或家长批评了你,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与家长或老师沟通?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文中老师知道实情后,并未对爱因斯坦说什么。
如果你是那位老师,你会对爱因斯坦说什么?
二、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波浪一阵阵扑到礁石身上,化为一束束绚丽的浪花。
可是,波浪非常讨厌礁石。
“你为什么总是同我作对,阻挡在我的前面?”波浪恶狠狠地喊道,恨不得把礁石打烂、掀翻。
礁石心平气和地回答:“请不要生气,你应当懂得,如果没有我挡在你面前,激励你的斗志,锻炼你的筋骨,你怎能开放出美丽的浪花来呢?”
.拼读音节,把不正确的读音画掉。
2.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示例:虽然你做的板凳很不好看,但是你不怕失败一次一次地用心去做,这种执著、努力、认真的态度值得大家向你学习。
二、你们没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或:这只小板凳真是太糟糕了。
)
三、1.划掉:pōsùzhǔ
2.遇到困难,应当有勇气克服,激励斗志,锻炼自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口述课文
.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名口述课文内容,看谁讲得好。
二、相互交流,自主识字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出示5)
品:品字形结构。
注意三个口的位置。
像:左右结构。
左边是“亻”,右边是“象”。
吗:左右结构。
左边是“口”,右边是“马”。
您:上下结构。
“你”下加“心”就是“您”。
些、此:对比记忆。
态:上下结构。
上边是“太”,下边是“心”。
度:半包围结构。
外边是“广”,里边是“”。
2.扩词练习。
品:品尝品德产品样品品学兼优品头论足
此:此后此时因此以此由此及彼此一时,彼一时
态:态度态势心态姿态
度:度过风度过度度日如年一年一度
3.指导书写。
(出示6)
(1)学习“品”字写法
品:上面的“口”居中占上面两格,下面的两个“口”,分别占左格和右格。
(2)分类学习生字
上下结构:nín
xiē
tài
您
些
态
左右结构:xiànɡ
mɑ
cǐ
像
吗
此
品字形结构:pǐn
品
半包围结构:dù
度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把拼音与对应的汉字连起来。
duī
huī
shuí
wéi
wěi
tuì
谁
围
伟
辉
堆
退
二、按要求写汉字。
:
带“心”的字:
品字形结构的字:
三、选词填空。
糟糕
努力
态度
喜欢
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不爱说话,老师也不(
)他。
有一次,他交上的手工课作业——泥制小板凳,被老师认为是最(
)的。
老师知道他是做了三次才做成这样的,就改变了对他的。
后来,爱因斯坦靠自己的(
)赢得了成功。
参考答案:
一、
二、笨、笑、第、笔、篱、笆、笋……您、态、思、总、急、忐、忑……品、晶、鑫、众、矗、磊、森……
三、喜欢糟糕态度努力
【板书设计】
爱因斯坦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课后反思】
识记生字时,采用较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字形、读音和结构。
引导学生将生字融入课文情境中理解意思,并练习组词造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理解课文应该这样安排教学:从老师生气时说的两个反问句、同学们的哄笑、爱因斯坦拿出三只小板凳后老师和同学态度的改变,引导学生比较后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动脑筋,肯花力气,不怕失败,做事认真的可贵品质。
这是绝好的情感态度的教育资源。
老师说的两个反问句,让学生改成陈述句后,反复诵读体验,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创新教案】
《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词。
2.能力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人物像。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爱因斯坦,课文讲了爱因斯坦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三只小板凳》。
(师板书课题)
3.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要求: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
3.学生分四人小组学习本课生字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如果身边有小朋友不会读,就帮帮他。
)
4.检查生字词。
(学生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形式多样。
)
三、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闯关”总动员。
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
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2.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
3.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
(2)指名生分析“常、试、充”字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会写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5)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二、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我会认”。
卡片抽读生字词。
2.“我会读”。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3.“我想读”。
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
(侧重指导对话的朗读。
)
三、朗读课文,感悟交流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自读自悟: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个小板凳?
3.交流讨论。
(1)“我来告诉你!”学生将自己找的答案和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同时解疑。
(2)“我要请教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4.分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爱因斯坦和老师的对话该怎样读,然后分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
(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学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三、指导书写
.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
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4.作业展示。
四、复习巩固
.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
五、拓展练习,引导实践
.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3.收集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三只小板凳
字音关
“闯关”总动员
句子关
感情关
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
【说课稿】
说教材
《第三个小板凳》是主体课文。
本单元以“努力”为主题,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本课紧扣主题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面对困难毫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故事。
说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认识部首“”和多音字“教”
(2)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尝试以课文文本为中心的初步的自主、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媒体: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配合课文的录像片、电脑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教学难点:感受到爱因斯坦做事肯花时间肯花力气的精神。
说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灵活性都不是很强,而这篇中的主人公又是据学生生活年代久远的,可能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说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我巧妙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进行讨论、交流、汇报。
学生通过与文本交融、碰撞,实现了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认读词语(开火车的方式)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自学提纲
1.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样,仔细观察图看看是怎么不像样的?
2.老师生气了怎么说的?用直线勾画下来。
体会爱因斯坦受到老师批评时的心情。
3.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他第几次做的?他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给老师呢?
用“虽然……但是……”造句,比较这三次的板凳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4.你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做完第一个板凳后他看了看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做好第二个板凳后他看了看又会说什么?怎么做?
从爱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不气馁、不灰心、不断努力)
5.学习本课的生字。
(读准字音,能书空,分清结构部首并组词)
四、拓展延伸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你觉得自己平时在做哪些事情时还可以做的更好?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五、堂清测试
说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很简单,生字也不多,我主要通过让学生
以读带读,读中领悟,先让学生在读课文中了解内容,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意思,生字教学蕴含在课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轻松学习。
这节课当然也还存在一些的不足之处。
1.我的教学设计不够完善,任务虽基本完成,但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太好,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
2.我的语言不简洁,上课缺少激情,板书不合理。
3.缺少对课文深度的挖掘,生字教学没有创新,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
4.时间安排不合理,合作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加入适量的游戏。
5.组织教学不得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体现。
6.课堂上,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较少。
总之,这节课我上的不是很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我会不断总结,及时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备课素材
【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介绍】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生于德国。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0年入美国籍。
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
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
现了成功的公式。
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
”
刚搬到普林斯顿时,朋友见到爱因斯坦穿着一件旧风衣走在街上,好心劝他买一件新的。
爱因斯坦不为所动地说:“我刚到这儿,根本没人认识我。
”一年后,这位朋友又遇见爱因斯坦,他身上依然穿着那件风衣,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再次劝他。
爱因斯坦笑着回答:“没事儿,反正这儿的人都认识我了。
”
课后作业
一、看拼音,写汉字。
tài
dù
yì
xiē
rú
cǐ
二、句子练习。
.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仿写一句疑问句)
2.同学们惊奇地看着爱因斯坦。
(用黑体词语写句子)
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爱因斯坦一共做了
次板凳,说明他是个
的人。
参考答案:
一、态度一些如此
二、1.你们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吗?2.老师惊奇地看着小敏。
三、三做事情非常努力。